環保公衛

重視宜蘭生態文化 蘭陽博物館推環境保育

記者 蕭郁霖、葉禮聿、章哲漢/採訪報導

蘭陽博物館於2021年10月上旬舉辦一年一度的海洋主題活動,聚集各地喜愛海洋的民眾,參觀這座以龜山島周圍海域為中心所打造的自然生態博物館,並與當地觀光產業、居民共同打造地方文化與生態主體性,將蘭陽博物館與地方觀光工廠營造成文化、環境教育集散地,使來訪宜蘭的遊客到此做學習、體驗與環境教育的同時,也能夠尊重這塊土地,一起維護當地人文與自然環境。

今年10月蘭陽博物館以友善賞鯨與龜山島作為市集主題。攝影/蕭郁霖

10月2日至10月10日蘭陽博物館舉辦鯨生回龜-友善海洋市集,邀請環保與手作的工作坊,展出海洋廢棄物重製藝術品,也邀請學者針對海洋保育相關議題進行分享,另外還附設互動攤位讓小朋友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了解鯨豚覓食的處境與難題。

其中較特別的是友善賞鯨小尖兵攤位,在地高中生透過市集分享導覽員培訓課的學成心得,與介紹蘭陽常見鯨豚物種。除了市集以外,活動亦包含港邊音樂會與環教體驗DIY,民眾透過製作飲料提繩、衝浪手環與彩繪海廢浮球等,與熱愛海洋的工作坊職人們進行更深入的交流。

「可能是每個月的某個時段,只要喜歡海洋文化的人都可以聚集在此,彼此聽講座增廣見聞,或是分享對海洋的見解。」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說,雖然推動友善環境市集不到五年,但他對於這個活動卻抱有很大的願景,也希望成為館內例行性舉辦的活動塑造常態性地文化氛圍與習慣。

友善海洋市集設有互動遊戲攤位,讓小朋友也能夠了解白海豚的覓食難題。攝影/蕭郁霖

身為文化整合者的角色,蘭陽博物館除了本館以外,也利用烏石港驛站南方澳討海文化館當作據點,甚至串聯其他宜蘭博物館家族推動長期目標。除了文化整合,環境教育也是博物館的願景之一,除了院方主辦的活動課程,亦邀請學校老師將博物館的知識融入學校教學,後者每年都有上百場的課程舉行。

除此之外,在建構文化、生態主體性這條道路上,博物館也為宜蘭地方的觀光工廠賦予文化意義,加深與在地的連結,使其成為文化生產與教學的基地。像是宜蘭蜂采館蜂蜜工廠原於本島各地幫忙農夫牧蜂、授粉與採蜜,造訪宜蘭後發現這裡擁有乾淨的水與空氣,擁有好的蜜源而留下,後來成為了宜蘭環境的重要指標。

島民忽視與海連結 蘭博盼以市集提點海洋問題

「台灣屬海島國家,國人卻普遍不了解海洋」館長陳碧琳說,大家從小被長輩叮嚀遠離河川和海洋,水域被視為是危險的地方,導致空間上即使距離很接近,但實際上人類對於海洋卻很陌生。唯有瞭解才能與之共存。

2017年國立成功大學教授王建平與其團隊將東北海岸最大鬚鯨,鯷鯨的骨頭重組成標本,並與蘭陽博物館合作以常設展展出。在博物館蒐集標本的過程中,陳碧琳發現到許多鯨豚的死亡並非自然因素,而是因為長期誤食人為塑膠垃圾所導致,陳碧琳表示,台灣的行動攤位大多使用一次性餐具,進而造成生態危機,因此,讓商家朝環境友善、永續的方向靠攏也成為博物館的目標。

蘭陽博物館解剖鯨豚屍體後,挑出十多個垃圾袋清洗後展出。攝影/蕭郁霖

以龜山島為中心,其周圍的生態圈範圍廣大,因此陳碧琳認為如果要達到建立宜蘭文化與生態主體性,確實還有一段路要走,目前還處在試驗性的階段,還有很多的面向需要提升,現在正需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一步一腳印打造宜蘭「宜居、宜學、宜遊」的環境。

大海危機遭漠視 海廢藝術籲垃圾再生

面對海洋危機,「鯨生回龜」市集邀請來自全台各地的海洋理念者與藝術家,一同到蘭陽博物館共襄盛舉,藉由展覽宣揚自身對於海洋的特殊理念,「海洋廢棄物污染」作為該市集的主題之一,呼籲民眾善待海洋。而對於海洋人生富有一套想法的藝術家李米粒,與海洋更是有強烈連結。

身為宜蘭人的李米粒,年幼時遠足意外落水,不但沒有產生畏懼,還意外找到對「水」的熱愛,而寬廣無邊的海洋也就成為她的專屬慰藉。不過,長期與海洋相處,她同時也發現大海正遭受民眾、漁民無情摧殘,原乾淨無瑕的沙灘、海洋,如今卻如同披上一件「垃圾棉被」,失去以往動人的光采。

李米粒不忍讓海洋繼續受到破壞,決定透過撿拾海漂廢棄物,以自身力量拯救海洋,並使用浮球、漁網、岸邊漂流木等加以創作,使其成為煥然一新的藝術創作。作品一方面達到海洋垃圾減量、環境美觀,也避免海洋生物誤食垃圾的慘痛狀況。

李米粒撿拾海邊浮球、漁網,將其改製成藝術創作。攝影/蕭郁霖
浮球重新彩繪後展現不同樣貌。攝影/蕭郁霖

不同於普通海洋創作,李米粒的工作室除了用海廢物品作為原料,也使用裁切所剩的廢棄木板作為材料。李米粒提到,手邊有現成材料可以使用,沒有另外製造浪費的必要。而作品會選擇以「點畫」來呈現則是受到家中開碾米廠的影響,李米粒發現米穀排列下有著特殊樣貌,深深被其所吸引。

李米粒深受家庭背景影響,以「點畫」彩繪漂流木。攝影/蕭郁霖

李米粒呼籲民眾重視海洋問題,就算不參與淨灘,每個人到臨海區域都該隨手將垃圾帶走,特別是塑膠垃圾,期盼能達到「減塑不亂丟」。而海洋問題也不該僅限於台灣周遭,應成為全世界重視的議題。

海保署推友善賞鯨 在地學子化身賞鯨導覽員

海保署自2018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廣友善賞鯨,今年起與賞鯨業者交流,期望達到觀光與海洋保育的平衡,研海生態顧問團隊此次與蘭陽博物館攜手開啟賞鯨導覽培訓課程,尋找對龜山島以及鯨豚感興趣的在地高中生,使之在學習之餘也能夠將相關知識與概念宣傳給來訪的遊客,實踐知海、近海、進海的精神。

友善賞鯨培訓學員於市集攤位分享學程心得與保育知識。攝影/蕭郁霖

研海生態顧問團隊今年與蘭陽博物館一同合作,從基層教育著手,培訓友善賞鯨導覽員並針對宜蘭高中生規劃一系列的海洋保育課程,除了介紹鯨豚知識外,還包含海鳥、龜山島歷史人文等。最後經由教師針對學生學習成效評估後,讓學生親自做為導遊,帶領民眾觀覽龜山島與賞鯨,進一步推廣海洋保育的知識。

友善賞鯨培訓學員楊同學引用了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中的台詞說到:

「我們身為島民,但是我們卻一直背對著海。」

她認為,民眾普遍忽視了與海洋之間的連結,也因此小看了台灣豐富的生態樣貌。經過友善賞鯨導覽培訓過後,她希望大家身為台灣的一份子,都能夠自發性地提起對大海的責任感,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海域。

友善賞鯨培訓學員化身導覽員,向民眾解說鯨豚知識。照片提供/友善賞鯨導覽學員黃雯麟

根據海保署所發布的友善賞鯨指南》顯示,簡章明確規範了賞鯨船的航行方式,如緩慢接近鯨豚,並降低船速以保持50公尺以上友善距離,船隻出航數量也以每輪3艘為限。從海保署友善海洋合作夥伴統計可發現,截至110年度為止已有17家業者與其達成共識,但礙於友善賞鯨指南本身缺乏強制性,加上台灣法規並未明確規範,實際執行上勢必具有一定難度。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表示,近年來,政府已將鯨豚納入保育類動物進行保護,依生動物保育法第十六條之規定,任何民眾均不得對保育類動物持有與獵捕。此外,賞鯨活動如果遵照規範不再出現追逐鯨豚的行為,不僅能保障鯨豚族群不受到人類施壓,也能替賞鯨市場提供大量效益,只要賞鯨規範能被完善訂定,對海洋生物的永續發展具有正向的影響力。

宜蘭賞鯨業者大量興起對於生態的危害令人堪憂。攝影/蕭郁霖

延伸閱讀:

藝術合作新氣象 海洋垃圾展盼環境永續

海洋魚類資源枯竭 食魚教育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