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專區社會社福

COVID-19強勢來襲!新冠肺炎背後的家暴隱憂

記者 陳心慈、許侶盈、林文馨、李逸凡/採訪報導

109年起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在我們關注疫情發展的同時,往往許多社會問題卻被忽視了,究竟疫情下的家暴問題呈現出怎麼樣的面貌?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老師戴世玫指出,臺灣的家庭暴力除了個人因素之外,傳統父權文化以及生活照顧壓力都是影響因素。家暴本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現象,疫情因素的加入,讓家暴問題對個人到社會形成了更多的挑戰,從個人構面上來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更緊密,某些家庭可能因相處時間拉長,反而發生更多嫌隙不合等問題,這些情形都可能導致家暴。

臺北馨思身心精神科診所心理師魯婷表示,家暴與伴侶之間的親密程度有關,除了配偶間,父母也會產生對子女的暴力行為。一個人的暴力傾向會因其本身衝動或是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陰影所導致,暴力行為的背後會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及脈絡。

疫情引發的照顧及情緒抒發問題

戴世玫指出,疫情的影響可能讓一個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工作內容發生改變,這個首當其衝的主要照顧者通常也是必須負擔家務責任者。另外,因為疫情外勞被限制入境,主要擔負家務者少了可以幫忙分擔照顧壓力的人,生活照顧的重量會集中在這些主要負擔家庭者身上。換言之,疫情使人們足不出戶,被迫與外人保持距離,同時家務勞動可能變得更頻繁,在沉重的照顧壓力之下,身心壓力沒有出口宣洩時,家庭主要照顧者可能會把壓力情緒發洩在其他同住家人身上,這時就可能發生對子女或對配偶的施暴行為。

更進一步來說,疫情的政策呼籲民眾盡量少出門,迫使人們在家中長時間相處,本身就有暴力傾向或工作受到疫情衝擊而產生暴力行為的施暴者,平時能有其他管道或是社交圈紓解生活和情緒壓力,卻因疫情無處宣洩,導致家暴發生。魯婷長期觀察的結果顯示,來診所求救的個案多屬配偶間的暴力,受害者不願離開不但是因為他們能夠習慣疼痛,認為施暴者的暴力行為並非故意,只是一時的,心裡產生了「如果我更關心和照顧他,他就會好了」、「他很可憐我不能扔下他」的想法。不只如此,受害者往往為了要給孩子一個所謂健全的家庭,不忍心拋下小孩,也可能因為本身經濟狀況不穩定,缺乏謀生能力,不得不選擇留下,導致受害者仍困在施暴者的魔掌中。

家暴數據與疫情的關聯

數據上顯示,108年家暴案件為十六萬多件,隔年上升至十七萬多件,從數據看來,109年家暴案件確實有上升的趨勢。不過,戴世玫提醒要謹慎思考家暴數據與疫情間的關係,從數據上難以斷定家暴數據與疫情有直接的關聯性,主要原因在於家暴的問題平時就存在了,家暴本質依然不會改變,原本有暴力傾向的人就會有施暴的可能性,疫情只是進一步催化家暴發生的頻率和機會。

家暴案件通報件數100-109年統計。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製圖/許侶盈

戴世玫認為臺灣發生家暴的原因一大部分跟亞洲文化中個人無法完全與家庭切割有很大的關聯,亞洲文化中個人跟家庭互動緊密且往來頻繁,再加上傳統概念的灌輸下,不會輕易拋棄家人,所以當一個家庭發生家暴時,受害者同時可能受到施暴者情緒勒索,不是想逃脫就能逃脫得了。而在疫情中,當受害者面對傷痛及暴力很多時候選擇隱忍,加上受到文化觀念束縛以及考量其他因素(小孩、經濟能力),不願第一時間求助他人,許多家暴案件因此被隱匿;然而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受害者終究還是無法承受暴力的長期傷害,家暴案件與現象也就紛紛浮到檯面上。

平常要注意的是如何解決民眾生活層面的種種困難以及提升其心理素質和抗壓性。

家暴預防措施

面對家暴時一個家庭未必有處理的能力,如果透過政府適時的介入與協助、社會資源跟福利及教育系統的運作,將會有助於家暴的積極處理與重視。

戴世玫指出家庭暴力是一種疾病,不只是犯罪,施暴者可能因各種狀況被喚醒其暴力因子,疫情就是其中一種。當疫情導致結構性失業,有些人生計受影響,而如果個人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受不了這種壓力時,暴力基因可能因此被喚醒,這時疫情可以作為檢視一個人的態度是否健康的測試元素。

戴世玫認為從犯罪防治學的觀點,一個人小時候身心健康問題、其身處的社會環境是否友善等因素都要及早注意。以疫情所引發的生活照顧責任歸屬為例,建議民眾平常就要意識此類問題並及早累積照顧資本,避免照顧問題催化家暴的發生。

 

觀看精彩融媒體報導:《COVID-19強勢來襲!疫情下的社會風暴

系列報導:

COVID-19強勢來襲!疫情衝擊下掀起的失業浪潮

COVID-19強勢來襲!疫情下的房市變化

COVID-19強勢來襲!疫情與​青少年染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