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你在爬黑山嗎?台灣登山環境限制重重

記者 朱宸霆、陳星宇、葉馨婷/採訪報導

「爬黑山」是什麼?意即在未經主管機關許可,進入政府劃為管制區的山地。國際登山風氣盛行已有時日,台灣也不例外。山域政策監督聯盟發起人,本身也是資深登山教練的林乙華表示,與國際相比,台灣登山環境限制重重。

黑山從何而來?從歷史看故事 

許多山皆被列為「黑山」,可攀爬的山也受諸多法規限制,實際影響許多登山客的權益。縱觀台灣登山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年日本人除了軍事行動圍剿山番外,順勢把登山健行休閒活動引進台灣,一方面是為了探勘及收集動植物樣本登記;另一方面新建軍事基地,後因文明頭銜引起台灣登山浪潮。

日治時期,台灣的山嶽環境就像是寶藏一樣美不勝收,許多日本人也熱衷登山,因此至今仍可看到山上留下許多日治時期的登山痕跡。林乙華表示,當時山中有許多軍事基地,是政府不欲人民得知的,所以國民政府來台後,不支持甚至壓抑登山活動,才使得登山風氣沒落,漸漸有了黑山的影子。

許可機關繁多 登山客易誤入黑山

從國際的角度來看,不管是美國或是歐洲各地,登山風氣皆非常盛行,據林乙華所述, 在國外如果要登山只需依照規定做簡單的登記,有些根本不用登記流程即可入山,紮營過夜更不是問題,只要前幾天準備好隨時可以登山,幾乎不用擔心能否前往。

但反觀國內登山手續,法規相當繁瑣。根據《國家安全法》第五條,入山前3日至124日內向內政部警政署申辦許可證。如屬國家公園,則依《國家公園法》多數會禁止,或未經核准,禁止於指定地區以外進行露營、營火、野炊或燒烤等活動。若是自然保護區,根據《自然保護區設置管理辦法》,也有申請進入的特別規定。

林乙華認為,上述的規定相當繁瑣,中央權責機關也不同。有些地方可以上的山,也確實申請入山證了,若途中不經意會經過黑山區域,像是台中上山、花蓮下山需橫跨多縣市,不少登山客往往就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法。

另一方面,登山管制規定在國外多是中央政府統一管理,有標準的一套準則。在台灣則是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自行公告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每個縣市規定的不同,不但讓登山者混淆,更容易不小心違反規定。

在各縣市不同標準下,在此縣市合法上山後,也許下山又變成違規。資深山客駱先生就表示,自己曾有次登山遇過這樣的問題。黑山不只造成了登山客的困擾,當山林被列為黑山後,原居住其中的山地原住民族,被迫搬遷或需遷移至別處,無法回到祖先原本的家。

申請項目 申請網站 申請方式 申請時間 依據法規與主管機關
入山許可證 內政部警政署入山案件申辦系統 無須加入會員即可申請。 入山之日前3日至124日內提出。 國家安全法(內政部警政署
國家公園入園申請 玉山國家公園入園申請網站 採抽籤方式 入園/住宿日前1日。 國家公園法(內政部營建署)
太魯閣國家公園申請網站 不抽籤,依申請時間先後順序安排。 入園/住宿日前1個月,無須加入會員即可申請。
雪霸國家公園入園申請網站 不抽籤,依申請時間先後順序安排,無須加入會員即可申請。 入園/住宿日日前1個月。
自然保護區管轄內申請 自然保護區域進入申請系統 無須加入會員即可申請。 進入日期前5至60日開放申請、進入日期前14日先抽籤再審查。 森林法、自然保護區設置管理辦法(農委會林務局)

各大國家公園、入山申請介紹。製圖/朱宸霆、資料來源/17JUMP旅遊攝影

限制入山原因多:生態保育與節省救難資源  

黑山的狀況,從歷史來看可能是軍事基地為由,但駱先生認為還有兩個原因,一是生態保育,二是防止資源浪費,「生態保育確實有必要,多數情況下是國人習慣不良導致,將平地的東西帶到山上,不懂得回收帶下山。」他說曾看過把蘋果吃剩的廚餘當作是堆肥扔在山林中,更別說是隨身的垃圾了。「這不只表面看到的生態問題,此舉動會將山下的細菌帶到山上破壞高山環境」駱先生強調。

資源的浪費指的是「救難資源」。部分人士上山沒有基本的登山知識,導致自己暴露在危險中,當意外發生後只能尋求救護隊,為了防止資源的浪費乾脆直接禁止。林乙華說明,在美國會分析有多少救難資源,進而稍微做人數控管,但在國內因為搶救登山客的案件數不勝數,所以只能採硬性規定,以減少救難資源的浪費。

政府對於山岳管制方面的應對及規範條例仍有需要調整的地方,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張順發表示,目前已開放多數過去未開放的山區並做分級制度供民眾登山。但最重要的是回到國人本身,提升自身素質,便能使國內狀況改善良多。不但能讓台灣的登山環境更自由及減少黑山存在之外,更能讓自己與後代能好好認識這片美麗的土地。

很多登山道路鋼筋外露,除了觀感不佳對安全更是堪憂。攝影/朱宸霆
登山的路途上經常是踩著高低差非常大的石塊往上爬。攝影/朱宸霆

培養正確登山認知 林乙華:目睹台灣之美

山岳工作者林乙華,是國內登山界知名女教練,在山域開放政策推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直以來不僅參與許多登山活動,同時也為其他山友捍衛著大家的登山權益,她為了登山這項活動奉獻許多。她說明:「在台灣很多的登山活動,經常被一些荒誕不已的條文禁止,讓許多登山客從事相關活動時,經常被綁手綁腳的」。

「基本上台灣存在著一些山岳是禁止攀爬的」林乙華說明,這些山林都具有難度,因此不鼓勵大家都去爬,若貿然攀爬可能會造成無法承受的損失。她補充,根據自身的登山經驗,有些登山者能輕鬆登頂,有些則反之,因此黑山的開放基本上必須伴隨著一些必要條件。

在登山過程中,也經常會有登山路線是有涵蓋政府禁止的黑山。林乙華說明,以一般具有經驗和知識豐富的登山老手來說,想要安全渡過也絕非難事,但想要爬山就必須做好登山準備。

「具備正確的登山知識也相當重要,當大家都能安全上山和下山,就不會不時就發生山難等問題」,林乙華提到,過去不合理的規定就有合理的理由取消,同時維護山林的生態也需要大家去行動,如果因為攀爬山林,導致生態被破壞,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當上述這些基本觀念有了雛形,漸漸地深植在登山客們的腦海時,黑山開放的希望就會慢慢露出曙光,再加上登山客的支持,登山活動就能更上一層。

對林乙華來說,攀登百岳是每位登山客都可以去挑戰的目標,如果沒有這些黑山的限制,登山的挑戰可以更豐富,不會只僅限於那些人工開鑿過的步道山林,而是能挑戰許多仍保有很多自然生態的美麗大山。她補充,台灣山林富有垂直四季的獨特性,從山底到山峰,有著如同四季的天氣變化,是攀登台灣山岳的特色之一,不該因禁令讓大家無法目睹這些美麗。

山區陡直岩壁,需要有好的攀岩技術才能登上更高處。照片提供/林乙華

落實山岳全面開放 取得登山客與生態的平衡點

台灣地質年代年輕,造就垂直溫度變化大且地形陡峭,也因如此多變的地形孕育出許多不同氣候帶的動植物。自然與生活並存,在登山的同時,要保持尊重山林、垃圾不落地,還給動植物本就屬於他們的原始生態。保有愛好山林的心,在對山岳環境的保護與探索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今登山客最需要面對的一大課題。

張順發表示,因應政府山岳全面開放政策,目前陽明山國家公園開放三條步道分別為:需經過申請才能進入的生態保護區、設施指標完善的一般遊憩休閒步道,及無人維護管制的步道。針對無人維護的步道的開放,張順發補充說明,目前陽明山是採取風險告知,並提醒登山遊客「自負風險」。

 根據國家公園法第一條:「為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並供國民之育樂及研究,特制定本法。」張順發說明陽明山國家公園會配合政府的政策,並做好完善相關配套措施,落實山岳教育普及化。

在台灣,登山是一項很日常的運動,輕鬆的會以爬小山作為健身,而想挑戰自我極限的則會選擇去攀爬較高難度的山岳,相對地這些越想登上最高峰的登山客,也成為了最危險的一群人。 

現為新竹健行登山社員張玖俊提及,前陣子與登山同好在登山時不慎受傷,恰巧他在國中時期曾學習過童子軍的相關技能,才得以讓傷勢獲得暫時性的處理。張玖俊也說到,「其實山本身不可怕、不危險,沒有基本自救能力跟山岳知識的無知登山客,才是山林中最危險的」。    

談到黑山,張玖俊表示,他支持政府全面開放黑山,因台灣本就多山多丘陵豐富的地形,與山共生共存是身為台灣人應該學習的課題。但他也認為,許多人在登山前沒有完善的自救能力,甚至連登山裝備都並未做到能保障自身安全,在基礎不夠穩固的情況下就興沖沖的上山,而之後發生不幸時再求助消防單位,不但讓自己身陷危險之中,更將有可能背負浪費國家資源的罵名。

爬山時隨處可見鋼筋裸露的人為痕跡。攝影/朱宸霆
山壁陡峭使道路極為狹窄只容得下一人通過。攝影/朱宸霆

最後林乙華用一段話呼籲國人:

看見台灣之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用自身要求照亮美麗黑山。

 

延伸閱讀:

山林解禁之後 與山再次相遇

富福頂山寺 深山裡的海底龍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