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新聞焦點

異鄉人狂想曲 客家義民嘉年華

記者 朱家郁、梁愛群採訪報導

舉辦超過32年歷史的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於10月26日至28日舉行祭典活動,召集全台19間義民廟迎神遶境,宣揚客家文化。
客家為台灣的第二大族群,公車、捷運上都可以聽到客語廣播。五湖四海的族群齊集於台灣,客家人便佔了其中約兩成人口,小小的地方卻蘊涵著不同民族及多元文化。
穿著藍色大襟衣、手拿油紙傘的客家人一同繞境迎神。 攝影/梁愛群
展現客家傳統文化 原鄉特色各有千秋
三天活動包含「祭典」、「遊行」、「展演」及「市集」。 第一天從市民廣場出發,步行超過4.5公里抵達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信徒沿途撞轎祈福,迎接神明

今年客莊以「一原鄉一特色」展現,有80個以上的客莊和特色攤位,為了讓民眾能體驗更多的客家文化,一旁亦設置客家語教學攤位,與民眾互動宣揚客家文化。吸引觀眾目不轉睛的還有客家大戲、宋江陣等表演,演員藉由客家話詮釋客家戲曲九腔十八調的精華,讓到場民眾大開眼界。

義民神轎到達祭典後進行安座儀式,信徒從神轎拿出義民爺神像,將牌位逐一傳送至祭台安放。 攝影/梁愛群

 

客家古禮中著名的挑擔奉飯,犒軍客家人信仰中的五營兵將,在菜籃或籮筐放進飯菜,現代則多以零食代替飯菜。攝影/梁愛群
客家迎神遶境、媽祖遶境的不同之處?
客家迎神遶境、媽祖遶境不同之處。製圖/朱家郁
不同於媽祖遶境,客家人的迎神遶境在細節上盡不相同︰由於義民爺被認為是戰死沙場而被認為是孤魂野鬼,僅有牌位沒有神像,祭拜時雙手合十即可,無其他特殊禁忌;媽祖進香前則需要遵循茹素、第一次祭拜需穿著新衣等傳統習俗。
台北客家人陳小姐。攝影/梁愛群
嘉年華透過祭典重現客家傳統文化,吸引上萬人前來觀賞,當中包括不少本地客家人。祭典讓他們憶起往日的珍貴時光,亦大方分享他們的故事。

「小時候媽媽、阿姨、左右鄰舍的經濟也不太好,但是就是喜歡大家會互相幫忙」

台北客家人陳小姐笑著回憶,「以前鄉下門戶不會關,(大家)會一起挑挑米、搓搓湯圓,鄰居們互相問候,講講哪個孩子又跑到我家吃飯啊等等的」。她認為,客家義民文化試著把舊的傳統保留,再加進新的元素混在一起,讓別的族群也可以輕易感受到客家氣氛。

攤位販賣客家地區的柿餅,被認為是客家人勤儉持家個性的象徵。攝影/梁愛群
客家人數不少 卻處於語言弱勢 

「就算是客家人,有幾個真的會講客家話呢

據106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發佈的「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數據顯示,能說流利客語的客家人由48%下降到46.8%。雖然下降幅度已較每年1.1%的語言自然流失率低許多,但客語仍有消失趨勢。

資料來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製圖/梁愛群。

非客家人的王小姐表示,「現代的人常常忘了自己的根本。像是台北有很多文化都會在一起,可能在台北長大的會對閩南或客家沒那麼深入了理解」。她認為,人所在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有些縣市客家話沒那麼大眾的話,就很難接觸客家文化。」

台灣的客家戲曲稱作三腳採茶戲,現場演出<狄青征西>,盡顯客家戲曲九腔十八調的特色。攝影/梁愛群

「客家明明人數不少語言卻是那麼弱勢,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徐世勳指出,「華語還是主流語言,要聽到客家語言、看到客家的文物,在都會區還是困難,即便我們在捷運站、火車站能聽到客家語言,但大部分環境都很難接觸到客家語言,這是我認為還需要努力的一部份,畢竟台北市不是原鄉。」

來自苗栗三義的民俗技藝文化協會為主祭大典獻上表演。攝影/梁愛群
加強新世代文化傳承 提高族群意識

徐世勳認為,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對客家鄉親是一種凝聚力,年輕的客家子弟長期住在都會區,對族群和語言認同的意識度慢慢變淡。

為了加強語言的傳承,今年客家事務委員會強調親子和年輕人的連結,像安座大典、主祭大典、送神大典以往祝文都是成年人,今年讓一口流利客家語的小朋友祝文,攤位也設置許多親子手作體驗等。

客家語在歷史上曾被國民政府曾推動的「國語運動」打壓 ,以及跨族通婚使族群文化出現斷層。直到80年代第一本客家雜誌《客家風雲》的創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客家運動。1988年的「還我客家話運動」發起後,台灣開始重建多元、開放的語言政策。

不只是客家語言,語言是了解自己族群的第一步,與自身族群文化密不可分,台灣政府仍需思考如何面對不同族群的語言流失。台灣現存的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在保存上真的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嗎?

油桐曾經是客家重要的經濟來源,現場亦有販賣油桐花樣式的染布。攝影/梁愛群

延伸閱讀:

表藝人才留不住 客家表演傳承遇危機

客家掃墓文化 傳統三獻禮祭祖

搶救客家語--讓家庭來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