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上路是否勞民傷財

記者 張晴昀、方莉婷、鄭采柔/採訪報導

108課綱改制於今年八月上路,將會影響今年九月升上高一的學生,而在108課綱中由備審改制的「學習歷程」記錄學生高一到高三的課內外活動。雖然這樣能讓學生的紀錄更加透明,但也有家長團體懷疑,這樣的政策改制會讓家長為充實學習歷程而勞民傷財,造成對富者有利的局面。

中和高中上課情形。攝影/鄭采柔
家長質疑「多錢入學」

108課綱除了內容的改制,還包含了三大特色:「核心素養」、「多元選修」與「學習歷程」。「核心素養」強調學生所學運用在生活中的能力,「多元選修」則是改制以往高中課表由校方排課的模式,讓學生每周有一至兩節課的時間自由選擇喜歡的課程。

「學習歷程」則是和以往的備審資料做出區別,每學年由學生填寫學習計畫、課外表現,學校端則是記錄學生的成績及選課,高三申請入學時再統一交給大學端。

學習歷程檔案簡介。資料來源/大學問、製圖/鄭采柔

然而學習歷程的制度,卻讓家長質疑申請入學成了「多錢入學」,上流富裕的家庭就能讓孩子獲得較多資源,學習歷程更為豐富。雖然學習歷程限制學生每學期至多交四件,一年最多交八件,再由學生選擇六件出來傳到學習歷程平台,三年最多可以有十八件作品,不過這十八件作品最多只能選擇三件課程學習與十件多元學習給大學端,所以並不是以量取勝。

但就讀開平餐飲學校李同學的家長則認為,雖然政府強調重質不重量,但家長都會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好的資源,所以家長們的「軍備競賽」很難避免;桃園高中的林同學也認為,富裕家庭的孩子能拿到更多資源,學習歷程會比普通學生更漂亮。中和高中校長柯雅菱也指出:「城鄉差距造成偏鄉師資不足,偏鄉孩子如何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利用呢?」

但現職高雄新莊高中數學科的老師丁祖全卻覺得階級複製很難避免:「一直以來考試制度都是反轉階級制度的最好方式,往年大學的個人申請跟現在的學習歷程面向都沒有變,也是會採計學測成績,學習歷程其實就是把備審資料拉長而已。所以並不是改制成108課綱就會造成階級複製,而是這是在社會結構裡深根已久的問題。」他認為教育有在這方面持續努力。

桃園高中的李同學也說,雖然富裕家庭的孩子能有更多資源,但學校也會提供貧困孩子協助與資源,所以其實並不會造成嚴重的落差。

學習歷程vs.備審資料
備審制度與學習歷程比較。資料來源/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製表/方莉婷

學習歷程能記錄高中三年的成績、校外表現、自我評量等等,讓學生準備升學資料更加簡單。以往的備審資料沒有固定格式,學生通常會在考完學測後才開始準備,資料不齊匆忙交稿的情況很多,在電子化還不普及的時候,學生甚至要把備審資料印出來、裝訂封膠,做一次備審就得花不少錢。

學習歷程則有固定格式,統一由學校每學年上傳一次,真實記錄學生的高中生活,固定的格式與限制讓每個學生都是能平等競爭,大學端能更專注於學生的資料本身。不過,學習歷程雖能避免學生在考完學測後匆忙準備,但給學生的壓力真的有減少嗎?

桃園高中的林同學和李同學都認為,這樣的改制反而讓學生壓力更大。林同學表示:「每次都要上傳,哪有那麼多東西可以傳。到高三做備審就把之前做的東西拿出來就好,現在短時間內就要拿出六項要上傳其實蠻難的。」李同學也說:「時間有點被壓縮的感覺,讀書的時間都不太夠了還要專注課外表現。」

但丁祖全卻有不同的想法:「我覺得就是適性養才,學習歷程可以展現學生自己的特色。」他認為大學端可以藉由學生三年的選課去判斷他到底適不適合這個系所,學生可以藉由選課去更了解未來志向。另外也有家長提出,學生高三才確立方向會比較不利。

對此丁祖全則認為,以現在108課綱的規定是不會的,個人申請的時候是挑三件去給大學端,如果學生高一高二想唸數學系,高三突然發現想唸資訊系,那從高三做的檔案去選擇也是可以的,學生不用擔心自己的課外表現或選課不足夠。

城鄉差距師資不足 選修課開不成
新北市中和高中校長柯雅菱。攝影/鄭采柔

108課綱的選修由校內老師開班,每間高中的特色課程都有所不同。柯雅菱表示:「每間學校的起點不同,尤其是偏鄉學校,哪來的人力開選修課程?」

柯雅菱認為問題是所有學校不是在一個相同的立足點上,所以這個教育資源的分布、教育辦學的情況,因應不同的城鄉差距,確實也是教育政策制定的時候,應該去思考。」

對於柯雅菱的看法,新北市教育副局長黃靜怡提出解決之道:「新北市有巡迴的制度,假如說我在偏鄉的A校教書,我也可以同時受聘到B校。一個學生在某一個學校唸書,可以學習到五個學校資源,所以偏鄉部分,我相信每個縣市都在為這塊努力。」

除了城鄉差距,為因應開設選修課的情況,許多學校也有師資不足的問題。柯雅菱指出,有些學校缺乏108課綱的「科技」技能老師,只能請外聘或兼職去補足不足,她也認為,台灣強調學校的硬體設備,給學生用最好的,但不如想辦法把人才留在偏鄉地區,甚至是台灣本土,這才是教育部應該要面對的問題。

目前108課綱甫上路,許多人對課綱還是抱有期待與正向想法,108課綱架構也看似完備,但真正實施之後遇到的困難還有待改善。若傳統的考試升學的社會風氣不打破,再怎麼改制成效也無法發揮到最大,而教育的改制不是只有政府需要努力,學校、學生與家長也要一同配合,才能讓教育環境持續進步。

增設選修課程 高中老師苦不堪言

108學年度入學的新生,畢業門檻為150學分,其中選修至少需達到40學分,必修課分為校定必修及部定必修,各校選修課略有不同,學生該如何在這三年分配時間修完這些課程及為未來做準備?考驗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師們設計選修課程的專業性。

「對我而言,我覺得課綱改制對學生來說是好的,但在老師端跟學校端就會比較辛苦。」丁祖全說,以新莊高中為例,校定必修開四學分,高一開設「閱讀策略」及「議題探究」課程,各佔一學分,高二專題製作課程佔學分。多元選修則五花八門,學校要求各科老師必須要去策畫具有該科特色的課程,上課內容由老師自行決定。

數理科方面有的老師開摺紙、也有老師指導科展、更有老師開設「特殊解題技巧」等,文科方面則結合在地文化,如高雄新莊高中位於左營區,地理老師增設校外實察課,帶學生一探左營眷村歷史,不同於以往教師只需按造教育部發放的課本去做教學,現今課綱改制後,需要依據科系特色去規劃最能讓學生了解未來志向的選修課程。

此外,桃園高中林同學談到,學校有增設「課程諮詢教師」,教育部規劃透過學校挑選現任合格專任老師,參加教育部舉辦的研習課程,並且取得擔任課程諮詢教師的培訓資格,未來每學期學生進行選課作業前,課程諮詢教師會根據學習歷程檔案給予學生輔導諮詢,教育部及校方設計相關配套措施,就是期望減輕家長及學童的擔憂。

學習歷程是利是弊 學生及家長迎接全新挑戰
延平中學鄭同學。攝影/鄭采柔

108新課綱的實施,首當其衝的就是現在就讀高一的學生們,對於面對全新上路的政策,在沒有先前學長姐們的經驗下,新課綱使得他們更加徬徨及備感壓力,家長們也可能對新課綱的執行感到不安。

學習歷程的呈現方式更引起家長的疑慮。但是也有家長認為,學習歷程的方式能讓學生去自我探索及嘗試,不再只是死讀課本上的內容。

目前就讀台北市延平中學的鄭同學表示,雖然說學習歷程和以往的備審資料的準備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仍是一個未知的新挑戰。

而學習歷程的每學期上傳制度使得學生們都需處於緊繃的狀態,每個學期都需要戰戰兢兢去做準備,反而對學生來說會有更大的負擔,但相較於以往的備審資料模式或許可以刺激原本不太用功的學生,所以鄭同學對此是保持著贊同的態度。

家長方面,就讀開平餐飲的李同學家長認為,學習歷程的領域修課,可以讓學生去做想做的事,台灣學生的缺點就是常常只看成績逼著學生去背,填鴨式教育的方式,如果能讓學生選擇或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是很好的。

108課綱對大家來說還在剛起步的狀態,其施行成果及成效值得我們在未來持續的關注。

新課綱考驗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攝影/鄭采柔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