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語言課程上路 新二代學習媽媽的話

記者 郭佳欣、吳昕晨/採訪報導

新住民語言政策為108新課綱的一環,將七國東南亞語言加入鄉土語言課程,讓生長在台灣的新住民子女,也有機會學習另一個故鄉的語言,未來也能透過所學,到當地工作或是探望親人。

新課綱實施 新住民語言走入校園

12年國教新課綱於今年九月正式走入校園,國小一週一次的鄉土語言課程,除了既定的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以外,為了台灣眾多的新住民子女,因此增加了七國東南亞語言(印尼語、越南語、泰語、柬埔寨語、馬來西亞語,菲律賓語、緬甸語)讓學生選擇。

泰語老師與學生之互動。攝影/吳昕晨
柬埔寨語發音不易 學習相對困難

台北市五常國小為柬埔寨語的前導學校,經過一年的教學後,老師孫秀妮表示,柬埔寨語的發音方式與中文有很大的差異,像是彈舌頭、特殊的鼻音,因此學生在學習上並不容易。

柬埔寨語教材。攝影/吳昕晨
用所學探望母親家人 成學生願望

學生戴世鈞說到,由於母親是柬埔寨人,未來希望能利用所學,到當地探望媽媽的親人,或是往返兩地工作。

柬埔寨語上課情形。攝影/吳昕晨
師資及課程安排 成校方一大難題

談到此次的教改,教務處老師魏婕逸表示,其實去年在推動的時候,曾有學生家長並不希望孩子選修柬埔寨語,因為選修時間剛好與閩南語課衝突,後來經過協調,讓柬埔寨語選在早自習上課,學生可同時學習兩種語言,此獲得家長同意。

隨著此課綱的全面實施,師資不足是推行政策時的一大困難,因為所有老師均來自當地國家,培訓教師的不易,讓一位老師可能需要身兼多校的職務,導致學校在排課時需配合教師的時間,才能順利讓每位選修學生都能修習課程。

Posts created 10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