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築發展20年 成效待檢驗

記者 劉宥然、黃潔文、蔣巧薇/採訪報導

內政部2018年統計,在政府綠建築政策的推動下,民間參與興建綠建築申請之建案佔比達總建案四成。但以容積獎勵及「綠建築標章」的方式鼓勵建商的同時,業界內卻普遍存在不按過審設計圖施工的現象,因此推行20年的「綠建築」是否真能達到友善環境的目的令大眾質疑。

綠建築的反思
綠建築標章/中華民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台灣自西元1999年始推廣「綠建築評估手冊」及「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營建署為鼓勵民間發展綠建築以「生態」、「節能」、「減碳」、「健康」作為四大主軸。

台灣既有建築物佔所有建築物的97%,為了改善耗能問題,「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第十條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第三十四條之二在修訂之後都明訂,建商若取得候選綠建築資格將可獲得一定比例的容積獎勵。

建商在施工初期申請到「候選綠建築證書」並取得容積獎勵後,時常未經主管機關認可擅自改動設計,業界更出現了「偽綠建築」一詞,形容未真正符合綠建築節能減碳用意、指標的建築。

徐虎嘯研究員,強調不存在「偽綠建築」。攝影/蔣巧薇

然而齊陽建設建築師江南震表示,綠建築僅是在建造一棟建築物時可以相對降低能源消耗、減少耗材、維持生物多樣性的設計方式,但不代表完全沒有汙染。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環境控製組研究員徐虎嘯也強調,只要符合「綠建築標章」的建築即為綠建築,因此不存在業界及民間所謂的「偽綠建築」。

以友善環境、降低碳排放量作為指標的綠建築,政府卻在推動政策的過程中以容積率作為獎勵,江南震質疑現有政策有些本末倒置。比起造成更多能源消耗的容積獎勵,政府也可以減低建商賦稅、投入綠建材開發來壓低成本等方式來促進產業內的良性循環。

對此,徐虎嘯則回應,若是單純以節稅、降稅的方式來推廣綠建築,其實是變相減少政府稅收,利用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少數有購屋需求的消費者。

 

  • 容積率:指總建築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值。
  • 「綠建築標章」與「候選綠建築標章」:若至少須取得四項指標,包括「日常節能」及「水資源」二項必要指標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智慧建築資訊網

除此之外江南震更提及,綠建築標章在台灣房屋市場正逐漸成為民眾購屋買房的必備條件之一。然而,一般民眾對綠建築普遍認識不深,即便在政府大力宣傳下已初步的節能減碳概念,但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訂定的各項綠建築指標,對一般民眾而言仍舊沒有親近性。

綠建築的耗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基地保水率等,若沒有量化監測系統以簡單、整合的形式準確測量出綠建築究竟可以省下多少能源、對環境有多少幫助,民眾雖會在初期選購綠建築,後續卻容易疲於修繕、維護設備,難以朝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政策美意 各方見解不同
建築師江南震。攝影/黃潔文

綠建築在設計不僅降低環境汙染也帶給民眾舒適的生活品質,林彥君建築師表示以目前公共建設而言,只要造價超過5000萬以上基本都需申請「候選綠建築標章」,對政府從公有建築開始推廣以帶動民間企業的方式表贊同。

江南震也認同目前政府推廣成效逐漸顯現,但仍舊存在法規與現況不符造成難以落實環保的現象。

他舉例,2017年新北市將基地保水率從0.5調高0.8,雖本意是為提高土地的貯水能力,卻造成技術實施上的困難。政府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廠商也因此降低興建綠建築的意願,無人得利。

所以綠建築真的沒有達成環保效益嗎?徐虎嘯表示確實有不肖業者會二改施工圖,但我國政策的本意在於推動民間企業去正視建築與環保共存的議題。政府無法禁止自由市場的發展,因此透過推廣「綠建築標章」並利用容積獎勵的方式既可以維護環境,也可提高民間企業對生態的重視。畢竟,促使企業自律也是落實環保的重要環節。

受訪者/建築師江南震解釋何謂基地保水率。

 

推廣同時 規範仍需完善

「綠建築標章」在台灣已推廣二十年,截至2018年底止我國核發綠建築標章與候選綠建築證書共計7,599件。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統計,自2015年起民間興建綠建築參與比例已突破四成,2017年度更是達到了43.7%為歷年新高,2018年度,內政部建研所擬定擴大綠建築標章實施範圍,推動既有建築物之改造工程並健全綠建築相關法規。

至2005年起每年核發綠建築標章與候選綠建築證書均逾600件;其中106年計核發646件。製圖/蔡采紋

劉峻彰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陳俊誠

縱使興建比例攀升,綠建築從規畫、建造到落成,本應是對於環境友善以及有效地資源利用,劉峻彰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陳俊誠表示,政府在對已獲核准綠建築所進行的抽查情況下因程序繁瑣,反而浪費更多紙張、電力、人力成本等,興建綠建築本身的美意,卻造成其帶動下的配套措施更多的耗能情形。

陳俊誠指出,推動綠建築的規定應該從簡,過於繁瑣的規定會產生一些模糊地帶,對於業主來說,可能只是達到標章的最低門檻,若是達不到甚至還有可能造假,政府應該訂定一套符合台灣現狀的標準。能夠達成的狀態下使節能、綠化或其要求達到改善,若是過度規範可能僅是空於形式並且適得其反。

 

回歸本意 落實節能永續
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館。攝影/劉宥然

近年來除了台北市的北投圖書館,2019年落成的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館、台東大學圖書館也都分別獲得黃金級及銅級綠建築標章。尤其後者,不僅在2016年被國際知名建築網站「Architizer」評選為世界八大圖書館中一,更在今年榮獲全球卓越建設首獎,是為台灣綠建築躍進的一大象徵。

國立台東大學圖書館台東區域網路中心專任助理李欣怡表示,在節電方面考量台東日照角度,以金字塔造型建築自體遮蔭,白天採光充足的區域減少開用照明燈數,並透過大小不一的窗戶引入自然光源。部分區域設置日照感應,隨陽光調整照度,例如兒童文學書庫部分區域設置人體移動偵測感應,適度調整亮度。而戶外樑柱及牆面則採用耐候性、抗風性、高自潔性的樹脂水泥,減輕牆面維護成本。

綠建築已推動20年,政府除了需考慮容積獎勵,並簡化「綠建築標章」申請流程外,更應將永續發展的概念納入,朝智慧綠建築規畫。何時維護、如何維護以及節省多少能源都由電腦計算過後通知使用者,以達成簡易管理和建物永續使用的目標。

國立台東大學圖書館外觀。照片提供/台東大學

以台東大學圖書資訊館為例,它不僅使用對環境衝擊低的建材,也將空調、照明等諸多設備結合監測管理系統,以智慧綠建築的形式線上即時監看、管理,若有問題可於第一時間處理,不僅降低維運成本,也可有效維護綠建築節能減碳的作用。

綠建築報導:

節能現代新指標 省電推廣綠建築

發展綠建築 推動永續發展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