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撞上科技 堅守傳統還是與時俱進

記者 徐顥瑩、呂怡潔、吳怡萱/採訪報導

貓空一年一度的「豐茶祭」系列活動於4月14日熱鬧登場,「尪公尋茶園」是慶典中的重頭戲,將氣氛推到最高潮。但活動中燃放的炮竹衍生了許多負面問題。為了因應環保使用電子炮,將新科技注入傳統廟會。

傳統鞭炮燃放之後留下來的大量紙屑。 攝影/呂怡潔

文山區貓空­每年都會舉行「豐茶祭」系列文化活動,「尪公尋茶園」是祭典的重頭戲,其目的是為祈求風調雨順、天降甘霖 、農作物不受蟲害。

「尪公」是保儀大夫,長期以來守護這個地方,當地居民對尪公非常尊敬,巡茶園的活動,一來讓大家更放心,勤勞的耕作,二來也讓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長期生活在文山區的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對此非常了解,他說道:「信仰很重要,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文化活動。」

尪公尋茶園,在特定的點進行巡視。 攝影/呂怡潔

而在廟會繞境之時,為渲染氣氛,會燃放大量的鞭炮,向上天借傳達大家的信仰。

傳統的煙花爆竹,雖然可以瞬間點燃廟會的氛圍,達到趨吉避凶與神明溝通的效果。但燃放煙花爆竹產生了大量的煙霧污染空氣,廟會之後留下爆竹紙屑,造成清掃人員的負擔和環境汙染。

近幾年環保意識抬頭,市面上出現了許多了環保鞭炮、電子炮及炮車,替代傳統鞭炮。希望用新科技來彌補傳統鞭炮帶來的負面效應,同時達到傳統鞭炮在廟會當中的作用。

傳統鞭炮燃放時產生的嗆鼻氣味。 攝影/呂怡潔

文山區的忠順廟也順應時代潮流,早在四年前就開始使用環保鞭炮和電子炮,沒有了傳統鞭炮的弊端,但仍保留傳統廟會的熱鬧。此次貓空的「尪公尋茶園」採用環保鞭炮,減少傳統鞭炮紙屑過多的問題,但忠順廟董事長陳欽賜提及,「雖然環保鞭炮是減少了紙屑的問題,但煙霧依舊很大。」

傳統鞭炮、環保鞭炮、電子炮的對比。製圖/徐顥瑩

此外電子炮雖然可以仿效傳統鞭炮的聲音,但實際的使用上也有它的限制。台北市議員王閔生指出,電子炮在一般的廟會繞境使用上很方便,但是像這次是尋茶園,跑車在山路上使用就有難度,「所以電子炮和環保鞭炮結合起來使用是很好的方式。」在遵循傳統習俗的基礎上,又沒有傳統鞭炮所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效益。

現代科技進入傳統廟會,雖彌補許多舊習所給環境帶來的困擾,但也並非是完美的,電子炮所發出的鞭炮聲,仍舊會造成周圍居民的困擾,立法委員陳曼麗表示,噪音污染是傳統廟會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之一,電子炮未能很好地解決噪音的問題。

讓信徒們接受環保鞭炮也非一蹴而就的事。在環保鞭炮的推廣之路,仍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陳欽賜表示:「信仰的東西,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慢慢的,一步步的,信徒都是樂於接受的,一代不行就等到第二代。」

跟上環保腳步 傳統文化進步

以往大家對廟會的印象就是鞭炮,施放鞭炮的瞬間,一串串鞭炮炸開,獨有的聲音特色,濃煙伴隨著巨大聲響,為廟會增添許多熱鬧氣氛,但鞭炮四射容易產生危險性,引發不必要的災害,而且味道不但不好聞,空氣品質更是差。

新北市雙和宗教民俗文化協會理事長翁敏杰董事長坦言,「早期施放鞭炮是為了驅趕瘟神及登革熱,放炮只是一個尊敬的儀式」,他表示從事宗教30年以來傳統廟會文化慢慢有所改變,改用電子炮並不影響廟會熱鬧,重視的是炮的聲音而不是炮的質。

蔡炳坤直言,「因應環保,若能不要造成空氣污染還能達到信仰的目的,是最好的」,他也舉例,行天宮現在不燒香不焚紙錢,是最好的典範,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這幾年環保意識抬頭,人們對於傳統鞭炮造成的空氣污染越加重視,位於景美的明進堂香舖表示,不再販售傳統鞭炮改以環保鞭炮為主,而人們的接受度也高,政府更積極推廣較無傷害力、能對環境低污染的電子炮,以因應廟會所需。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出席「尪公尋茶園並負責抬轎」。 攝影/呂怡潔

蔡炳坤表示:「透過政府的宣導、鼓勵,民間宮廟發起自主的活動,若各個宮廟能一起為環境努力,成功的機會更大」。但幾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在面臨時代改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蔡炳坤坦言,「觀念的溝通還是要持續進行,長期溝通,真正落實」。

陳欽賜也表示,要改變就應該循序漸進,才能讓大家慢慢接受。講求無汙染,重視空氣品質的現今社會,大眾對於鞭炮的需求越趨減少,傳統香鋪跟上環保腳步,是傳統文化的一大進步。

尪公巡茶園 保庇貓空民

點起一炷香,香煙縷縷生霄,飄飄的煙絲,繫著大大小小的願望,是心靈的寄望,同時也令人心安穩,在台灣廟宇文化影響世人甚深,而貓空也不例外。

在從前沒有網路,科技也尚未如此進步的時代,每當茶葉欠收,或是產值不佳之際,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網路行銷也不是科技改善,而是信仰,他們的守護神「尪公」-保儀大夫,藉由尪公的出巡來保佑茶園豐收,驅除蟲害,同時也安定了茶農的心靈,帶來慰藉。

但隨著時代的演進,不少茶農們第一個想到的不再是過去那心繫的信仰,反而漸漸依賴科技及行銷,尪公巡田園的活動也因此停辦,成了文化的斷層。但信仰是不可抹滅的,傳統的文化活動也是一股精神的象徵,陳欽賜致力於復甦此傳統文化。

三年前陳欽賜結合貓空在地的茶文化活動成功地復甦巡田園的活動。結合了現代的風格,每次出巡的活動,皆會融入不同的趣味元素,增添新鮮感,讓更多人願意來參與此活動。

尪公神轎自在穿梭於茶園之中。 攝影/呂怡潔

出巡時,是靠著大家的力量,彼此輪流扛轎,一路從山下的忠順廟徒步至貓空頂,一路除了廟方的工作人員,在轎子的後方,是一群穿著綠衫的信眾,緊跟著神轎,以他們的行動和精神來響應這次的活動。擔任本次主扛轎者的陳義明說:「途中經過較不平靜的路段時,尪公會在此地結界,以保用路人的安全」,除了保佑茶農豐收,尪公也保祐了貓空的居民,為民除害。

今年注入的新元素,敬三碗茶。 攝影/呂怡潔

本次的趣味元素是加入萬人傳轎及敬三碗茶的橋段,萬人一起傳轎,除了共傳轎子,也是共傳福氣、共享喜樂、共得尪公的保庇。敬三碗茶則是結合貓空的茶文化,讓大家享受於活動外,同時行銷貓空特色。陳欽賜表示:「重啟尪公巡茶園這個活動,除了保佑貓空平安順遂,也藉此讓更多人認識貓空,加入敬三碗茶的活動,除了展現貓空,也是對保儀大夫的一種敬重。」

每年的巡茶園都會加入和以往不同的元素,但仍保留傳統的根本,以現代結合古早味,不失其趣味,亦不失其原先的精神及樣貌。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