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孕了!」 移工媽媽無處安放的恐懼

記者 林佩萱、周佳慧、夏珮純、王映文/採訪報導
整齊排放的外籍新生兒們,每天只能在沒有父母哄睡聲下安靜沉睡。攝影/夏珮純

一手抱著三歲的女兒牙牙(化名),一手輕輕撫拍不到一歲的兒子大偉(化名),眉目溫柔的印尼籍看護工阿佳(化名),從未想過,自己會在距離家鄉2851公里遠的台灣,找到一絲安穩的日常時光。

來台灣近七年的阿佳,因為意外懷孕而放棄原本的工作,現在透過關愛之家的幫助,再也不必擔心大女兒總是孤單一人,害怕外界一切陌生的事物,同時,也能安心照顧生病的小兒子。

黑戶寶寶沒有國籍,生病沒有健保,也無受教權,難以融入台灣社會。攝影/林佩萱

「那個時候想說怎麼會懷孕了,很怕,因為家裡的人不知道。」阿佳憶起初次發現懷孕的時候,擔心自己會被遣返回國,不知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考驗。當時年紀僅二十幾的她,首先想到要在台灣將孩子生下來,因此,懷孕六個月時便向僱主辭職,直到現在都沒有復工,生活費皆由泰國籍男友負擔。

阿佳和男友並未結婚,也沒帶孩子回母國報戶口,已是學齡階段的牙牙,因沒有中華民國國籍,也沒有印尼及泰國的國籍,至今無法像其他人一樣上學讀書。

「本來生完第二胎後就打算回去,因為女兒也滿大的,但大偉生病了,所以想留在台灣治療,每天都很擔心。」阿佳解釋,原已跟男友討論好,一年後便去泰國結婚定居,但大偉每周都需復健至少三次,最嚴重更可能需要開刀,若是回母國,不一定能賺取龐大醫藥費,因此還不能離開。

外籍孩子因母親無力照顧,只能被安置在陌生的環境中等待成長。攝影/夏珮純

對此,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表示,移工來台雖然是為了工作,但人都有情慾,透過通訊科技的進步,也很容易找到心儀對象並發生關係,「既然政府大量開放移工來台,那麼就要有心理準備,移工懷孕是不可避免的。」

她進一步說明,移工來台無非是為了賺錢,且事前還需學半年中文,籌備大筆仲介費和機票費,付出了許多。然而,卻因意外懷孕而無法工作、擔心被遣返,心生恐懼便選擇逃跑。楊婕妤說,「其實,她們要的不過是再多一年時間賺錢,以養家活口」,呼籲僱主及政府能對移工媽媽們多一份諒解。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統計,自1999年開放外籍移工來台,累積至2018年,台灣已有706850位移工,其中女性移工人數有385588位,占了總移工人數的六成。過去外籍女性移工來台前需提交未懷孕證明,入境後每半年檢查一次,若發現懷孕會立即解僱遣返。

近十年外籍勞工在台人數。資料來源/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統計、製圖 /劉宴伶

後來因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動基準法保障了女性勞工的懷孕權益,政府便於2003年取消了外國人聘僱許可及管理辦法》中針對女性移工的禁「孕」條款,修法要求僱主不得因員工懷孕等事由,予以解聘;並規範僱主需遵循勞動基準法保障女性員工有薪產假。

儘管法律保障女性勞工的懷孕權,但僱主利用其他不當事由解僱懷孕女性的情況仍然發生。當中,外籍女性移工面對的處境更加嚴峻,語言不通加上身上背負的債務,使得她們即使被欺負也不敢對外發聲。

對此,勞動部勞力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科長黃偉誠表示,若僱主違反性平法規定解僱了懷孕女性,最高可處150萬罰款,並且兩年不得再次申請聘用外籍勞工;而針對被非法解僱的移工,政府會協助安置並轉換僱主。

法扶律師朱芳君表示,會盡全力幫忙,只怕懷孕移工沒有管道求助。攝影/夏珮純

法扶律師朱芳君表示,「目前台灣的法治設計就是把移工當成勞動力,我們希望移工進來的時候,身體健康、沒有懷孕,可以好好的履行她的工作,最好都不要休假。」她指出,政府開放大批移工來台,但針對這群遠離家鄉而來的外籍勞工們,卻沒有一套完善的配套措施。

此外,朱芳君表示,其實社會大眾看待移工的異樣眼光最致命,法律無法即時援助每位受害者,但僱主及仲介的態度卻能改變員工的命運。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改變本國人看待移工的眼光,切勿忽略對方也享有身為「人」的一切權利。

監察委員王美玉則建議女性移工若是在工作上遇上不當對待,可撥打1955專線,等待專人上門協助,勿輕易逃跑。因為一旦逃跑即會被視為失聯移工,再被發現的話只有「遣返」這一條不歸路可走;同時,楊婕妤也表示,會盡力協助失聯移工媽媽們主動通報,不要因為賺錢,使得孩子們陷入危險。

印尼移工占大宗 懷孕生產無保障

根據內政部勞動力發展署統計,截至2019年2月,印尼籍女性移工人數已超過20萬人。此外,印尼為回教第一大國,有86%的人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信仰深植當地文化,影響人民的生活;其中,禁止墮胎的教義,更顯現在印尼的《墮胎法》,導致許多印尼籍移工來台意外懷孕後,大多會選擇生下來。

許多移工媽媽懷孕後選擇生下孩子,但媽媽及小孩後續安置及照護的問題無配套措施。攝影/夏珮純

楊婕妤透露,礙於身分及工作壓力,許多移工媽媽只有在生產時會到醫療機構,但因缺乏先前應有的產檢程序,導致生產困難,嚴重更可能胎死腹中。「休息幾天就出去工作了。」印尼籍移工媽媽阿婷(化名)輕聲嘆道,因為家中生計負擔重,所以生產完就需立馬復工,尤其是養小孩的費用高,現實不允許她們停下腳步。

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長期收留懷孕的移工女性及移工寶寶。攝影/夏珮純

「大概兩萬出頭,辛苦一點可能比較高。」楊婕妤說,扣掉仲介費、其餘額外費用,移工真正能獲得的錢不多,若要聘請保姆,一個月至少要1萬5000元以上,根本負擔不起。

此外,她們工作多半是擔任看護、清潔工等,工作環境不適合小孩成長。阿婷感概,如果沒有關愛之家向她們伸出援手,小孩可能陷入無人照顧或更危險的情況。

在這群移工媽媽中,許多人來台一待就是五年、十年起跳,懷孕可能性增高,「她們只希望能多一年時間,讓她們賺錢。」楊婕妤說明,如果沒能賺到足夠的錢,移工媽媽們只好選擇繼續留台工作,但這段時間內其醫療照護及小孩安養的需求,仍需政府協助解決。

移工寶寶無國籍 照護歸屬爭議多

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自2010年至2019年3月31日止,生母為非本國籍新生兒通報人數共57496,並不包括未通報的黑數。其中少數無國籍寶寶,在被認定父母均不詳後便可取得台灣國籍,但更多無國籍寶寶,因為母親確定為行蹤不明的外籍人士而淪為黑戶。

無國籍寶寶又稱為「黑戶寶寶」,沒有國籍的認可,他們只能淪為國際人球。
攝影/夏珮純

根據台灣《國籍法》屬人主義原則,在台灣出生的小孩若要獲得國籍,只能隨父親或母親入籍,若生父母為合法居留外籍人士,則需要向自己國家辦事處辦理入籍。雖然目前政府已取消妊娠檢查,保障移工的懷孕權,不過能接受懷孕工的僱主仍為少數。「很多女性移工懷孕就只能逃跑,她怕僱主不要她,所以明明合法進來變非法。」王美玉解釋,孩子會因此成為無國籍寶寶。

監察委員王美玉認為政府在前端取消女性外籍移工入國前的妊娠檢查,也需要後端配套措施的配合。
攝影/夏珮純

而部幸運的無國籍寶寶,在社政機關或寄養家庭的安置下,能透過內政部移民署核發的無國籍外僑居留證,獲得健保及教育等照顧。

對此,勞動部長林美珠,曾於2017年提出要動用就業安置基金,補助非本國籍兒少安置所產生的相關費用,以減少社政機關產生的額外支出,並強調生母必須為符合《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引進移工才適用。不過,此一作法卻引起社會反彈。

「當時社會上也有一些不平的聲音、批評的聲浪,認為那些逃跑的移工生下來的小孩我們為什麼要幫她養,我覺得這可以說是觀念上不健全。」王美玉認為,在台灣出生的孩子,都是台灣的孩子,不論其在法律上的定義為何,無國籍寶寶不應該以社政或勞政機構分別。她希望政府做出預算上的整合,為這些孩子的照護提供完整的規畫。

黑戶寶寶就像漂浮不定的氣球,偌大的世界卻無處可歸。攝影/夏珮純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