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踏入體育領域的下一代,父母是否做好準備?攝影╱施博瀚
運動

學術功利化弊端 是誰讓體育班失格?

記者 施博瀚、翁如儀、馬嘉妤/採訪報導

嘗試踏入體育領域的下一代,父母是否做好準備?攝影╱施博瀚

體育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也是讓臺灣人民不分政治、無論老少都會關注的共同話題。近年來,體育發展在社會自主和國家干預之間搖擺,究竟怎樣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才能創造更好的體壇環境?

 

希望的種子,被忽視的團隊價值

人才培養必須從基層扎根,體育班是提供運動特殊才能的學生適性學習及發展,進而達到「適性揚才」的目的。然而,如何透過招生選擇優秀選手進入體育班就讀,替下一代建置高效能的未來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民國70年教育部成立特教小組,來規範此計畫的誕生;民國86年,體育班計畫正式啓動,迄今已20餘年,體育班的正面功能不可磨滅,但制度不斷遭改變也帶來負面影響,導致體育班在技術層面、課業管理、品格管理等方面走上偏路。

2017年臺灣首次拿到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就拿下90面獎牌,在參賽的145國中,僅次於日本及韓國;2018年雅加達亞運又勇奪67面獎牌。臺灣對於競技運動的渴望,以及體育班的開設,都扮演著讓健將們走上頒獎台的重要推力,這對臺灣競技與體育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存在價值。回到校園,學校錦標主義掛帥,不上課的特權深植臺灣人心中,反倒在術科上傾盡資源和時間來培養學生。

體育本應與教育環環相扣,但臺灣長期以來的體育制度及菁英式教育相互碰撞後所產生的效應卻往往不是正向的。適性教育困難,到底要深入教學或是淺嘗輒止?此外,如何教導下一代正確觀念,而不是讓學生成為奪牌機器,這也是導師及教練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體育班面臨之問題。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製表╱馬嘉妤
培養或特權,共識營盼落實績效

體育班成立20幾年來,確立了計畫、實行了辦法,就是為了要把學生做出區隔,使得教師與教練可以統一集中管理課程,為選手的當下及未來做出最合適之安排。不過這也可能會導致反效果,讓學生們看起來像是活在象牙塔裡。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資料顯示民國104至106年,高中、國中、國小體育班已大幅增加至721校,但在「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綁架下的國內,優秀選手的出路在哪裡?土法煉鋼、長時間的高強度專業訓練是否可取?究竟臺灣運動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成淵高中田徑隊教練潘瑞根說:「當你希望別人欣賞你的專業,並為你感到驕傲時,你也該將心比心地欣賞別人的專業。」若學生上課睡覺或逃避上課,是老舊迂腐的訓練方式和正規上課時間調配不當,使得他們變成這樣。

學生也可能是訓練任務太繁重,因此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休息,可能有些老師未深入了解,很容易就會有學生不用功的想法,讓體育班的孩子時常與放牛班被劃上等號。

是教練、導師,也是慈父的潘瑞根,學生都謹記在心。照片提供╱潘瑞根

在競技水平高、運動科學頗發達的亞洲,運動員IQ沒問題,但卻缺乏引路人。歐美國家讓學生從小接受適性教育,長大才實行類菁英教育;反觀臺灣從小加強投入專長訓練,國中小是世界級,但到了職業隊卻明顯落後於其他國家。

掀開臺灣體育班最後走向職業運動的過程,讀研究所常常只是為了延續訓練、不想離開舒適圈。沒有學科或相關學習的輔助,讓代代運動員將步上「除了體育沒有後路」的後塵,贏在世界的起跑線,卻輸在自己拉的終點線。

洪嘉文認為,要把台灣運動價值內化,運動不是去贏別人,而是自我挑戰。
攝影╱施博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校友總會常務理事洪嘉文指出,短期內無法談體育班存廢,導正體育班制度才是當務之急。他認為學生品格第一,訓練應該務實,不可好高騖遠,並且應該以課業為重。政府除了必須為其鋪路外,專業相關人員及媒體更要共同助力。

107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發展委員會共識營中,委員們認為目前臺灣體育班中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升學方面,體育班成立過程倉促,國中小學生都仍在成長階段,這樣做過早把學生分流。除了更加注重身體發育、多元學習外,政府今年也會訪視全國 180 所學校的體育班。更針對高中體育班訂定新法規,將會對運動專業課程,大學畢業連接社會課程等做出調整,彌補往年只重視術科的弊端。

技職到培育,被踩在教育腳下的體育

體育班屬特殊類型班級,在學習階段的課程規劃相較一般班級而言,在學習歷程上負荷較重,應重新審視設班宗旨、學習需求、未來規劃及職涯發展,妥適選擇類型的安排,以符合核心素養的重點。

共識營分別舉辦五個梯次,範圍遍及全國,為了落實此次行政部門大幅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展現變革之決心,理應給予肯定在先,唯獨未來執行時之績效還要待相關人士之間的相互合作,方可克竟全功。

學校應照課綱規定,遵守政府訂定相關體系規範,配合並落實提升運動員的生涯規劃。世界體育強權國家,包括臺灣在內,都為了運動員制定相關績優選手計畫就業輔導辦法幫助選手,不過在或多或少的力量彼此拉扯下,如何承擔風險及回饋問題,就已經使得國內對於推動此領域發展時面臨著不少的阻礙。

金字塔型的臺灣體育班,應拋棄錦標主義掛帥,向國外學習,朝精緻化、科學化的目標發展,再透過參賽機制的建立,讓選手為國爭光同時,不因參賽過多造成過度訓練卻荒廢課業,而無法維持基本學力,導致增加體育班經營上的困境。

回到根本,臺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白光哲則希望,教育不該和商業牽扯,就像政治介入體育,反倒壓縮了發展的框架。在體育即國力的現代,臺灣必須推動職業和全民運動,像是全民運動中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文化習慣要代代養成,氣氛才會渲染下去,讓體育及全民運動相關議題被看見被重視。

 

產業鏈單打獨鬥未成熟,體壇核心價值所在?

無論體育政策還是全民運動,只要與其相關的事項都被放在教育部的管轄範圍。臺灣是否注定與體育產業發展或是產業化無緣?在市場及技術水準不失衡的前提下,品質與實力決定薪水、地位而矛盾的地方是,選手沒有足夠的成績,要從何跟國營事業及企業談贊助?

臺灣體育所發展出來的產業可謂隱形冠軍,像是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就有16國的球衣出自臺灣之手,廠商利用「環保紗」科技、新營的紡織技術設計所生產而成,用「球衣」替臺灣打進世界盃;而贊助多國的VICTOR勝利羽球則是在台灣深耕長達50年,也從小企業漸漸成為了世界羽球愛好者的指定品牌,用另一種方式貢獻體壇,帶領臺灣在地品牌走向全世界。

王漢中希望平時就培養國民對體育的熱度。攝影╱施博瀚

臺灣運動產業的發展機會中,產業鏈建構尚未完成,使得運動產業雖投入卻淪於單打獨鬥。相較臺灣推行長照,權力較小,現階段只能處於維持現狀的窘境。

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組長王漢中認為,《國民體育法修訂通過後,加上這二年臺灣運動員在國際競賽中屢獲佳績,使體壇引起全民關注

王漢中指出,「運動是個跨領域的項目,臺灣一直缺乏體育人才,若從基層做起,如:從多推廣社團、改善學校體制等,都是極佳的做法。若能將運動生活化,那才是對於體壇的貢獻。

臺灣體壇前景仍被看好,體育工作者從來沒有灰心或自滿,要把臺灣運動價值內化,後盾必須要強大,沒有支援以及全民重視,起飛就無從談起。臺灣也需要一個全面性的計畫,來維持住體壇事業好不容易激盪起的圈圈漣漪

體育班政策核心目標。製表╱馬嘉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