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文化衝突—以民俗觀點看減香政策

記者 林冠吟、劉奕辛/採訪報導

民俗文化與環保的衝突,近年因眾神上凱道遊行浮出檯面,隨著遊行落幕看似衝突得到了解決,然而台面下卻仍是暗潮洶湧。兩者對立中,政府的發言權始終占盡優勢,即使政府強調絕對尊重信仰,但干預了文化的自主發展卻是不爭的事實。香金對民俗文化的重要,可以自文化觀點中重視「香火」的程度發現,而從政府「呼籲」減少民間信仰中的核心元素,便可看出政府對於文化本質的不瞭解,追溯最根本的原因,則是台灣社會長期忽略民俗教育。政府、文化與教育三者間既是彼此的因,也是各自的果,若忽略了其中一種,受傷的永遠是人民。

「媒體謊言」使信仰汙名化!?

逢年過節,環保署長李應元皆會透過媒體,公開鼓勵信仰環保,甚至曾於清明節以「不要燒痛祖先」做為號召,提倡少香少金。媒體除了報導政府方呼籲降低民俗污染之外,也常以宮廟的環保創舉作為新聞,如行天宮、龍山寺封爐,然而實際上行天宮和龍山寺目前仍然有燒香。民俗亂彈執行編輯溫宗翰認為,此兩間廟宇較屬觀光性質,並非純粹民間信仰,因此不能完全作為全台信仰的典範,這樣的報導是一種「媒體謊言」。

民俗亂彈執行編輯溫宗翰。照片提供/溫宗翰

媒體報導影響閱聽眾對於外在世界的想像。政府部門雖以宣傳、勸說之名倡議,但卻忽略政府機關比一般民間團體掌控更多的媒體話語權,多次公開宣傳民俗活動所帶來的環保疑慮,加深了閱聽人將民間信仰與「不環保」連結的印象。而媒體本身報導宮廟環保作為,雖具有新聞性,但也隱含讚許民間信仰應該要環保的概念。

媒體呈現多為跟隨公部門推行的環保立場,卻忽略了維護文化價值的重要性。以民間信仰觀點來看,提倡香金減量,甚至呼籲以心代之,實為斷絕信仰的存在,溫宗翰批評「政府對文化的本質並不認識,但是卻提出政策希望大家配合,是還滿嚴重的問題。」通常站在民俗觀點的思維,除非透過較激烈的抗爭手段,否則經常會被新聞倡導的主流價值壓抑,讓不了解民俗文化的閱聽大眾產生誤解,更可能使得信仰染上汙名。

比神像還重要的信仰本質-香火

香火在民間信仰中,往往是判別一間廟宇靈驗與否的標準,香火鼎盛除了表示家族子嗣興旺之外,也常用來描述擁有廣大信徒的廟宇。台灣民間文化中的香火具有神聖性,也是生命延續的象徵。溫宗翰甚至認為「傳統信仰中可以沒有神明、沒有神像,但不能沒有香火。」展現信仰中最核心的香火觀。

民眾上香祈福,展現信仰中的核心香火觀。 攝影/劉奕辛

最為廣見的香火呈現便是燒香,點香拜神儀式最早可追溯至《漢武帝內傳》:「帝迺盛以黃金之箱……安著柏梁臺上,數自齋戒,整衣服,親詣朝拜,燒香盥漱,然後執省之焉。」兩千多年前漢人便藉燃香祭神禮佛,以三柱清香化為輕煙裊裊讓祈願上達天聽。溫宗翰強調,跟超自然社會連結需要透過媒介和想像,而其物質基礎就是香。香的使用並非僅限東方社會中常見的佛道教,甚至基督宗教也會使用香爐(Thurible)敬拜上帝,《聖經.啟示錄》第八章記載「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無論在東西方宗教,香煙的上昇皆象徵信徒盼願上天垂聽的祈求,香的元素在宗教信仰中並不寡聞。而常伴隨香並用的紙錢,其緣由可追溯至唐代《封氏聞見記.紙錢》中提及「其紙錢魏、晉以來始有其事。」除了基本的貨幣概念,紙錢更具有香火觀中的神聖意義,常被用於「淨化」神明所使用的器物,而在收驚、改運等靈力展現的儀式,更不可或缺金銀紙的使用。

溫宗翰強調:「香金本身都超過靈驗這件事情。」香金的重要性,不僅限於和神靈溝通的媒介,它本身也代表著神明靈力。早期漢人飄洋過海來台,不見得會攜帶神尊,常以香火的方式帶來原鄉信仰,而香火本身有許多表現方式,像是燒香剩下的香灰便是其一。站在民俗學的觀點中,民間信仰核心的元素都是透過香火來建構它的理念性,不燒香、不燒金根本就是斷絕信仰的存在。溫宗翰解釋,民間信仰的文化表現目前除了香金外沒有其他方式,或是說本質上就是這個方式。最終還是期望政府不以任何勸說來干預香金使用,反而應協助文化環境的維持,這種介入反而迫使文化變得畸形。

廟宇配合政策減量 底線不能

減香政策的推行早已行之有年,並非近幾年才發生,多數宮廟對於政府所推行的減香、減金等政策都表示願意配合,對於政府民間一同攜手改善空氣品質,降低人體危害也是樂觀其成,但當減香減成了「滅香」,多數宮廟紛紛表示不認同。

以台北市三大廟會之一的青山王祭主辦方「青山宮」為例,青山宮目前除為市政府三級古蹟之外,更已列入未來實施「以米代金」的宮廟之一。青山宮助理陳玉敏表示,廟方會配合政府政策推行,至於民眾對於以米代金的接受度,廟方只能加強宣導,讓金紙與米一起推行。青山宮現在所用的金紙也因應政策減量,為不影響民眾生活,金紙更是改由廟方統一燃燒。青山宮總幹事吳天賜認為「可以少量,但不能沒有香,金紙可以減量,但不是每一個都可以不用,像祭改就一定要用。」青山宮助理陳玉敏則坦承:「民間與政府對於減香的認知不同又如何?政府強勢要推行的政策,宮廟能怎麼辦?也只能配合照做。」。

擁有百年歷史的台北天后宮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推行一爐一炷,香火鼎盛時期,廟內香爐更是達到12個爐36炷香,之後為配合政府政策分批開始減量,減至現今只剩六爐六炷。天后宮總幹事吳教道表示:「目前已經是最低底線了,不可能再減,再減會不倫不類。政府現在倡導用手拜,太過分了。這是信仰自由,政府不應該限制民眾不能拿香。」但吳教道也不否認,減爐之後確實有改善廟內的空氣品質,廟方積極改善通風、增加空氣流動,維護空氣品質也是廟方的責任之一。而現今的台北天后宮,除了減香減爐外,也採用環保金爐,同時使用品質較為環保的錫箔金紙取代傳統的鋁箔金紙。

台北天后宮採用錫鉑金紙取代傳統鋁鉑金紙。攝影/劉奕辛
鼓勵就是一種干預 學者期望回歸文化自主

縱使各大廟宇已盡量配合政府的減香政策,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鴻德仍認為減香還有空間可以再減。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表示:「環保是普世價值,沒有人會反對,只是如何實行的問題。」政府對傳統應該要尊重,適可而止,這幾年應該都已經達到減量的目的,香金已經都減到非常低的程度,接下來應該保持一個信仰的空間。

儘管環保署強調絕不會滅香,但林茂賢認為這只是中央政府的說詞。他表示:「政府說『減香』,其實在地方執行的部分是在『滅香』,中央地方不同調,像是放炮蒐證開罰單,其實就是在滅。」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之間在執行力道與執行度上也有差異。他建議政府應允許有一定聲量,可以參考他所擬出的放鞭炮三個原則:

資料來源/林茂賢 製圖/劉奕辛

林茂賢認為,燃放香金炮等確實會對環境產生危害,政府應該「勸導」而非「取締」,以強硬的方式來禁止非常沒有道理,何況燃放香金炮早已是延續多年的傳統。然而並不是只有傳統民間信仰文化遭受到反對聲浪,同樣遭受反對聲浪的還有傳統戲曲。

政府積極宣導減香政策,確實也促進了宮廟正視空氣品質的問題,但隨著減香的力度越來越大,也慢慢開始衝擊民間信仰。溫宗翰強調,政府應該要站在保護文化的角色,而不是參與文化的建構。他提出,民主觀念其實很強調文化的自主性,而自主性是在描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面對環境與超自然的一種文化表現方法。文化的自主性是政府必須要去保障的,任何形式的參與,其實都是一種介入跟干預,有時候反而會讓文化變得很畸形。

「其中干預最嚴重的就是『鞭炮』。」林茂賢認為,多數人贊同鞭炮燃放適量就好,不要過量,但政府公權力介入後反而適得其反。以中部地區為例,台中市政府補助每個宮廟以瓦斯鞭炮車取代傳統鞭炮,確實有達到環保的效果但音量卻比傳統鞭炮更大,也有一定危險性,同時也無法完全取代傳統鞭炮。瓦斯鞭炮車可以不間斷的放,住戶反而不堪其擾,而在神明抵達時還是要依靠放傳統鞭炮來迎駕。

溫宗翰認為,政府介入民間信仰文化忽略了文化發展自我節制的可能性,一旦有地方居民向宮廟抗議太吵或味道太重,宮廟就會採取自我減量,而這種自我減量就是文化的自主性。他強調,政府應該站在保障文化自我發展的可能性,而非用單純的政策發展角度去讓民眾配合,「補助或鼓勵本身就是一種干預。」環保署以補助和鼓勵宮廟跟進減香,甚至專挑地方上的大廟下手,派環保人員去要求宮廟不燒金紙、不燒香,造成地方上宮廟不堪其擾,不得不跟進。

教育現場遺漏民俗 文化是「他們」的事

宮廟雖明瞭信仰元素的重要,也期望政府留予民間自主性,但另一方面卻還是配合政策推廣,響應新時代的環保意識。對於這樣看似矛盾的行為,溫宗翰解釋,「台灣民間信仰自卑感很重,擔心年輕人不參加,害怕當代社會批評信仰跟不上時代,因此一直不斷用新奇的東西去吸引注意力。」深究原因其實是社會長期對文化本質的不了解,導致香金的文化意義被忽略,迫使文化扭曲,甚至可能滅絕。

而民俗文化中傳統戲劇也碰到類似問題,林茂賢提及,布袋戲、北管戲等傳統戲曲演出必然會有一定的聲量,但鑼鼓聲往往會引起民眾抗議。這些衝突背後所反映的其實是台灣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問題,林茂賢認為:「以前人是說這是我們的事情,我們庄頭的事情。」而現代人將這些文化視為「他們的事」,與個人無關。

溫宗翰點出,那些民俗文化的本質原本是必須從教育現場裡探討,但台灣卻沒有自己本土的民俗學形成,造成民俗傳承有嚴重的斷片。台灣社會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甚至以鄙視的態度認為自己文化沒水準,加上政府的介入更使得文化傳承遇到重重阻礙,因此民間信仰元素價值往往容易被社會忽視。

溫宗翰認為:「民俗學沒有學科,講話沒有力量。」,而現代台灣的民俗研究大多依附於其他科系之下,林茂賢對此表示,民俗教育過去被認為不入流,所以大多依附在中文、台文和文化資產等系所。政府對文化本質元素(如香金)的政策推動,充分反映出台灣社會對自己的文化由上至下的不了解。台灣民俗文化一直都被教育現場所遺漏,即使民間信仰保留許多原始特色,是台灣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但長期的忽略使得文化認同感也越來越難以建立,造成民俗斷層。

學者籲推廣民俗教育 仍盼政府重視

民間近來有許多學者致力推動民俗教育,如「民俗亂彈」由一群民俗學研究者所組成,以民俗思維作為號召,提供台灣社會認識民俗的管道。林茂賢便從自身課堂推廣民俗教育,修習課程的學生必須參與大甲媽祖進香至少三天,而為了確認學生確實走完還沿途設立簽到站「點名」,以此作為台文系學生的成年禮。林茂賢說:「學校上課是聽眾,看電視轉播是觀眾,自己下去走叫進香客。」親身參與才能看到虔誠信仰的力量,進香沿途體會信眾無私地提供食住,才能深刻感受民間信仰所帶來的感動。

林茂賢表示民俗教育長期被社會忽略。攝影/劉奕辛

雖然民間許多有志之士開始推廣民俗教育,但要普及社會對自我文化的認識,政府機關仍扮演重要的一環。溫宗翰認為,政府機關決策涉及文化信仰的部分應採取一個跨部會的整合,需要有專業人才站在人類學的立場去適時提醒政府。台灣民俗教育的維護,不能只仰賴民間自主傳承,政府決策也該納入民俗文化的觀點,以不扭曲台灣傳統文化的前提,重視長期被忽略的民俗教育,讓信仰和環保共存。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