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垃圾仍然是台灣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因此焚化廠除役的可能性低。攝影/洪可瑋
焦點環保公衛

焚化廠年限將屆 台灣再臨垃圾島危機?

記者 何佩霖、洪可瑋、盧玟伶、林海棠/採訪報導

台灣現有26座焚化廠,其中24座在營運中。在營運的焚化廠中,有19座廠齡超過15年,多數垃圾焚化廠使用年限即將屆滿。此外,部分沒有焚化廠的縣市需要外縣市代為焚燒垃圾,而隨著垃圾數量增多,垃圾代燒轉運費用也不斷攀升。為了對垃圾處理進行長遠規劃,環保署於106年提出「多元垃圾處理計畫」,尋求新的垃圾處理方案。

焚化爐難除役 環保署:另尋新法
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盧玟伶

早期台灣主要將垃圾運至掩埋場處理。到了民國80年後,焚化垃圾技術逐步成熟,為了避免讓台灣淪為「垃圾島」,行政院科技會議提出「焚化為主、掩埋為輔」的垃圾處理政策。此外,環保署從民國94年起推動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將垃圾區分為「資源」、「廚餘」與「一般垃圾」三類,以利後端回收處理。

在民國92年行政院核定「垃圾處理方案之檢討與展望」後,環保署喊出「零廢棄物」的目標,提出109年前要達到75%的回收率。已營運的焚化廠,則計畫從101年開始除役,並在115年全台除役完畢。但近日環保署指出,焚化仍是台灣目前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焚化廠除役的可能性極低。環保署希望推動「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即有相當的經費用於補助焚化廠的延壽升級工程。

24間運作中的焚化廠並沒有平均分佈在每個縣市。104年澎湖縣曾因垃圾轉運及處理費增加的事件,掀起建造新焚化廠的計畫,最後因民眾反對而暫緩。

但令人好奇的是,當年「一縣一爐」的政策是否會被沒有「自家焚化廠」的縣市再次掀起話題熱度?對此環保署表示,當初因全台生產的垃圾量並沒有超過焚化廠可容納的容量,因此沒有「一縣一爐」的需求性;如今垃圾量雖然增加,但垃圾處理技術不斷在進步中,已無「一縣一爐」的必要性。對於沒有焚化廠的縣市,環保署則會做出適當的調度輔助其處理垃圾。

資料來源/台北市環保局、製圖/盧玟伶

台灣目前已停止建造新的焚化廠,現存的焚化廠仍面臨即將年限屆滿的問題。以台北市為例,該地目前共有三間焚化廠—北投焚化廠、內湖焚化廠、木柵焚化廠。其中兩間(北投焚化廠、木柵焚化廠 )因營運超過20年,目前正在進行歲修。行政院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技正楊銀杉表示,焚化廠歲修就像人類需要做身體檢查,焚化爐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會根據每個焚化廠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歲修的時間,但一般上會在一至二個月內完成歲修工程。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曾公開表示,要讓內湖垃圾焚化廠走入歷史。但台北市環保局卻稱並沒有列出「關閉時間表」,還編列2000萬預算繕修內湖焚化廠。

推動自主垃圾處理 生質燃料是關鍵

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在106年處理約785萬噸的垃圾。其中472萬噸被回收再利用,297萬噸進行焚燒,7萬噸進行衛生掩埋,9萬噸採用其他的處理方式。面對焚化廠的老化問題,環保署除了進行現有焚化廠的歲修工作,也在尋找新的垃圾處理方式,希望能逐步減少對焚化方式的依賴。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技正楊銀杉提到,焚燒和掩埋垃圾不是唯一處理垃圾的途徑,近年來環保署已開始著手研究新的垃圾處理方案,其中「自主垃圾處理」方案是環保署未來將向各縣市推動及輔導的新措施。「自主垃圾處理」政策旨在讓各縣市將垃圾進行更加仔細的分類,從中取出適合焚化且高熱值的垃圾作為生質燃料。用垃圾提取出的生質燃料發電,既是對垃圾的再利用,又可減少煤炭的發電,是對自然環境既永續又友善的垃圾處理方式。

落實垃圾分類回收 共建綠色家園

過多的廢棄物一直給台灣的環境帶來沈重負擔,為追求永續發展,政府致力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之6R政策,而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時,垃圾的分類檢查則是一大難點。

台北市環保局廢棄物處理管理科工程股長李旻壕表示,為提高垃圾回收率,目前以加強宣導和開罰為主。除了讓民眾在家做好垃圾分類的工作外,垃圾在被焚燒之前還會經過兩次檢驗。首先,垃圾車清潔人員會對垃圾車所收集到的垃圾進行檢查,確保沒有堅硬、不可焚燒的物體被回收。

其次,在垃圾車到達焚化廠後,20%至25%的垃圾車將在焚化廠垃圾處理的第一道關卡傾倒垃圾,接受檢查。北投垃圾焚化廠工作人員表示,若在垃圾中檢查到違規回收物,以30個寶特瓶為基準,則垃圾車所屬公司負責人將被予以新台幣6000元處罰。除此之外,被處罰的相關人員在之後也必須對居民進行勸導,藉此達到更好的分類回收效果。

北投焚化廠內的垃圾傾卸平台。當垃圾車到達此處後,必須接受垃圾檢查,若檢查到違規回收物,垃圾車工作人員將付出罰金。攝影/洪可瑋

由於對垃圾分類的檢查存在困難,有些國家會使用全分類分選機器,可以將所有垃圾進行分撿回收,再進行焚燒,但此種方法在台灣卻並不適用。針對這點,李旻壕表示,台灣的垃圾中有太多未被單獨分類的廚餘,會使其他垃圾表面附著油污,需要清洗後才能被回收,此流程會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因此無法在台灣推行,也給垃圾回收工作造成不便。

除了垃圾分類該做好之外,減少垃圾量也是從根本解決問題的要素。為了減少垃圾量,台北市及新北市實施垃圾隨袋徵收政策。李旻壕表示,為減少購買垃圾袋的開支,民眾不得不考慮先將塑料瓶、紙類等進行分類,再交由回收車免費回收,這是目前最有效能減少垃圾量的措施。此外,雙北市隨袋徵收使用的垃圾袋是由環保局設計,以環境為第一考量,計算後的材質和厚度使塑膠袋在焚燒後對空氣的污染降到最低,希望藉此讓民眾放心使用。

變廢為寶 各國垃圾處理有妙招

台灣早年引進日本的垃圾處理技術,民國73年興建第一座垃圾焚化廠,目前尚有24座垃圾焚化廠在營運中,每天焚化的垃圾總量約兩萬4650噸。楊銀杉表示,世界各國的垃圾處理演進,大致皆是從一般掩埋,到衛生掩埋,再發展為垃圾焚化。各國垃圾處理的辦法受到各國不同的自然環境、用地限制、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

實際上垃圾焚燒在國土面積小的國家十分常見,在垃圾再利用上,台灣有許多可參考的模式。瑞典一直是利用焚燒垃圾產生能量的先驅者,其焚化爐連接鄰近熱電設施,以供應該區的供熱系統。瑞典58年前發展出先進的真空管道垃圾自動升級系統」,減少垃圾收集車的運輸成本和廢氣排放量,改善了空氣品質;另一方面,瑞典的垃圾處理採用全面地下化,使市容更加整潔。

在亞洲,除了以高度垃圾分類聞名的日本,新加坡亦有獨特的垃圾處理辦法。實馬高島位於新加坡本島以南八公里,是採用來自新加坡四個垃圾焚化場的灰燼連接建成的小島。由於已經過焚化處理,島上埋置的垃圾並不會發出異臭。現今新加坡垃圾處理成果顯著,每天產生的垃圾當中僅有3%的不可回收、不可焚燒的垃圾直接填埋處理,有效減少了填埋垃圾的土地使用。

台灣正在積極尋求垃圾處理的新方案。環保署於106年7月6日推出「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中央與地方共同投入153.42億元,該計畫將導入國外垃圾處理技術,建置國內本土之多元化垃圾處理設施。根據環保署統計,105年大型焚化廠總發電量達到32.45億度。未來,環保署將在北、中、南各縣市興建沼氣發電站,將垃圾化為能源,可以減少台灣對外來資源的依賴,也能美化自然環境。

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盧玟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