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髒兮兮!AQI指數超標 全台面臨「紫爆」危機

記者 李詩敏、趙家玉/採訪報導

「連呼吸都會倒大楣!」近年空氣汙染嚴重,根據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研究,民國104年因暴露在PM2.5(又稱高濃度細懸浮微粒)之下而死亡的患者達6000多位!顯示著全民正面臨「呼吸危機」,是立即需要改善的社會問題。

空汙兇手無處不在 南北成因大不同

環保署曾公布全台各縣市PM2.5來源資料。以地區來看,北部縣市的PM2.5濃度改變受到中國大陸季風影響,部分汙染源與霧霾隨著風吹來台灣,影響程度達六成;南部縣市則以本地污染為多,主要與火力發電、工業發展有關,再加上特有的風俗習慣,如金紙燃燒、焚香也是汙染源之一,影響程度達六至七成。

環保署報告時也指出,我國PM2.5濃度由北往南逐漸增加,除了花東地區外,其他縣市的年均值都超過政府制定的15微克;中南部地區在每年十月到隔年四月的東北季風期,平均濃度更飆高至兩倍,曾任環保署空保處處長的陳咸亨警告,這段時間,中南部地區會遭受本地和境外污染物夾擊,不僅會遭受霾害隨季風南下的衝擊,也會因為背風面的地理位置而導致擴散不佳,進而加重空污累積。

環保署表示,由於地形、經濟發展與氣候等因素影響,空氣污染程度易受到各區域間氣流傳輸條件主導,使我國PM2.5濃度分布呈現顯著的區域與季節性差異;因此若要擬定空氣管制措施,全台各縣市不能統一標準,因為需考量每個地方所涵蓋的污染源,這也是最困難的點。

另外細懸浮粒子成分較複雜,室外主要是工廠排放的廢氣、地面塵土、無廢氣處理的柴油車,甚至燃燒垃圾的氣體都是PM2.5的來源;而室內則以塵蟎與二手菸為主,這也代表「不是不出門就安全」,無論室外或室內,民眾都無法逃離PM2.5的威脅。

六都空氣城市排名。資料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製表/李詩敏
讓民眾「有感」 環保署:1萬輛公車將改電動車

針對如何管制公共、私人場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問題,環保署表示,已於2017年通過「空氣污染防制策略」。內容有電力設施管制、淘汰一期二期柴油大貨車等14項措施。具體行動包含火力發電廠降載減排、國營事業願意改善處理設備;在移動汙染源方面,二行程機車已汰除43萬輛,一、二期大貨車汰除7000輛。

另外「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更深入民眾生活,包含要求國營事業達到超低排放、禁止烏賊車上路等。環保署更表示,目標是從民國106年起,將八萬輛一、二期老舊柴油大貨車汰換為符合環保排放標準,一萬輛公車全面更換為電動車,進一步訂定更積極的作為改善空汙。

空汙政策難行?經濟與環境的抉擇

台北市環保局106年公告,空氣品質指標值(AQI)若達到一級嚴重惡化(AQI>400),將停班停課,外界質疑,可能會造成學校停課,而家長需要上班的窘境,親子照顧問題浮上檯面。

至於中央的空汙政策,107年3月份深澳燃煤電廠環差案通過,也代表了空氣汙染與城市用電量的衝突,雖然空氣汙染嚴重,但政府卻選擇燃煤;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曾在記者會表示,倘若選擇不建廠,北部用電量就有6%缺口,經濟與環境的抉擇再引起民間論戰。

此外,高雄在同年12月也宣布,將公車、捷運全部或部分時間免費。對此,獨立記者朱淑娟指出,用於全國防空污的錢,卻來補助高雄市民搭車,形同全國人民幫高雄市民出交通費。

如今空汙議題正夯,民間積極倡導工業排放減量或工業區移廠等事宜,有些縣市也針對每年煙火、鞭炮等民俗活動進行管制。其中包含民意反彈或全國性政策能不能適用到各地,仍需要討論。

環保署對空汙的防治策略。製表/張乃文
抗空汙物品熱賣 醫師:效果很有限

隨著民眾對空氣品質日益重視,空間清淨機的銷量從106年下半年開始,攀升六成,不少業者更推出兼顧淨化、暖風、涼風三效合一的空氣清淨機,是近年來的話題商品;但有醫生澄清,空氣清淨機主要功能是針對細菌與微生物,抗空汙效果其實很有限。

隨著空氣污染走向嚴重趨勢,也帶動空氣清淨機的銷量。民眾開始考量空氣清淨機的功能與效用,並且選購以高階為主的規格。全國電子員工劉秋歆表示,空氣清淨機的使用坪效選擇,主要是看房間空間大小。現在的空氣清淨機除了外加除濕的功能,還可以過濾PM2.5。

此外,多功能效用的空氣清淨機也獲得較多顧客的喜愛。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通常家中都特別潮濕,再加上接下來四、五月是台灣的梅雨季節,民眾通常會購買除濕機,但她也強調並不是所有除濕機都具備偵測PM2.5的功能。某些廠牌的除濕機只要一偵測到空氣不好,就會自動啟動PM2.5過濾的功能。

台北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醫師許良豪表示,空氣清淨機的過濾空汙能力屬於區域性,效果沒有那麼強大,再加上空氣清淨機一開始標榜針對細菌與微生物,不是針對空氣汙染,空氣清淨機的濾除效率有限,且本來就以清除塵蟎、灰塵等過敏源為主。由於PM2.5的穿透力極強,纖毛根本無法阻隔,人們吸入後直達肺泡,對空氣清淨機不要抱持著全面性抵抗空汙的期待,平常多清掃環境、保持空氣的流通,也應留意戶外空氣品質,如果PM2.5值數太高時就盡量不要出門。

現在的空氣清淨機除了外加除濕的功能,還可以過濾PM2.5。攝影/趙家玉 
健康無形殺手 空汙危害全身

許多人以為空汙只會對人的肺部產生影響,事實上空汙影響身體器官層面很廣泛。從皮膚病、肺癌到心血管疾病,對整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

許良豪表示,為了抗空汙,不少民眾會配戴藍色或綠色的醫用口罩出門,但這款口罩僅有薄薄一層,通常吸附有機物到一個程度時,就不再具有功效了。至於黑色的活性碳口罩,主要功能是「避免吸入異味」,無法過濾懸浮微粒。

許良豪表示,PM2.5能穿過肺泡,帶著毒素循環全身,到處刺激血管壁,更容易產生血栓,對於中年人、熟齡者,PM2.5的成分跟糖尿病、高血壓這些心血管風險因子相當,如罹患心血管疾病,就會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導致腦中風的機會上升。

他指出,室內空汙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室內空氣長期滯留,導致汙染物無法釋出,就像一攤死水靜止在室內,「可能比戶外空氣還要毒」。室內懸浮微粒也會影響呼吸道,容易增加罹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氣喘,甚至肺癌。

醫生許良豪表示,不少民眾戴口罩防空汙,卻不知如何選用口罩種類。攝影/張乃文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