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危機(一):塑膠是有毒的定時炸彈

記者 王昭儀、林弼萱、陳亭安、陳稚云/台北報導

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廢棄物進入海洋,幾乎每分鐘就產生一部垃圾車容量的塑料廢物,估計到2050年,海洋內的塑料將與魚類一樣多,最終影響食物鏈及人類日常飲食。由此可見,塑膠廢料汙染海洋的問題不容忽視,塑膠在現代社會不僅無所不在,更以急快的速度滲透海洋生態系統。

今年六月,首屆海洋大會於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並以「扭轉海洋惡化」為首要目標,探討海洋方面即需解決的問題,包括海洋汙染、過度捕撈、氣候變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等難題。聯合國表示,海洋汙染衝擊人類生活、健康及經濟發展,更大力批評「塑膠是有毒的定時炸彈」。

漫步在基隆港口邊,除了巨大的漁船與郵輪外,海面上漂浮的寶特瓶與塑膠袋清晰可見。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推出的「愛海小旅行」海洋廢棄物資訊平台的資料數據顯示,截至2016128日為止,總共獲得240筆淨灘數據、清理廢棄物總重39809公斤、清理海岸線總長13605公尺。而在海洋廢料之中,塑膠佔整體垃圾的90.3%。此外,2016年台灣國際海岸清潔運動的淨灘數據則指出,海洋廢棄物第一名為寶特瓶,前五名則依序包含塑膠瓶蓋、吸管、塑膠袋免洗餐具等產品,凸顯台灣「塑膠成癮」的嚴重性。

然而,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不僅大型海廢是造成海洋汙染的一大警訊,細碎到能躲在沙中、隱身在海裡的微塑膠,更是麻煩。人類大量生產、使用、丟棄塑膠,海裡浮沉的塑膠受到紫外線照射與海水侵蝕及波浪物理作用之後漸漸碎化,隨著水流散佈到各地,但其難以分解的特性使它不會就此消失。

屏東縣滿州沙灘的微小塑膠碎片。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說,微小碎片在海洋生物的眼中就形同食物一般,被吃下後,毒性物質、有機化合物會經食物鏈,不斷累積、轉移給下一位攝食者,無法輕易代謝,會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的內分泌、神經與身體功能。根據綠色和平2016年發表的報告《海洋中的塑膠》,統計出全球至少有170種海洋生物會攝食塑膠碎片,包括旗魚、黑鮪魚、龍蝦、淡菜等餐桌上常見海鮮。顏寧表示,雖然目前尚無證據可證實人類食用這些海洋生物會對健康造成直接影響,但仍有科學家推斷,喜愛食用牡蠣(淡菜類)的歐洲人,體內將可能含有11001萬顆的塑膠微粒。

在被形容為「塑膠濃湯」的海洋裡,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塑膠毒素已進入魚體,而海灘上的生物同樣無可倖免。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棲地守護部專員李安禪指著海鳥屍體照片說:「很多海鳥胃裡看到的不只有寶特瓶蓋,更有打火機和魚網,誤食塑膠垃圾致死早就已經不是新聞!」淨灘多年,海邊垃圾依然沒有減少,海漂垃圾的範圍至今甚至有28個台灣大,也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更加強調「減塑生活」,少用一次性塑膠,減少使用才是保護海洋的根源!

攝影師克里斯.喬登(Chris Jordan)在中途島所拍攝的信天翁屍體,其腹中滿是消化不了的塑膠垃圾。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微塑膠難分辨 成海洋隱形殺手

全球海洋廢棄物中,約九成是由不同尺寸的塑膠造成。主要分為直徑或長度大於25毫米的大塑膠;介於525毫米的中塑膠;以及近期受到許多人重視的微塑膠。微塑膠泛指體積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塑膠粒子,比起還能被撿拾、回收的大型海洋廢棄物,更加難以分辨與清除。

微塑膠的來源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種是初級微塑膠,指塑膠製品的原料顆粒,或大量被用於化妝、沐浴用品裡具有磨砂功能的塑膠柔珠;第二類則是日常生活中用了就丟的塑膠製品,例如:塑膠吸管、瓶裝水、免洗餐具,或人手一杯的外帶塑膠飲料杯等,這些一次性塑膠製品經過日曬、風化後漸漸裂解成的塑膠小碎片;最後一類則是含有聚酯纖維成分的人造纖維服飾,每當我們清洗衣服的過程中,會甩出上百條微型聚酯纖維,體積太小導致洗衣機無法過濾,數以萬計的微塑膠纖維便隨著汙水系統流入大海。

微塑粒無所不在 進入食物鏈恐影響人體

「塑膠本身屬於疏水性材質,一些油類、難分解的脂溶性有毒物質很容易被濃縮、吸附在上面。」成功大學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劉大綱教授指出,當塑膠掉入海洋後經年累月,上面會吸附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質,海洋裏原本微量的有毒物質也會被濃縮,累積在塑膠表面。

微塑膠(Microplastic)是泛指尺寸小於5釐米的塑膠,當微塑膠被魚類、蝦蟹等生物吃下、進入消化道後,就有可能對這些生物造成慢性危害,「以濾食性的牡蠣為例,牠就像是一個小型淨水器,因為牠在掠食方面沒有選擇性,所以在濾食的過程中把水體裏的懸浮顆粒攝入體內。」

劉大綱提及,微塑粒還會以其他形式充斥在人類生活周遭。「像是洗面乳內添加的塑膠柔珠、衣服上的聚脂纖維等等。」他說許多市面販售的運動排汗服飾,材質通常都由聚脂纖維製成,衣服經過洗衣機搓揉,微纖維(Microfiber)會大量從洗滌過程中脫落進入下水道;且衣物在摩擦、拍打過程,微纖維也會掉落,並充斥在空氣中。

由於陸域水體中的微纖維數量眾多,未能被汙水處理廠去除之微纖維,就會從河口進入海洋。另外,研究發現在河口魚體內的微纖維,因尚未受到大海稀釋故其濃度高於海洋,意味著在河口長大的魚,有機會吃到更多的微纖維。而河口又是許多魚類的棲地,這些魚就透過食物鏈,回到人類體內。

市面上柔珠洗面乳內含有的微塑膠。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但以現況看來,微纖維是難以禁用的。「環保署已訂於2018年禁用塑膠柔珠,但卻難以立法管制衣服的使用材質。」劉大綱表示,將廢棄塑膠瓶回收、製成聚脂纖維衣物,是廢棄物資源再生利用,並可推動循環經濟產業,原本是美事一樁。但現在微纖維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屬於較新興的議題,對人類造成的危害,目前科學界尚無定論、國際上也沒有解決方案,只是這些微纖維,已經進入食物鏈被我們吃下肚了。

塑膠柔珠流入海洋難清除 政府:明年起全面禁止販賣

由於海洋範圍廣大,加上海洋廢棄物會隨著洋流四處飄散,因此要確實管控海洋內的微塑膠相當困難。目前主要依靠環保團體透過宣導「減塑行動」及政府擬定限塑政策進行改善。

以塑膠柔珠製品來說,台灣禁用塑膠柔珠的政策將於2018年正式上路,元旦起業者不得製造和輸入、71日起則不得販賣含柔珠的產品。環保署水保處第四科科長張根穆指出,「我們不會要求業者馬上下架,而是先對業者告知塑膠微粒是違規的、不可以再添加。」從2018年開始才會全面禁止販賣,屆時所有通路都不能再有添加柔珠的產品。

市面上含柔珠之商品2018年將全面禁賣。攝影/王昭儀

張根穆提到,其實市面上很多產品已不再添加塑膠柔珠,原因在於其功能性沒有這麼大、商品本身不添加也不太會受到影響,「目前市面上大概只剩三成,之後就會全數消失,剛好也算是回歸到市場需求」。

同時,環保署廢管處科長李宜樺也針對未來若部分不肖業者在美容產品添加膠粒、卻沒有在外包裝標示所含成份一事表示,當市售產品有標示不實的問題時,直轄市或縣主管機關應通知製造商或進口商限期改正,如果未依照規定標示商品,主管機關有通知業者停止陳列、販售的權利。

對此,顏寧認為政府開始限制柔珠產品的製造與進口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但塑膠柔珠其實只是海洋汙染裡面的一部份,希望政府未來對於其他減塑政策也能更積極。她表示綠色和平將持續對環保署進行遊說和倡議,「我們會在社區、學校舉辦活動進行宣導,或是增加跟在地環保團體合作的機會。」她期望能透過上述努力,提升民眾的環保意識,盼台灣在邁入2025年前,讓拋棄式塑膠製品的用量降到最低。

綠色和平組織的「彩虹勇士號」日前停靠基隆港,為環境運動作展示。攝影/陳稚云

 

※相關報導:

聯合報 《海洋垃圾系列報導》

報導者 《無所不在的海洋微塑膠入侵記》

中視新聞專題《拚撤黃牌漁業王國硬起來~海洋微塑膠大危害 人類最終概括承受》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