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景美溪河川生態

記者 王昭儀、林弼萱、陳亭安、陳稚云/台北報導

位於台灣北部、存在悠久歷史的景美溪,昔日曾在物資運輸管道上佔據重要地位,如今景美溪沿岸隨著都市開發多已築堤、多數河床也面臨渠道化的現況,岸旁的自然景觀更是隨著河岸工程開發、大樓建築開發等因素而有所轉變,周遭光景對比過往,已有了嶄新的面貌。

舊稱「梘尾」的景美,過去因清乾隆年間先民郭錫瑠開鑿瑠公圳,引新店清潭水源灌溉大台北農田,經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將大木頭挖空成U形的管道、ㄧ截一截連接以輸送灌溉用水,並命此設施為「梘」。由於景美位於木梘的尾端,故稱地名為「梘尾」,而新店是水源頭,則叫做「梘頭」,兩者命名皆與水利設施有關。

文山社區大學講師林淑英表示,流域東西狹長的景美溪,早年每遇上洪水和淹水,因木梘較不穩固且易被沖毀,導致輸送灌溉用水的木梘須經常維修。日治時期後人口增加,河川兩岸之間有人車通行需求的急迫性,因此明治42年,日人便開始整治瑠公圳水利系統,將越溪的木梘橋改建成鋼筋水泥的瑠公橋。從新店快樂旅社旁跨越景美溪接景文街,橋樑下方是輸送灌溉用水的涵洞,橋面則供人車通行,是全台灣第一座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水利工程,也是一個多功能建設。而位在景美橋橋頭,景美國小圍牆轉角處的「開道碑」,碑文更記錄了瑠公圳改道後,填平舊圳道改善街區環境,以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

開道碑位於景美橋橋頭,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攝影/陳亭安

景美溪貫穿石碇、深坑、木柵及景美,在五零年代時期,深坑及石碇曾經是北台灣的三大產茶區之一。當時的景美溪更是重要的航運運輸管道,出口不少物資,成為早期居民墾殖謀生的根據地。另外,景美、木柵等地開發甚早,人口密集、聚落林立,兩岸大量開發導致河床泥沙淤積嚴重,早期颱風暴雨時,平原低窪處原為自然氾濫,後期則因房屋建在低窪處(如港墘、溝子口、馬明潭、坡內坑、政大新光路等),故在暴雨期間,急流易沖蝕河床及河岸,居民常遭淹水之苦,近年景美溪已自河口處至坡內坑,在兩岸築起高高的堤防,沿線設抽水站確保安全。

回憶起從小到大最熟悉的景美溪,景美在地居民劉台生則認為,雖然以前沒有排水系統導致經常淹水,但隨著時代變遷與開發,現在淹水問題幾乎很少發生,反而是河川的水質問題才是真正改變最大的。「以前景美溪是真的很乾淨!抓來的魚都可以吃,有鯉魚啦、鱸鰻啦、吳郭魚和蝦!」他說因為一些家庭、工業廢水的排放,現在景美溪裡的魚都不能吃了,希望政府將水質定期檢測。

景美溪整治工程 生態恢復待時間驗證

針對景美溪近年的河川整治工程,林淑英點出各有利弊,「優點是對景美溪而言有強化作用,讓民眾更加安心。缺點則是讓里民覺得河岸的面貌比起過去已經不再相同。」就整體水利整治前後對景美當地環境造成的改變,林淑英指出,河岸周遭的植物物種數與往年相比差距甚大,「以前從世新大學走到鯉魚山,會在周遭看到許多漂亮的山芙蓉,但經過整治後、許多植物被剷除,很多物種現在都看不到了。」她無奈指出,當時由於採取民間建議種下強勢外來種「象草」,導致原生的山黃麻、構樹也相繼消失,生物多樣性逐漸減少。

景美溪旁的腳踏車道設計,讓河川能達到現代人期望的「親水」功能。攝影/林弼萱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副局長謝明昌則表示,近年重要的河川整治工程都會做環境的生態檢核,也就是在進行工程前會先了解區域內的重要性生物或生態,盡量避開在有指標生物棲息的地方施工,或更進一步作特別設計,保護、營造棲地。

像是近期剛完工不久的「景美溪橋上游左岸的防災減災工程」,其中加設丁壩的設計是有增加生態復育功能的,雖然工程興建完成後的確會需花上一段時日才能恢復生態,「我們會透過模擬影片的方式,讓當地居民知道,興建工程的物種消逝問題會透過時間來改善。」並表示將來如果有機會,將會多聆聽當地居民對於工程的意見、十河局也會透過生態模擬影片宣傳預計成效,進而達到雙向溝通的雙贏局面。

第十河川局盼透過模擬影片,使民眾了解工程完工後,生態能逐漸復育。圖片來源/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景美溪的河川特性是平時水量不足,但只要一場颱風、一場暴雨,水位就會快速上升。」謝明昌說,一漲潮、一退潮的水流衝擊河川的凹岸跟凸岸,凹岸不斷遭受沖刷,而凸岸則嚴重淤積。對此,他表示,河川局每年都會針對堤防保護不足的狀況做防災減災工程,此次的景美溪橋上游左岸工程,基本上會針對河岸被掏空的部分做補強。透過凹岸設置丁壩,一方面可以有保護基礎,另一方面能把原本直接沖刷河岸的水挑流到另一邊,避免過度衝擊護岸。

景美溪橋上游左岸防災減災工程實施範圍。圖片來源/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河川整治與生態取平衡?學者:應從教育著手

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許少華教授指出,河川整治工程是否對原生地造成破壞的關鍵因素在於它施工的方式。「通常河川依大小分成中央政府管跟地方政府管,他們的理念可能不完全一樣、以往到現在的施工模式也不盡相同。」他說明,整治工程的主要考量是希望能排洪,讓水流動(通洪)的橫斷面夠大,在此前提下生態就相對易被忽略。自然的河道本來是彎彎曲曲的,河水週圍本來有一些卵石,卵石縫裡可能是一些昆蟲的棲地,如此一來魚才可以吃昆蟲、鳥又能吃魚,就會產生食物鏈。而當截彎取直,整治過後、混擬土化、水流阻力變小,坡度變陡,流速變大,許多河川中的石頭與植被被沖走,生物的棲地就相對減少,因此整條食物鏈就受到了破壞、溪水中的生物也就慢慢減少。

該如何在生物棲地與河川整治中取得平衡?許少華教授認為,首先要從民眾的觀念著手努力。「要先讓大眾覺得這些生態和物種是很重要的。」他提及,要將消逝的物種復育回來並非無稽之談,因為這些原生物種都還在台灣,「只要把河川條件還原成原來的面貌、把空間還給大自然,物種就能慢慢復育回來了。」因此,要先教育民眾的生態環保觀念,讓民眾認為河川保育是很重要的,政府也才會進而重視。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台灣人常常會使用河川附近的土地。」針對工程會遇上的問題,他指出河川在台灣本身的佔地已不大,之後又隨著都市發展、地價增高,民眾在都市的擁有地更容易與河爭地,使我們更沒辦法還地於河。如何從中取捨,將是目前河川工程行進所面臨的一大考驗。

待整治河川工程 與民溝通成政府考驗

除了景美溪外,謝明昌提及整個淡水河目前尚有幾個地方是待整治的。例如三峽河在靠近祖師廟的位置有個「秀川部岸」保護標準不足,風災一來便容易形成淹水。然而當地的民眾卻考量景觀和風水因素、反對興建堤防,希望河川局能用其他的方法改善洪水問題,「現階段我們針對這個部分,會先做內水的改善、疏浚,希望透過不加高護岸的方式對環境做出改善。」

謝明昌談論淡水河流域現今問題。攝影/王昭儀

「在大台北地區如果要進行任何一項工程,與民眾協調這一塊就變成很重要的一環。」在整治過程中,與居民溝通是一大考驗,謝明昌解釋,「尤其是都會區的民眾,因為都會區很多地方在都市化後,就變得越來越緊鄰河川。」他表示,由於都會區在河川之間的相異性比鄉下更高,所以工程行進中的所有的工程,包含工程車、砂石車的出入等等,都會影響到民眾的生活,

目前河川局在整治部分的保護標準會有所區分,一般河川會分成中央管制跟地方管制,中央管的河川保護標準會做100年、地方管的會做到50年。除此之外還會做區域排水,重建期大概是10年或25年不會溢堤,而所有的保護標準會針對河川狀況去訂定,再根據這個保護標準去做工程保護。謝明昌也指出,河川局目前有推出「環境生態檢核」,在工程還沒實作前,會先去了解這個區位有沒有哪些重要性的生物或生態?假使有,在做工時就不要去擾動那個區域、避開有指標生物的地方。「如果檢核出有需做保護的部分,那部分就要特別去做設計,有可能避開、或更進一步營造棲地。」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