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啟海與參展民眾分享作品背後的故事。攝影/黃雅婷
社會社福

看見不同的殘缺美 2017身心障礙美學展

                  記者 楊晏琳、黃雅婷/台南採訪報導

你就這麼靜靜地坐著,他也就這麼靜靜地躺著,與此交相輝映的──你們的目光,停留在筆上、停留在畫上,熠熠發光。

 「每個孩子的創作都是屬於他們的符號,都是獨一無二的。」臺灣畫話協會創辦人蔡啟海說。自協會成立以來,已舉辦過不少展覽、幫助許多重度身障者,利用藝術創作的方式讓身障者們的身心得到調適,甚至不少人因此開創就業道路,自力更生。

協會創辦人蔡啟海熱愛繪畫,左後方為其作品「及時」。 攝影/黃雅婷

 由臺灣畫話協會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主辦的《2017身心障礙美學主題展》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展出的作品皆由各種不同病症的重度身障者所創作,包含多重障礙、亞斯伯格症、肌肉萎縮症……等疾病。展場內除了美術畫作,還有拼布、多媒材、陶藝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館內解說人員表示,高功能自閉症患者雖然在社交互動上有障礙,但在某些領域上會展現特別天賦:對空間概念的熟悉使其能將幾何圖形運用自如;能完整說出植物學名,並將植物模樣細節畫出則表現過人的記憶力,這些天生被賦予的才華藉由藝術的形式呈現,更具特色。

身障學生的手工拼布作品,圖案豐富多元。 攝影/楊晏琳

 從作品當中,除了可窺探身障者們的內心世界,更深層地,能從中體會到身障者對於社會環境周遭的感觸,「生命密碼」為罹患肯納症(俗稱自閉症)的林亭价所繪,身障者正費力地爬上輪椅,周遭衣冠整齊的人象徵社會大眾,只要彼此的生命密碼信號被解碼,相信就會如綻放的熱烈火花般,感受社會的溫暖、展現人文關懷的生命異彩。展出的作品在專業人士眼中雖不一定為佳作,卻是身障者親手一筆一畫、一針一線所創作而成,倘若細細觀察體會,便能發現裡頭所蘊藏的情感寓意才是其真正價值之所在。除靜態畫展外,展內還設計了「我是啄木鳥畫家」的體驗專區,讓民眾頭戴繪畫輔助工具體驗腦性麻痺或肢體不便創作者的繪畫方式,以及用口咬筆、腳夾畫筆、遮眼來繪圖,真實感受身心障礙者創作的艱辛,進而讓大眾以尊重包容、平等友善的態度來面對身旁的身障者。

自閉症孩童將內心寫在作品上,堅毅之情展露無遺。 攝影/黃雅婷
「也許腳步緩慢,但你真的能看見他們的改變」

 蔡啟海年幼便罹患小兒麻痺,在教導學員的同時除了耐心還多了一份同理心,尤其接觸的都是非常重度的孩子,更需要花費加倍心思,他說,每個患者都是一個故事。因腦麻而無法控制身體,用發抖的手慢慢地完成一幅作品;又或者是躺在病床上戴著氧氣罩,依舊堅持要用電腦繪製出圖畫,看著這些孩子因為藝術的啟發而有所成長,拋開身心的侷限,勇於追求目標的態度都令他為之動容。「有時候看見他們那麼努力的樣子,就會想說,自己有什麼資格說不可以?」

 在協會草創時,蔡啟海及其夫人都親自接送一位重度腦性麻痺的學員上課,因行動不便的關係他幾乎都待在家中,自從參與協會的活動之後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足不出戶到願意踏出家門只為參觀美術館,行動距離也愈來愈廣,他創作的名為「提線木偶」的作品便富含許多寓意,可以不再像是籠中鳥一般被囚禁,被賦予翅膀的輪椅象徵著能自由自在地到達想去的地方,雖然學員不會說話,卻可以透過畫畫的方式表達他的想法,利用畫畫來說話,便是協會成立的宗旨。過程中,蔡啟海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名教導五年的學員,是個大個兒,不會說話也不太理人,有次在買上課時需要用到的布料,他坐在布莊的某個角落,客人想拿他背後的一綑布料,無論老闆、媽媽怎麼勸,就是坐著不動,但蔡啟海一說:「來,老師帶你出去走走。」他竟馬上站起來跟在後頭。蔡啟海笑著說,真的不必期待這些孩子會像其他小孩一樣,口頭說聲感謝或是在教師節寫張小卡片,對他而言,這樣的順從就是一種認同的方式,這些小小的行為舉止就已足夠表示謝意了。

腦麻患者施宏達作品「提線木偶」,認為障礙者不該被侷限住。 攝影/楊晏琳

 身體上的障礙以及心理因素導致他們不能、不知道如何表現自己的情緒,「藝術」便成為非常重要的管道,蔡啟海表示,常常陪同在旁的家長會去干涉孩子們的創作,他認為,藝術即是可貴在它的獨創性,身障者由於生理與心理受限影響其生活經驗,所創作的藝術自有其獨特性,若一直被干涉,得不到正面的回饋,也會打擊他們的信心,無法從中體會藝術的樂趣,也不能實行藝術治療的根本目的。曾參與過類似活動患有腦性麻痺的謝敏妤就說,雖然自己行動不便,但自接觸藝術育療後,便開啟她人生第二條道路,現在的她可以自行作畫,也有不少案子找上門,憑一己之力賺錢生活,而非僅是仰賴社會大眾幫忙,她非常引以為傲。

走出內心黑洞 藝術育療的影響

 所謂的藝術育療即是結合藝術、心理與醫療三個方向,將藝術心理治療與創作即治療的心理治療概念,推廣至精神醫療、心理成長、教育活動、創作成長等各領域,對身心障礙者來說,「藝術」,不僅僅只是字面上的創作形式,它同時包含治療層面,利用藝術的表達力與創造力,使人抒發負面情緒,進而達到療程作用,這也是協會自成立後所積極推廣的,當身障者對藝術產生興趣,加上有輔助工具以及旁人帶領協助,接觸意願便提高,有接觸便是前進的契機,讓他們理解事情並非不能做到,端看意願與否。蔡啟海強調,不是只有藝術家才能辦展覽,只要喜歡創作,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遑論這些身障者。

台北教育大學特教系副教授李淑玲分享藝術育療特色及推廣。 攝影/黃雅婷

 台北教育大學特教系副教授李淑玲舉了個例子,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患者看見色彩因自己的一個動作而有所改變,如此感官刺激便達到藝術治療的作用;除了醫學上的專業,心理層面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思緒進入到藝術當中,便會忘記身體上的殘缺,四肢不聽使喚不再是障礙,跳脫身障的框架,讓患者認知到自己與常人無異,對患者而言即為建立自信的開始,長此以往,便使他們對其生存價值能有積極性並達到自我肯定。除了致力於在台推廣藝術育療的發展,協會期望藉由身心障礙美學展覽讓大眾重視這些弱勢中的弱勢,並能實際支持身障藝術創作者,看見他們生命燦爛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