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足球怪象 外國球員竟過半數

記者 張剛瑋、李振均/台北報導

大專足球聯賽除了公開一級外,各校球隊幾乎都被外國人盤據,影響一般台生加入的意願。即使台生有意願加入,但受限於台灣足球風氣不盛,球技往往不如外籍球員,因而被埋沒、忽視,於是離隊形成惡性循環。

隨著國際化,越來越多台灣人藉由電視或網路觀看外國足球賽,讓台灣人對於這項全球最多人口從事的運動產生興趣。無奈於台灣運動風氣不盛,足球教育仍未深耕基層,導致一般人連足球的越位規則都不懂。印象中的體育課總是圍繞在籃球、排球、羽球、桌球等,並不包含足球,與外國學生對足球強烈的熱情、著迷對比大相逕庭。

北科大足球隊過半都是由黑人球員組成。 圖片提供/潘宏昱

近年來台灣小學、幼兒足球運動雖然興盛,但在升學主義的荼毒及家長諸多的限制之下,國、高中的球隊數量開始快速萎縮。到了大學,足球隊卻反常的大量增加,105 學年度有 56 校參與,63 隊的規模是歷年新高。甚至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公開一、公開二及一般組,並有升降級制度,可說是國內最龐大的足球賽事。

雖然規模堪稱台灣最大,實際上大專足球的假性繁榮是靠各大專院的外籍生支撐,經常出現整隊都是外國人的怪異現象,即使有亞洲面孔,也往往是港、澳、韓、日的球員,台生對於這個由外國人所組成的校隊認同、參與感極低,於是繼續各玩各的,形成外國人踢足球,台灣人玩籃球、棒球,互不交流的狀況。

潘宏昱(圖中紅衣者)是場上少數的台灣人之一。  圖片提供/潘宏昱

雖然不限制外籍球員的政策剝奪了台生上場的機會,但對於公開一級國手級別的球員的確產生刺激作用,入選過 U23 奧運隊的潘宏昱曾經打過公開一級和公開二級,他表示,雖然外籍生體力可能不如每天練球的科班學生充沛,但是一些技巧、組織的觀念的確值得台灣人學習。同時潘宏昱希望將公開二進小組賽複賽的球隊與公開一進行單淘汰賽制,增加比賽場數,讓板凳球員有更多上場機會,也增加輸球即淘汰的刺激感。

北科大足球過去曾是大專足球的強權,由陸志成教練帶隊經常奪冠。 攝影/張剛瑋

北科大曾經是大專足球的強權,靠著甘比亞的黑人球員經常奪得冠軍,但是隨著台甘斷交,球隊陷入了低潮,即使招收足球專長的學生,也無法扭轉頹勢。這些科班出身的球員面臨北科大繁重的工科課業,經常無法練球,同時北科大的球場也非標準 11 人制的大球場,足球跑位、戰術都無法演練。

北科大教練陸志成談起過去希望待在公開一級的願望,已經不再抱持希望。未來希望能招收對於足球運動有興趣的一般生,球員練球態度可能比較積極,畢竟是他主動想來踢的。陸志成肯定一般組禁止外國人參加的概念,但認為球隊數可能砍半。

台大足球隊教練楊裕隆,堅持重用本土球員,使足球在台大學生之間成為一種主流運動。攝影/李振均

對比一般學校都靠外籍球員,台大足球隊早就開始進行本土化,目前球隊三分之二都是台灣人組成,即使未來限制外援也不怕。台大足球隊在早年也是靠外籍球員拚天下,但是教練楊裕隆認為這對於足球發展不是長遠之計,開始招收一般生從零開始訓練,並保證大三、大四的出場機會,讓完全不會的球員有努力練球的動機。

以台生為主體的球隊也更團結、默契佳,球隊實力一點都不輸全外籍的球隊。台大足球隊 104 學年度取得一般組冠軍,105 學年度升上公開二也取得第四名的佳績。

在台灣許多人往往上了大學之後,才第一次接觸足球運動,卻因為大專足球聯賽不限制外籍球員,而讓這些原本有興趣的台灣學生被排擠,毫無成就感之下,最後只能放棄參加,實在可惜。這種反客為主的現象,對於台灣的足球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外籍生來來去去,幾乎不會對台灣足球有任何幫助。若台灣未來足球實力想更上一層樓,勢必要讓更多台灣人接觸足球運動,體會足球運動的魅力,這些足球的幼苗才有機會在未來成長茁壯。

台大足球隊即使不靠外籍生,去年仍勇奪一般組足球第一名。攝影/李振均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