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科學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記者 魏莉穎、李可心、蔡芃敏、胡皓宸、翁悅心/台北報導

你以為科學只能發生在學術殿堂嗎?科學家都該像愛因斯坦一樣頂著爆炸頭,探討繁雜的研究數據嗎?隨網路世代來臨,資訊傳遞快速,人人都可成為科學家,公民科學開啟科學的神祕之門,鼓勵群眾參與知識生產的過程,讓網路鄉民們也可以一邊湊熱鬧,一邊玩科學!

公民參與科學研究

公民科學乃結合公民與科學家的協力合作,在需要龐大資料採樣及分析的科學研究過程提高研究效率,並邀請公民參與科學研究產製的過程。不同於「公民記者」,公民科學家志在參與、了解,而非替科學發聲。

相較於傳統網路環境,社群軟體Facebook、Twitter、Flickr、Plurk、Foursquare等,內容不再只由少數人提供和維護,而是集合普羅大眾。使用者透過簡短的文字訊息,混合著照片、網址、地圖或地理座標,分享周遭所見所聞,猶如「人體偵測器」,不斷觀察環境變化且報導地方資訊。隨網路的普及而興盛,在科學家的規劃下,公民科學讓一般民眾有系統地參與研究、探索問題、發展科學技術、收集與分析資料等,並分享成果及其經驗。

歐美公民科學 教育意涵甚深

公民科學的興起,讓民眾有機會接觸主流媒體以外的資訊來源,而在歐美國家,公民科學除了富有教育意涵,更提升了研究採樣、分析的效率。近年歐洲的生物監測計畫,近86%由志工合力完成,估計每年約節省聘用專業人員費用及交通金錢與時間成本,400萬歐元。公民科學計畫已應用於天文學,如星系動物園(Galaxy Zoo)、衛星雲圖判讀的氣旋中心計畫(Cyclone Center Project)、環境監測及生物多樣性監測的奧杜邦鳥類學會。以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相關公民科學計畫為例,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林大利表示,英國之所以成為全球指標,因其賞鳥人口約占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且非政府組織的捐款經費充裕、設備完善。相較之下,目前台灣大部分公民科學計畫經費仍來自於政府。

另外,近十年南非認知到其野生動物對觀光產業的重要性,因此針對野生動物發展公民科學,目前已發展多達30項的監測野生動物數量和活動範圍公民科學計畫。由於發展良好,鄰近國家也紛紛加入計畫,將範圍擴展至非洲南部,透過公民科學所得到的數值,不僅讓非洲南部國家容易掌握觀光產業脈動,更提升其在聯合國會議上和歐美國家協談的地位。另方面,林大利指出,台灣擁有獨特的生態物種,也適合發展公民科學。

 

南非觀光仰賴野生動物資源,圖為克魯格國家公園水牛與觀光車輛。 攝影/李可心

媒體與科學

英國作家狄波頓曾寫過,一個國家除了檢視自身教育制度,更應注意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媒體替閱聽大眾「翻譯」複雜、專業的科學知識,因此閱聽者對於科學內容的理解也取決於媒體的「詮釋」。針對此現象,愛丁堡大學皇家學會院士,史提芬業里(Steven Yearley)博士認為,在資訊龐雜的時代,媒體所傳遞給閱聽者的資訊經常備受質疑。而公民科學存在的目的,既是邀請大眾親身參與科學研究的過程,更是讓研究受到更客觀地檢視。

「詮釋角度」並非唯一會影響科學資訊傳遞精確與否的因素,愛丁堡大學科學技術與創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尤吉尼雅羅德利格斯( Eugenia Rodrigues)博士認為,媒體報導的頻率及選擇的時間點,更深切的影響閱聽者對於科學資訊的觀感閱聽眾對於科學研究的信任度,常以媒體篩選出的訊息及其報導的時間點而有所誤差。這在2009年的氣候門事件中顯而易見,當時駭客入侵英國東安格里雅大學氣候研究小組的電郵系統,郵件內容中,多位知名氣象學家究誇大調查數據,以證明人為因素為全球暖化的導因。此一事件被媒體報導後,大幅降低民眾對科學家及其研究的信任,然而,隨之發生的自然災害事件,卻又在短時間內成為媒體的新焦點。當時主流媒體將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做連結,並以大篇幅佔盡各家媒體版面,徹底忽略對於「氣候門」事件的追蹤報導。在面對自然災害的事實時,氣候門的醜聞便被遺忘,而閱聽大眾則因為媒體「選擇」報導自災害與氣候變遷的內容,再度建立對於科學家的信心。

尤吉尼雅.羅德利格斯( Dr. Eugenia Rodrigues) 博士在世新大學分享歐美各個公民科學平台。攝影/公共事務處

媒體公民需並進

科普媒體在台灣的歷史逾40年,第一本科普雜誌「科學月刊」創立於1970年,現今除了書刊雜誌外,更有許多以科普為主軸的社群媒體,像是《泛科學》、《研之有物》和《科景SciScape》。主流媒體是大眾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但除了專門報導科學議題的媒體,主流媒體鮮少報導相關新聞,顯現台灣科學新聞的問題。

科學月刊是台灣第一本科普雜誌,內容涵括自然科學、應用科學與數學。  攝影/蔡芃敏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媒體要的只是快門的一瞬間。」中正大學教授黃俊儒長期關心科學傳播,他認為科學和媒體本質上的衝突在於:科學研究需長期觀察,而媒體和閱聽人卻無法耐心等待,科學家還未能給出解答,媒體和閱聽人就驟下斷語。對於近期的肉豬使用黑心疫苗導致產量減少的事件,黃俊儒說,閱聽人應該仔細釐清報道中的正誤,不應過度恐慌,應等待檢查結果出爐再下判斷。

除了本質上的衝突,新聞報導正確性也是問題,屏科大科普傳播學系副教授鄧宗聖表示,記者可能因不熟悉相關議題,再加上未經確切求證,導致烏龍報導。他提到,曾有媒體報導,鳳梨施打生長激素,可能導致食用的孩童性早熟,雖然隨即遭農委會駁斥,但不實報導既播出,恐影響鳳梨價格及果農收入。

黃俊儒也指出,國內新聞媒體泛政治化,優秀記者多跑政治新聞,「科技線」只是菜鳥記者的練兵場。記者多半缺乏科學背景,外加主流媒體幾乎少有科學版面,專業科學記者更遭忽視。反觀國外,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紐約時報都有科學專題,題材豐富,且都以中長篇報導為主。

理想科學新聞應在正確報導的基礎之上,以有趣、易懂的文字傳遞複雜的知識,讓閱聽眾對於科學效果、影響及限制進行全面的思考與再建構。此外,他強調理想的科學新聞須由具相關背景之記者撰寫,閱聽人也需要加強媒體素養和科學素養,有辨識真偽的能力。

首屈一指 亞洲公民科學興起

台灣從2009年開始,為亞洲第一個發展公民科學的國家。隨著社群網路和智慧行動裝置的普及,加快了公民科學活動的發起以及人才的招募,也讓攝影、定位等調查工作簡易許多。以目前發展情況而論,不管和全球或其他亞洲地區相比,我國毫不遜色,且發展面向多元,包括天文、氣象、生態學等。然而公民科學的龐大資料庫仰賴長期監測和普查,林大利指出,工作未滿十年,都算草創階段,難看出確實的結果。

而我國公民科學運用——路殺社,即是藉臉書社群軟體,吸引關心生態、意欲改善野生動物路死現象的人,為世界第一個運用社群媒體蒐集路死動物資料的團體,該社團致力於改善路死―― 推廣全民關心環境議題並加入科學研究的行列,鼓勵民眾參與環境學習活動,如協助撿拾和寄送路死標本提供典藏和研究。

臉書「路殺社」上可見社員將野生動物屍體照片上傳,供資料庫統計。 翻拍自「路殺社」網站/魏莉穎

公民參與 客觀專業遭質疑

公民參與雖大幅減少科學界投入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但不免造成資料的偏差和民眾對資料品質的質疑。英國衛報曾指出,參與公民新聞資料採集的參與者,本身是被動的科學「參與人」而非主動的科學「研究員」。若「參與人」對於議題有主觀認知時,所做的採樣也會有偏差,但當科學研究結果是仰賴科學家專業及民眾共同完成時,公民的參與在資料採集及分析上,極可能帶來許多不穩定的變數。要解決以上問題,需擴大搜集範圍,稀釋偏頗資料,並強化篩選機制,培訓志工調查能力,提升公民科學調查品質的同時,也考驗了政府對公民科學的重視。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