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公共藝術美感 在都市發酵

記者 蔡曉松、易俐廷/台北報導
捷運中山站旁,「白日夢」打造出夢幻氛圍,吸引民眾互動。 攝影/蔡曉松
捷運中山站旁,「白日夢」打造出夢幻氛圍,吸引民眾互動。 攝影/蔡曉松

休閒遊憩 棉花雲朵帶來造夢空間

平日午後,民眾聚集在台北市捷運中山站旁的公共空間,或站或坐、拍照留念。這裡不是風景名勝,卻讓不少市民、遊客慕名而來,全都因為在空地上盛開的白色雲朵。

雲朵造型的公共藝術作品「白日夢」,是「2016 年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劃」的一環,由法國藝術家團隊 Mickaël Martins Afonso 和 Caroline Escaffre-Faure 設計。兩位藝術家今年共同以「白日夢」,參加法國城市蒙佩利爾(Montpellier)藝術節,獲得評審大獎。棉花製成的雲朵裝置,旨在打造都市造夢空間,作品沒有設置與民眾隔開距離的欄杆,互動性高,非常便於親近。

在現場與雲朵拍照留念的民眾嚴小姐表示,「白日夢」是社交軟體上的熱門打卡景點,棉花製成雲朵看來相當夢幻,像這樣的作品在都市中普及,也可以在日常增加更多閒暇遊憩景點。另一位民眾陳小姐則認為,上次造訪「白日夢」,作品比較乾淨,這次卻發現棉花有點汙損,讓人失望,或許相關單位可以加強清潔維護。

無獨有偶,「白日夢」展出的初期,也傳出有兒童在互動過程中撕扯、破壞雲朵,讓主辦單位必須撤下作品、進行修復,引起社會大眾對公德心與公共藝術作品定位的討論。因此,我們不禁要問,究竟麼是公共藝術?公共藝術作品的設置要經過哪些過程?誰又該擔起維護作品的責任?

7
公共藝術的主題廣泛,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表達藝術想法的媒介。 攝影/蔡曉松

建立公共藝術 相關法源與建設流程

在台灣,狹義的公共藝術是指依據相關法律程序所設定的藝術品,此類藝術品必須設置在公共空間,表現方式則可以各異其趣。民國 81 年,台灣通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其中第九條指明,公有建築物與政府重大公共工程皆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建築物及環境。依據該項規定,公有建案的興建機關必須要考慮建案性質與該地區的地理背景,設計貼近在地文化、符合民眾期望的公共藝術作品。

之後,根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的規定,興建機關必須組成執行小組,提交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書,送交給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當審議通過,並經過雙方充分溝通討論後,再由興辦機關編列經費進行建設與相關事宜。

然而,也因為法條中要求所有公有建築物都必須參與公共藝術建設,負責興建公共藝術的興建機關,不一定熟悉藝術相關領域。因此,興建機關在經過公開招標之後,也可以委派有經驗的民間機構協助處理相關流程。蔚龍藝術公司總經理王玉齡表示,蔚龍藝術的重要業務之一,是協助公有機關建設公共藝術。

王玉齡表示,在經過分析和規劃之後,執行小組可以藉由《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第 17 條中的公開徵選、邀請比件、委託創作、以及指定價購等四種方式徵選藝術家。當審議機關通過計畫書之後,就以上述決定的方式進行創作。

蔚龍藝術公司總經理王玉齡長期經手公共藝術專案,深耕領域,有獨到見解。 攝影/蔡曉松
蔚龍藝術公司總經理王玉齡長期經手公共藝術專案,深耕領域,有獨到見解。 攝影/蔡曉松

靠「感受」散布力量 讓美感在都市發酵

公共藝術的公共性是大於藝術性的。──王玉齡

要瞭解公共藝術的意義,王玉齡先從歷史背景開始分析。在以往,藝術是菁英、上流社會的指標,富人可以藉由沙龍、資助藝術家來享受藝術美感,但藝術進入美術館後,開放一般民眾也能接近藝術品,藝術往更親近民眾的公共空間邁進。例如,法國是最早有公共藝術相關法規的國家,在 1957 年開始大量設置公共藝術品,王玉齡表示,其實是法國大革命的長遠影響,民主化讓一般民眾也能親近藝術。

論及公共藝術在公共性與藝術性之間的衡量,王玉齡認為,藝術家的創作意念固然重要,但公共藝術在公共空間展出,需要考慮民眾的感受。這對藝術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學習如何用作品與社會溝通、對話。

提及作品「白日夢」被民眾破壞一事,王玉齡同時也擔任「2016年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劃」策展人,「白日夢」正是她負責的案件。她認為,公共藝術的基礎建立在與民眾的互動關係,一件作品就像是地方上的公共設施,我們會希望民眾愛惜公共設施,但就像路燈、棧道會損壞,我們也不可能因此禁止民眾使用這些設施,不然就反過來否定了原先設立的目的。

改造社區 公共藝術培養區域文化

那我們該如何瞭解公共藝術對民眾的具體影響?王玉齡笑談,藝術的影響很難用具體數值衡量,更多時候會是一種潛移默化。民眾或許不需要真正理解藝術作品,但可以藉由「感受」,去完成與公共藝術的互動,一個國家的文化、美感訓練,常常是藉由民眾生活中被觸發的感受來達成。她寓意深遠的說,「有時候,就是那一、兩秒的片刻寧靜,體現了公共藝術的價值」。

此外,公共藝術的影響力,也確實在社區文化中發酵。王玉齡舉了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例子,南科藉由分階段的公共藝術計畫,讓員工、科技人才都出現了更強的認同感。科技業的工作性質較為枯燥,公共藝術的滋潤提升了南科的形象,也意外讓冰冷的科技園區多了「家」的感覺。從漠不關心到積極投入,現在,南科每年都會舉辦公共藝術節,員工攜家帶眷、踴躍參與,不但成為地方特色,甚至還得到「文化部公共藝術獎」的最高榮譽「卓越獎」。

劉柏村參與公共藝術,認為藝術家觀點應與地方文化融合。 攝影/易俐廷

鋼鐵再造神木 用藝術與地方對話

面對公共藝術在公共性和藝術性上面的衡量,曾經負責多項公共藝術創作,現任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的劉柏村分享了來自創作者的觀點。

藝術家個人的創作,都是遵照自己的研究去展現系統性的成果。然而,如果是進行公共藝術創作,則要考慮到設置場所的歷史、文化背景,如何巧妙地讓作品融入空間當中,產生出新的美學,是藝術家需要思考的問題。劉柏村強調,公共藝術設置在公共場合,與一般民眾有更強的互動性質。如果作品本身具有強烈的意識型態,反而會阻斷藝術與民眾對話的可能性。

提及創作公共藝術的個人經驗,他則回憶起民國 104 年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委託他進行創作的大地藝術季。在「穿梭神木之間」這項藝術品,劉柏村藉由當地著名的阿里山神木為發想主題,以 246 座鐵製神木排列成同心圓,讓民眾可以穿梭其中,感受土地的豐厚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復活了倒下的神木,將嘉義的地理背景、人文精神,於這件藝術品裡強化出來。」說起在地方建立美學氛圍的創作過程,劉柏村充滿熱情,侃侃而談。

此外,他也認為,因為公共藝術的互動性強,且會永久存放在設置現場,更需要注重定期維護與清理。劉柏村表示,以法國為例,他們有更健全的法規與制度,每兩年就會進行作品整修,他也期待台灣政府撥出更多的預算,協助整理、維護台灣的公共藝術作品。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專門委員周彥汝分享政府部門觀點,帶出藝術前景。 攝影/蔡曉松

公共藝術長期願景 教育推廣與型態多元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台灣的公共藝術進行維護?相關政府部門在這個領域上又有什麼願景?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專門委員周彥汝先針對維護的部分進行解釋:興建機關在跟藝術家簽約的時候,會連帶要求藝術家在期限內履行保固義務,而當年限超出保固期之後,維護作品的責任就會回到政府機關身上。

周彥汝表示,現在各縣市地方政府的文化局都會不定期進行稽核,檢查管理機關有無善待地方的公共藝術作品,如果管理機關消極不作為的話,可以懲處失職人員,確保維護工作妥善執行。

然而,管理工作確實是現在相關部門碰到的最大問題。許多作品因為年份、氣候,可能會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壞情況,譬如面臨颱風,許多暴露在外的公共藝術作品就有直接毀損的風險。至於,應該如何看待公共藝術的年久失修?周彥汝說,除了修復之外,也可能進行移置或拆除,一切還是會交由審議會進行個案裁決。

除了維護問題,周彥汝也進一步點出公共藝術推廣的重要。她說明,許多藝術家投注心力在創作上,卻沒有獲得民眾對映的回饋,政府現階段正努力舉辦推廣活動,藉由培訓和教育課程,讓民眾與相關工作人員都能更有參與感。例如,新北市政府就曾經推出公共藝術的相關 App,讓民眾可以輕鬆獲取作品導覽。

放眼未來,周彥汝認為關鍵在於轉型,以往公共藝術多以大型雕塑為主,現在則開始有更多不一樣的技藝出現在公共藝術的平台。例如,在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進行展覽的創作品「島嶼.四季」,就使用了原住民傳統染織技藝,讓民眾可以看見更豐富多彩的創作形式。她進一步表示,「公共藝術作品,現在也開始走向生態藝術、新媒體藝術等多元形式,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希望讓更多不同的藝術形式被看見。」

不同公共藝術作品會有不同的權責單位,對民眾來說可能不好分辨,民眾可以藉由市民專線,或電洽當地縣市政府文化局,尋求協助。

公共藝術作品「靈感湧現的時刻」,發想自阿基米德泡澡頓悟數學定理的故事,概念清晰可愛,為忙碌生活帶來片刻寧靜。 攝影/蔡曉松
公共藝術作品「靈感湧現的時刻」,發想自阿基米德泡澡頓悟數學定理的故事,概念清晰可愛,為忙碌生活帶來片刻寧靜。 攝影/蔡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