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教育翻轉破傳統 師生一起做中學

記者 莊詠豪、高子涵/台北報導

博嘉國小校慶於 1119 日熱鬧登場,進場活動大玩創意,吸引目光。表演結合特色課程,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設計發想及製作都由學生一手包辦,老師從旁協助完成,充分展現翻轉教育的成果。

博嘉國小校慶進場大玩創意,設計全由學生一手包辦。攝影/高子涵
博嘉國小校慶進場大玩創意,設計全由學生一手包辦。攝影/高子涵

 

學生多元接觸不同領域,展現自信練習成果。攝影/高子涵
學生多元接觸不同領域,展現自信練習成果。攝影/高子涵

翻轉教育成趨勢 以特色課程出發

隨著少子化問題日漸嚴重,學校招生不易,紛紛推出特色課程因應。台灣各縣市都出現提倡翻轉教育的各級學校使老師和學生的身分不再單是教育和學習的兩端,更多了雙向互動,讓彼此共同成長。

多元課程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老師從旁協助灌注心力。攝影/高子涵
多元課程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老師從旁協助灌注心力。攝影/高子涵

其中,文山區的博嘉國小,有別於傳統學校行政團隊、級任導師及科任老師獨立作業的運作模式,而是將課程跨領域整合,擴大為全校性成果展現博嘉國小教務主任黃冠達說明:「學校的特色要是校本的,也就是全校老師都知道,也都參與,這樣特色才會深根。」這也是課程設計時的主要核心價值,讓各領域的老師共同討論,不僅可以避免因人力調動而產生落差,更能落實校園發展特色。

透過跨領域課程整合,師生共同籌辦學校活動,展現學校特色。攝影/高子涵
透過跨領域課程整合,師生共同籌辦學校活動,展現學校特色。攝影/高子涵

除了校慶特色進場,每個學年第二學期末舉辦的「樟樹下的藝文饗宴」同樣展現了特殊的教育模式。活動中,各年級學生共同籌辦,並讓各領域老師從旁指導,學生從親自參與中,不但學習更多,還建立出學校的獨特傳統。

改良傳統教育 注重多元適性發展

學生全程參與活動討論,開心與家長分享設計成品。攝影/高子涵
學生全程參與活動討論,開心與家長分享設計成果。攝影/高子涵

我孩子回家那種感覺和要校慶前那種歡樂的氣氛,我覺得都跟我小時候的體會不一樣。」博嘉國小二年級學生家長顧景怡表示,從孩子身上能夠感受到的與過往傳統教育不同的累積,透過學校課程設計,讓孩子親自討論活動,提升參與度培養學生懂得主動思考各種情況的思維,及面對困難主動解決的能力。

改良傳統教育模式,提倡適性發展,展現學生多元特色。攝影/高子涵
改良傳統教育模式,提倡適性發展,展現學生多元特色。攝影/高子涵

除了博嘉國小之外,台灣許多學校也積極改良傳統教育方式,於課程安排上,增加自然生態的環境教育,籌辦大型活動,強調讓學生親自體驗;同時也改良教室舊式教材規劃,提升硬體設備應用方式,例如:改變黑板位置,增設展演空間等,提供孩子多元適性發展空間。

翻轉教育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家長樂見學生展現自信成果。攝影/高子涵
翻轉教育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家長樂見學生展現自信成果。攝影/高子涵

「翻轉教育」強調「做中學」的重要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各類不同領域活動,從討論到執行,體驗每個過程的樂趣,貫徹富蘭克林所說:「告訴我,我會遺忘教導我,我會記得讓我參與我就會學習」,將傳統教科書上的知識,轉為更多的實作機會,讓學生在過程中主動發想、練習溝通,培養全方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