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犯罪 學者憂引發社會恐慌 – 2168期

 上月28日內湖女童命案,引發社會大眾恐慌,類似「隨機殺人」事件出現次數頻繁,造成不少人不敢出門、失眠等症狀。

 諮商中心主任黃小玲表示,本身有精神疾病、脫離現實的妄想症狀、吸毒引發精神問題、反社會型人格都可能是造成犯人犯案的原因。

 黃小玲進一步說明,首先家庭教養、氣氛可能會導致人格偏差;其次在成長過程中,有挫敗經驗也可能會將原因歸咎社會,進而對社會不滿;最後犯人可能對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人不滿,找「代罪羔羊」宣洩。

 口語傳播學系二年級學生郭翰廷認為,媒體不該太過鉅細靡遺描述案件,網絡上的女童照片也不該被廣泛流傳,導致被害家屬的二次傷害。

 社會心理學系三年級林姓學生則表示,對於那些和社會疏遠脫節的人,我們應該要多關懷、以鼓勵代替冷嘲熱諷。

 黃小玲指出,犯罪的細節、手法和照片都不應描述過於詳細,也不應該英雄化犯罪人物,否則可能會引發模仿。她認為,多增加類似如何學習自我保護等正面新聞,將對社會更有幫助。

 事件發生後,有些人會出現失眠、恐懼,甚至替代性創傷症候群等症狀。黃小玲表示,心理師提供「安、靜、能、繫、望」的安心五步驟,能有效幫助大眾恢復正常生活。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