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翻轉教育  轉疏海為親海

記者 徐顥瑩、吳怡萱、呂怡潔/採訪報導

台灣是一個海島,本應親近海洋,但幾十年來的「疏海教育」,使得民眾對海敬而遠之,而社會上有許多團體期望可以改變台灣人的「疏海」轉變為「親海」。

消波塊、海洋與海上活動的人們。 攝影/呂怡潔

台灣四周環海,除了南投之外的縣市都與海相鄰,但台灣的人對海域卻是非常的陌生。政府往往以安全為由,選擇以最簡單的方式,也就是封閉海域,來阻擋危險的發生。

2012年淡水沙崙區四名國中生溺斃的事件為例,政府當下直接禁止人民靠近海域,將之封鎖,但這樣的阻擋和禁止,真的就能達到安全的最高原則嗎?

政府遷台初期,兩岸關係緊繃,因此限制人民海上活動,並將海域以消波塊阻擋;以前的孩子,總被教導說海是危險的,不要靠近,導致海洋就在身邊,但卻鮮少有人去親近它。海洋,成了一塊陌生且不可觸及的百慕達三角洲。但越危險的地方,卻有著神奇的吸引力,能夠防止悲劇發生的,正是教育。

蘇帆海洋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蘇達貞說:「海就是海,它不會讓你感動,而是你與海之間的互動,那才會打動你的心。」這份和海交流的感動,讓他致力翻轉台灣「疏海」的情況,提倡「認識海洋,進而親近海洋,最後愛上海洋」的親海教育。先了解海洋,降低對它的恐懼,再實際去親近它,用最真實的體驗,讓你喜愛並愛護海洋。

除了蘇達貞之外,近幾年政府也著手海洋教育的課程,將海洋知識納入於十二年國教之中,參考不同國家對於海洋教育的做法後,訂定一套屬於台灣的海洋教育課程。從社會、人文、自然、健康等不同領域下手,依照各科不同的性質,給予相對應的海洋知識,使學生全方位的認識海洋。

新北市野柳國小對此更是推行了獨木舟的相關課程,讓五、六年級的小朋友可以利用課堂時間,實際踏上海面,去感受它的魅力。教導主任黃式維表示,希望透過教學使學生知海親海,關心海洋環境議題,並實際獲得完整的水域運動能力。

野柳國小進行獨木舟教學。 照片提供/野柳國小

隨著海域的開放,加上對於海洋概念的改變,台灣從事海上運動的人數逐年增長,海泳、衝浪、划獨木舟等活動盛行,爭議也隨之而起。

海上運動影響到了漁民的定置魚場,影響其作業,導致漁民和獨木舟業者糾紛不斷,而台灣對於海洋的法令少之又少,沒有明文規定的結果,便影響了獨木舟於海上航行的權益,花蓮的崇德海灘也就是因此,獨木舟僅能於離岸50公尺內划行。

海洋並非歸誰所屬,而是大家共同擁有的。在夏威夷的海域上,同時有人釣魚、划獨木舟、海泳、衝浪等,一個區域可以同時進行好幾件事情,一起共享那個空間,沒有糾紛、爭議,只有每個人與海的交流和感動。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解說員譚凱聰表示,一片海上,找到不同的航道,其實彼此是互不影響的。台灣需更加嚴謹的訂定海洋使用及權益相關規範及法律,讓人民實行與海洋互動的權益,並共享這片廣闊的海洋。

獨木舟「划」破恐懼 擁抱海洋

「海有多漂亮,你必須到海上去欣賞它。」蘇達貞貫徹著他對親海教育的理念,推動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來認識海洋,親近海洋。2014年第二屆「不老水手 勇闖清水斷崖」就迎來了16位銀髮族,其中兩位高齡者甚至超過了80歲。

16位不老水手,有人不會游泳,有人懼怕海洋,更不乏被子女阻攔,還這麼危險,一個老人家又怎麼能去划獨木舟?但他們仍然敢於在自己的第二人生做出一些新的挑戰。

兩天的基礎訓練,這群看起需要被照顧的銀髮族,雖一次又一次被海浪沒過頭頂,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打翻他們的獨木舟,他們的體力不如年輕人,可能划幾下就需休息,對年輕人嘗試幾次便能掌握的翻船技術,他們需要花上幾倍的時間去練習。可是他們拋下對大海的恐懼,拋下年齡的束縛,成功划出外海。

16位總年齡1072歲的不老水手,12公里,歷經四個小時,成功划著獨木舟勇闖清水斷崖。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這片大家生長的土地,才開始改變了對於海的觀念,用實際的體驗了解海其實沒有那麼的危險。

「台灣對於獨木舟運動應該有一個更開放的態度。」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環境教育專員林東良說道,他認為獨木舟是一個非常好的親海活動,是一個全方位的海洋運動,想要體驗獨木舟,你需要了解海洋知識、了解海浪,會看到海洋不一樣的一面,也可以鍛煉到全身的協調性。

教練於下海前講解救生衣使用方法。 攝影/徐顥瑩

「危險跟安全其實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危險或安全。」蘇達貞對此深有感觸,如果了解海洋,就會知道海洋並沒有這麼危險。

夢想海洋生活工作室的負責人范祐齊表示,「在進行獨木舟運動前,都會進行海洋教育,並且進行海泳的體驗,在真正了解之後,才會真正開始獨木舟的挑戰。」所謂的冒險並不是毫無準備的孤勇,而是充分了解、充足準備之後的嘗試。

獨木舟不僅可以讓民眾們了解海洋、親近海洋,台灣獨木舟推廣協會孫崇實表示,「獨木舟還可以深入比較狹窄的海域,清理那些工作船清理不到的垃圾。」對於海洋的生態保護也有正面的意義。

蘇達貞表示,「台灣人就生活在海島,又怎麼能不熟悉海洋呢?」正是希望從海洋的角度來看我們所生長的這片土地,讓我們的下一代不再「恐海」,而是以充滿謙卑的心態去認識、親近、喜愛孕育這片土地的海洋。

塑膠汙染 海洋負擔大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但民眾似乎不懂得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資源,亂丟垃圾,而垃圾又沉積海底,導致海洋的汙染,也對魚群生物的生存造成傷害。

台灣的海岸是一條環島的公路,公路外面是懸崖或堤防,沿岸其實垃圾堆積最嚴重的地方,實際卻很難從岸上看見,獨木舟推廣協會理事長孫崇實表示,划船的人都知道海洋汙染很嚴重,他也舉例,透過獨木舟能到許多大船無法靠岸的小島上,親眼見證小島周遭布滿塑膠湯匙、杯子、寶特瓶垃圾的景象。唯有靠近海洋,對海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也最能接近環境最真實的那一面。

許多環保團體都會舉辦淨灘活動,除了撿垃圾還給海乾淨的環境,同時也希望能讓民眾思考海洋保育的行為及觀念。但海邊本來就應該有垃圾嗎?外帶、外賣等便利行為產生的塑膠垃圾都對環境造成負擔。

林東良表示,其實塑膠不會分解,只會裂解,慢慢變小,變成很多塑膠碎片,形成塑膠微粒,沉到海裡,被魚群吃進肚子,在生物體內體外產生環境賀爾蒙,而魚又被人類吃掉,這些環境賀爾蒙我們看不到,卻會慢慢影響我們身體的健康,形成一個生物鏈的循環,孫崇實質直言:「吃魚就是吃塑膠」。

幾百年前,人類能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現代人又為甚麼不能呢?從生活做出改變,少用塑膠製品,使用環保袋、環保餐具,減少垃圾量,保護自然賦予我們的環境。

台灣漫美的北海岸。 攝影/呂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