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環保公衛

生態保育體驗 成龍濕地躍身國際

記者 張綵茜、盧品安、王小萌/採訪報導

1986年韋恩颱風入境,雲林縣湖口鄉成龍村遭到海水淹沒。2005年農委會林務局提出「生態補貼」概念,並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利用國際藝術節吸引外地遊客駐足,喚起成龍村居民對濕地的保育意識。2022年更在村內建造了全台第一座與水共生的「高腳屋示範住宅」,成為西南沿海嚴重地層下陷的有效解方。

村民首次參與藝術節創作,作品名稱為「連結」,意指村民與濕地間的橋樑。攝影/盧品安

地層下陷 水淹良田

根據美國《地球物理研究快報》最新研究指出,地層下陷已成為全球沿海的共同困境,每年下陷速率超過一公分的城市高達三分之一,其中以亞洲占比最高,包含中國天津、上海;印尼的三寶瓏、雅加達;越南的胡志明、河內等地區,成為全球環境生態的重大危機。

我國西南沿海村落因長年發展養殖漁業,嚴重超抽地下水,經濟部水利署公開資料顯示,雲林縣目前顯著下陷面積502.7平方公里,是全台地層下陷面積最大的區域。

雲林西南沿海村落因長年發展養殖漁業,嚴重超抽地下水而下陷的四合院。攝影/盧品安

從水利署公開資料可發現,1986年韋恩颱風過境,導致雲林縣湖口鄉成龍村堤防潰決、海水倒灌,一夕間良田被淹沒,後來農地因長時間泡在海水中無法耕種,意外轉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的地方級濕地。在地生活六十多年,成龍社區發展協會顧問田日蒸回憶:「現在看起來是一大片海水濕地,以前老一輩的村民都是在這裡種稻米、甘蔗、花生的。」

田日蒸提到,原本的農田失去生產價值後,許多村民陸續搬走,直到2005年農委會林務局提出「生態休耕」補貼,承租地層下陷的農地,不僅降低農民無法耕作的經濟損失,也讓當地的生態可以持續演替、自然發展。

成龍社區發展協會顧問田日蒸回憶起當年韋恩颱風對成龍村造成的災害。攝影/盧品安

2009年,以「環境教育」為核心的觀樹基金會,受林務局委託執行「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觀樹基金會成龍濕地專案主任郭淑貞表示,除了提升社區居民的學習及參與,同時也透過手作市集、村落導覽和國際藝術節等活動,將成龍濕地打造成為雲林縣重要的生態景點。

觀察記錄 拉近距離

「濕地可以說是地球上生產力最豐富的生態系之一。」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專員李姮蒨表示,濕地具有生態防洪、淨化水質、孕育生命等功能,同時兼具物質循環的能力。例如氮循環、硫循環及碳循環等,只要做好水位調控、汙染防治,濕地會是水鳥及其他生物的良好棲所。

根據台灣濕地網資料指出,成龍溼地主要動物有黑面琵鷺、小燕鷗、黑嘴鷗、紅隼、彩鷸,其中包含稀有植物宜蘭莞草,是台灣生態珍貴寶地,需要民眾一同守護。

成龍溼地是台灣生態珍貴寶地。攝影/盧品安

成龍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荺紾提到,過去成龍村的長輩以安全考量為由,禁止孩童靠近濕地,直到2009年,觀樹教育基金會和成龍國小合作開辦「成龍濕地偵探社」、「候鳥季」等活動後,方使村民逐漸改觀。

活動初期如何讓村民產生興趣,成為觀樹基金會的一大難題。郭淑貞說:「鳥類觀察通常在早上進行,能更好的記錄生態狀況,但工作人員會刻意配合下午倒垃圾的時間,藉此提起村民的好奇心。」他表示,「高倍望遠鏡」成為拉近村民與濕地距離的重要橋樑,大幅增加活動的參與人數,開啟村民與濕地的互動與連結。

除了提升社區居民對濕地的環保意識,郭淑貞也期待成龍村透過生態濕地,成為西南沿海環境學習的場域及綠色旅遊景點。

「大家以為回收寶特瓶就是守護地球,但這只是環境保育中的冰山一角。」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中心研發長林惠真認為,台灣對「體驗教育」的重視度低,導致學生與生態環境的連結是薄弱、陌生的,他呼籲民眾應增進對島嶼及周遭環境的瞭解。

美觀也隔熱 高腳屋結合蚵殼牆 

從1992年至2016年,成龍村的地層下陷高度達70公分,以平均每年約3公分的速度下陷。在地導覽郭子媽(化名)提到,成龍村在海平面30公分處,而海平面漲潮最高時可達200公分,早年的舊三合院在漲潮時會被完全淹沒。由於現在地層下陷持續進行中,因此建築設計應考量往後30、50年仍不會淹水。

觀樹基金會培養成龍村導覽員,以此分享在地故事。攝影/盧品安

面對台灣西南海岸地層下陷問題,觀樹教育基金會選擇在成龍村建造全台第一座「高腳屋示範住宅」。觀樹基金會資料顯示,考慮到成龍村30年後可能下陷的尺度,因此將地面層提高360公分,並且不設置會妨礙水流的環保構造,即使地層下陷持續,三十年後高腳屋仍可使用,期待未來能成為西南沿海的建築範例。

郭子媽表示,雖然高腳屋外觀像是三層的樓房,但因地面層只有幾根用於抵抗水流的柱子,所以實際上只算兩層,房屋稅也只會計算兩層樓房的費用。

台灣每年所生產的牡蠣殼重量高達16萬公噸,過去民眾習慣丟棄大部分的牡蠣殘殼,此舉卻是環境汙染的殺手之一。郭子媽指出,成龍溼地的高腳屋,是將蚵殼回收再利用,製作成蚵殼牆,不只有美化作用,蚵殼的白色表面還能反射陽光,隔熱效果極佳。

郭子媽提到,目前高腳屋轉變為「蝦董ㄟ躼腳厝—成龍溼地說書館」,社區居民化身在地導遊,是成龍歷史及溼地生態的最佳說書人,帶領遊客瞭解成龍村的故事。

成龍村建造全台第一座「高腳屋示範住宅」以防範地層下陷。攝影/盧品安

環境藝術創作 營造社區共榮

2010年觀樹基金會在成龍社區協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郭淑貞表示,透過國外藝術家與招募志工駐村創作,結合成龍國小課程,可增加社區民眾參與並且改善濕地環境。

曾任國際藝術節志工的林佩甄表示,基金會在設定主題後,向全球開放徵件,吸引許多國內外藝術家前來參與,同時招募全台各地志工,協助藝術家們進行創作和輔助翻譯。期盼與外界合作,共同攜手完成這場藝術盛宴,讓成龍濕地的環境藝術躍上國際舞台。

2010年,觀樹基金會在成龍社區開始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吸引國內外藝術家。攝影/盧品安

「水核心」是由德國藝術家Roger Rigorth駐村創作的環境藝術作品,以竹子、麻繩和回收竹材做成的三座約五公尺高的水瓶造型竹編,爾後經歷兩次颱風侵襲,造成嚴重毀壞。林佩甄提及,藝術品損壞後在地居民自發性成立修復小組,希望完整的藝術品能保留在成龍村。

成龍村民在正中午時共同修繕藝術作品。攝影/盧品安

成龍村藝術空間不僅與國內外藝術家合作,更結合在地文化,成為台灣西南沿海的特色小鎮。林佩甄說明,2012年觀樹基金會與台南優雅農夫藝術團隊合作,利用廢校產生的閒置空間,打造的「成龍集會所」以海底小龍宮為創作意象,透過馬賽克拼貼佈置,結合兒童創作的在地風景畫作展示,體現成龍村的風格樣貌。

「成龍集會所」由台南藝術團隊打造,以海底小龍宮為創作意象。攝影/盧品安

國際環境藝術節促進地方觀光產業發展,同時也提升在地居民對社區的參與度。林惠真呼籲,成龍濕地的轉變是社區改造非常好的典範,增強大家對濕地和野生鳥類的保育意識,期盼未來能號召更多民眾共同參與。

 

延伸閱讀:

台灣濕地守護者 打造瀕危植物中途之家

落實濕地保育評鑑 守護候鳥避冬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