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新聞

手作步道 人與自然最美的對話

記者 司宜禾、賴怡君/採訪報導

順著小徑,跟隨「泰平共學村」志工們的腳步前進,走進串聯百年歷史的淡蘭山徑,透過參與手作步道製作,來一場人與自然最美的對話。

這裡是屬於淡蘭山徑的崩山坑古道,也將成為全台第一條完全手作的步道,透過手作的溫度與力量,繼續將泰平居民回憶與技藝傳承下去。

手作步道強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重視對生態環境的維護,並以使用者的角度,思索步道的設計與施作。攝影/司宜禾

串聯歷史 與自然共存

手作步道有別於一般水泥步道工程,是透過使用簡單工具、就地取材的手作工法,打造符合周遭自然環境及文史特色的步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表示,手作步道同時會連結到先民傳統,因為過去各地居民以當地素材作為製作步道的材料,使其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古道工法的背後更是與當地歷史脈絡密切相關。強調就地取材之餘,也將先民智慧與現代專業知識相互結合,並融合當地特色,打造出因地制宜的步道。

步道師朱泰樹表示,手作步道更能以使用者的角度思考,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步道,同時融入周遭環境,減少對生態的擾動,可隨時因應大自然的變化作調整,保有一定的穩定性,這是一般步道所沒有的特色。

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為志工們解說淡蘭古道手作步道的歷史背景與設計理念。攝影/司宜禾
步道師朱泰樹講解工具使用方法及步道施作方式。攝影/司宜禾

手作步道在台灣推廣已超過十年,截至目前,全台已有120條手作步道。手作步道有六大基本原則,分別是考慮環境生態、人文歷史、環境乘載量、就地取材、重視常態維護,最後則是強調公私協力,這也是最理想的社會情境。

徐銘謙表示,以民間社會角度看來,透過與各地社區大學、民間團體及志工團隊的合作來共同維護步道,並逐漸得到社區的認同,以強化與重建社會功能。台灣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將社會功能與國家制度連結起來,找到公、私部門之間的制度性合作,達到公私協力的理想情境。

小志工們以接力的方式,搬運製作步道所需要的石頭。攝影/司宜禾

向大自然學習 打造步道也打造「心靈秘境」

在手作過程中,志工透過與自然互動,得到心靈療癒的同時也在向大自然學習,將這份互助合作、利人利己的溫暖,化為步道永存於此。志工侯又慈表示,在步道製作過程中,不只是兒童,大人也學習到如何在不破壞自然環境下,保持土地原有面貌,與自然共生。

徐銘謙提到,手作步道強調動手參與,在環境教育與森林療癒的過程中,改變人與自然的關係,除了提升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也透過實作過程感受到對社會的貢獻而得到成就感。

手作步道施作情形。攝影/司宜禾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手作步道期望懷抱著對大自然的尊重,以實作行動保留自然與文化歷史,留下通往自然與人心的美麗秘境。

志工們在手作過程中,透過與自然互動而獲得心靈療癒的效果。攝影/司宜禾

 

延伸閱讀:

吊橋經濟拚觀光 「複製貼上」無新意

樟山寺步道安全存疑 大地處著手改善

明興里手作步道 引領民眾回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