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國際新聞為人詬病 專題節目苦撐推廣

記者 程于晏、鄭詠心、林庭羽、許珮姿、王芳瑋、李瑞瑾/台北報導

▲中天電視台攝影棚。電視台製播每天特定時段新聞多選用國內社會案件,國際新聞比例較少。
中天電視台攝影棚。電視台製播每天特定時段新聞多選用國內社會案件,國際新聞比例較少。攝影/鄭詠心

觀眾缺乏國際認知 新聞取材捨遠求近

台灣的國際新聞呈現形式可分為二種,一為每日早晨、午間及晚間等例行時段播報的國際新聞報導,其次是節目形式的專題報導。例行時段的國際新聞報導通常由國外媒體或通訊社提供的新聞素材編譯而成,屬於突發事件、即時新聞或當日發生重大事件的報導。國際新聞主播林佳璇表示,熱門時段播報的新聞中,十條新聞有八條是國內新聞,國際新聞則僅占二條。此類型新聞播報方式的重點在於使觀眾能即時知道事件與自己的切身相關性。

外界媒體及國內傳播學者評論台灣的新聞欠缺國際觀,僅有腥羶色內容與在地新聞;一般大眾則普遍認為台灣缺少國際新聞,而歸咎於新聞媒體取材狹隘偏頗,台灣的「國際新聞」似乎充斥的各種負面評價及批評聲浪。

實際上,台灣並不乏國際新聞節目,舉凡TVBSFocus 全球新聞》、中天《文茜世界周報》、公共電視《全球現場深度週報》、三立《消失的國界》等,皆為媒體人及專家學者有口皆碑的節目,因各節目的積極耕耘,有了穩定收視成長。

究竟是民眾對國際時事缺乏興趣、沒有習慣觀看國際新聞,以致收視率低、媒體不再播報;又或是台灣缺少國際新聞,以致觀眾缺乏國際觀?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指出,商業導向媒體預先假設觀眾對國際時事不感興趣,因深怕收視率低,而甚少製作國際新聞,卻反而造成觀眾對國際事務缺乏興趣,形成惡性循環。

▲電視台每天新聞以分鐘為單位計量收視率,也因此對電視媒體產生收視壓力。
電視台每天新聞以分鐘為單位計量收視率,也因此對電視媒體產生收視壓力。攝影/鄭詠心

由於國際議題的新聞通常需要大量背景知識解釋及歷史脈絡的陳述,TVBS國際新聞部大陸中心主任莊志偉指出,國際新聞常以專題的形式呈現。舉凡經濟、政治、財經、社會觀察、軍事與外交關係等等面向皆為製作題材,處理新聞時傾向於以微觀角度描述宏觀議題,使閱聽眾從較生活化的角度理解較艱澀難懂的內容。取材方面林佳璇也提到,近幾年電視台在幾位特定人物(如川普、金正恩、普丁及杜特蒂等)的言行舉止及相關事件題材選用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林佳璇補充,通常民眾不清楚遠在世界另一端的國家所發生的事件與自身的關聯,因其缺乏顯著的影響性及相關性。劉必榮加以說明,地理位置的遠近明顯影響觀眾欲對其他國家了解的興趣。相較於遠在東歐的匈牙利、以色列或戰事頻繁的敘利亞,台灣觀眾更寧願知曉日本、泰國、韓國等鄰近地區之時事。該現象導致電視台較不願耗資人力、物力,製作地理位置較遠國家的新聞。

▲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淺談台灣國際新聞現況及過去至今所觀察的演變。
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淺談台灣國際新聞現況及過去至今所觀察的演變。攝影/鄭詠心

培養民眾知識背景 啟蒙狹隘國際視野

針對台灣民眾不常關心國際新聞,林佳璇指出,這與長久以來觀眾接受的教育相關,學生在國中、小時期較晚接觸到世界地理、世界歷史等學科,對台灣與世界的連結並不深刻,因此僅關心與自己最相近、貼切的新聞。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授彭懷恩認為,對台灣絕大多數的人而言,因所受的教育並未培養足夠知識,更無法深入了解新聞事件的背景。因此在國際新聞的處理上,常會用「等於幾座大安森林公園」、「人口為台灣的幾倍」等來做比較,加強與閱聽眾自身經驗的連結。

▲中天電視台製播新聞節目之攝影棚。
中天電視台製播新聞節目之攝影棚。攝影/鄭詠心

欲改善觀眾和媒體的狹隘視野及收視習慣,首要之務為培養閱聽眾之國際觀。劉必榮強調,要使觀眾擁有國際觀,讓閱聽眾有渴望知道國際時事的動機,才能使國際新聞報導的收視度提高。

劉必榮分享,TVBS製播的《Focus全球新聞》會找學者講述國際事實,有很多難得的國際新聞報導,《Focus 全球新聞》製作人林嘉娟指出,希望藉由專家學者講述較為艱深、難以畫面呈現的政經議題,讓閱聽眾能更快釐清新聞事件以及其重要性。彭懷恩則推薦《民視全球新聞》與文字報導為主的《中央社》網路新聞,並認為在眾多國際新聞中,國際政治動態變化與台灣息息相關,是台灣生存發展重要的脈絡之一,再者是國際經濟變化。但由於這些新聞往往牽涉到複雜的政治經濟關係,所以單看一個新聞事件很難了解事情全貌,閱聽眾在閱讀此類新聞時,同時需要了解其國家背後的歷史。

「我把推廣國際新聞當成是啟蒙運動。」劉必榮說,製作國際新聞始終是孤獨的道路,電視節目必須承擔收視率的壓力,然而他認為,「讀者的習慣可以被改變。」若電視新聞內容過於淺薄,閱聽眾能夠吸收的內涵即無法變深,彭懷恩也提及,一般不常接觸國際新聞的閱聽眾,很難了解其他國家的背景與社會結構,以致於對國際新聞越不感興趣。

新聞專題應重教育 建立正確世界認知

林佳璇表示,其實現今台灣的國際新聞已經進步很多,製作越來越符合觀眾的口味,收視率也不斷提高,不過也指出台灣國際新聞仍然有諸多問題,其中新聞內容「極端化」最為顯著。若將周末的國際專題新聞安排在每天的整點新聞時段播報,因為新聞內容深奧,一般民眾接受度降低,則間接影響收視率,因此只能播報無關緊要的國際新聞,而這也製造了另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林佳璇提出「深題材簡單化」,為未來國際新聞需要努力的地方。

▲新聞台國際新聞組工作概況。工作人員除編譯外電,亦須彙整資料,最終以最易理解的表達方式呈現於電視。
編輯台工作概況。工作人員除編譯外電,亦須彙整資料,最終以最易理解的表達方式呈現於電視。攝影/鄭詠心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人人都能扮演公民記者報導現場即時新聞,然而國際新聞難以立即報導,彭懷恩對此表示,國際新聞除了要報導事實,更重要的是分析評論。而與台灣周邊有關聯,並擁有全球大趨勢的新聞,是劉必榮錄製廣播時首先選擇報導的新聞,他堅持傳達給閱聽眾應知的國際新聞,也會持續追蹤有延續性的新聞,他說,就算知道該取材何種新聞,也必須能引起閱聽眾的興趣,畢竟台灣商業媒體有收視率的壓力,不能天天炒舊聞。

林嘉娟分享,《Focus全球新聞》節目製播初期並不被網友看好,但是也因一直以來堅持選擇具有一定知識量及深度的新聞,讓收視率有穩定的成長,除了具重要性、擴及範圍大、影響程度深的外交局勢、政治、經濟等議題之外,亦有不少科技、新創、社會文化等類型的新聞報導,盼能作為個人成長或社會發展的借鏡。

莊志偉舉例,台灣民眾在看對岸新聞時可說是盲人摸象,看到上海、北京的發展,就認為中國非常先進、富裕;而看到西雙版納時,就認為中國經濟落後,但這其實都只是一部分,而透過新聞節目之整理,能幫助觀眾更深入的了解、貼近真實。林嘉娟也提到,很多從前被認為落後的非洲國家,現在其實都已有逐步的成長,並非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貧窮落後,收看國際新聞能幫助閱聽人跳脫原本較狹隘的國際觀,瞭解更全面的世界。

劉必榮認為「觀眾是可以被教育的」,媒體的功能就在於除了讓觀眾知道事件之外,也必須培養閱聽眾能有觀點。製作有厚度的新聞,除了報導事件之外,也可以連結至相關的文化背景,使閱聽眾對該國產生連結、豐富國際觀,重要的是除了了解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也必須發展出自身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