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三年 共融式遊樂場供不應求
台北市自2016年開始設立共融式遊樂場,聯合各政府機關打造多元遊戲空間,讓身心障礙孩童跨越肢體限制,和一般孩童一起遊戲。然而,因推行時間不長,法律規範上仍不成熟,如何打造出安全又有趣的遊戲空間,政府與民間還須相互溝通。
台北市自2016年開始設立共融式遊樂場,聯合各政府機關打造多元遊戲空間,讓身心障礙孩童跨越肢體限制,和一般孩童一起遊戲。然而,因推行時間不長,法律規範上仍不成熟,如何打造出安全又有趣的遊戲空間,政府與民間還須相互溝通。
近期傳出多起因吸食電子煙,而導致身體不適的案例,與青少年濫用的情況,引起大眾對電子煙的關注。2018年國健署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國、高中生吸食電子煙比率為1.9%及3.4%,遠大於成人0.6%吸食率,造成許多爭議。
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人手一機已成為家常便飯,但隨之衍生出的問題,卻常常被人們忽視,究竟資訊科技的時代會帶來哪些焦慮的症狀及該如何自救,成為現代社會共同的課題。
各國對毒品犯罪相關態度不一,針對毒品施用者,部分國家朝「除罪化」方向發展,而部分國家對毒品犯罪則呈較為嚴厲的態度。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對於「人權」的追求,仍是世界大多數法治國家主要且重要的目標。
毒品防制議題,從台灣到亞洲乃至全世界,皆被列為重要議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毒品施用的最小年齡持續下探,同時施用毒品人口數逐年增加,當中青少年族群的佔比不斷上升,而現下正值「醫療前置化」浪潮之際,肩負重任的醫療體系該如何將此政策落實到工作內容中,值得一探究竟。
台灣社會當今面臨的毒品問題日趨嚴重,放眼世界各國,新興毒品的氾濫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現象。截至2018年12月,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共接收到888種新興精神活性物質的報告,由世界各地119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實驗室以及合作組織所提供。針對這些新興毒品的危害,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楊振昌提出了一些分析。
青少年犯罪問題如何杜絕?毒品問題成為犯罪問題的根源,教育現場與家長都應站立在最前線,成為挽救青少年的第一防線,不過,教育現場的無助與家長護子心切的兩難,卻又成為日後司法單位執法上的難題,從實務面來看,到底面臨哪些問題,引發青少年毒品案件無法遏止的困境?
青少年施用毒品的案件時有耳聞,且首次施用毒品的年齡層也逐年下降,根據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報告指出,首次施用毒品年齡下降至12.5歲,針對此一現象,「如何避免毒品黑手深入校園」成為各級學制校方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議題。
台灣的司法單位強力緝拿毒品,不過當毒品的黑手伸進校園後,又該如何處置?台北市教育局軍訓室校安股賴教官認為,雖然教育單位與緝毒單位目標都是希望毒品遠離校園,但光是因兩者位處的立場不同,處理青少年涉毒事件的態度就截然不同。
回看校園毒品議題,根據教育部、衛福部等通報、統計數字來看,校園毒品犯罪情況呈現什麼樣的情況?疑犯人數、真正施用毒品的人數有多少?國小一路到大專院校,哪一個學制施用毒品人數最多?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上述情況發生?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執行情形報告」,107年18歲以下遭警方通報「學生疑似涉嫌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偏差行為通知書」人數較106年減少463人,(37.1%);儘管人數相對去年而言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這僅僅只是針對「在學」學生,「未在學」學生的比例仍然高達六成五。
為反毒教育努力、幫助吸毒者戒毒癮、輔導曾經吸毒者回歸社會,他們是社會上的民間團體「趕路的雁全人關懷協會」以及「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目前正在為打造一個無毒家園而努力。
隨著「新世代反毒策略」上路後,各部門也積極扮演好各自在環節裡所扮演的角色,以衛福部來說,衛福部最主要的工作大體來說可包含前、後端的工作。在前端,加強管控藥品的流入與成分;在後端,則希望能夠更正大眾對於吸毒者是「犯罪者」的認知,同時也致力於提升戒癮治療的涵蓋率、戒癮治療的專業人員培訓與預防工作。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