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學無止境 地磨兒部落文化綿延
小學生坐在耆老家門口,聆聽眼前被寫進課本的故事主角分享。漫遊巷弄,火光照耀轉動著琉璃珠的婦女,後頭隱約傳來青年吟唱的排灣古調。這是屏東縣地磨兒(Timur)部落的日常,現下排灣族文化傳承的其中一面。
小學生坐在耆老家門口,聆聽眼前被寫進課本的故事主角分享。漫遊巷弄,火光照耀轉動著琉璃珠的婦女,後頭隱約傳來青年吟唱的排灣古調。這是屏東縣地磨兒(Timur)部落的日常,現下排灣族文化傳承的其中一面。
台灣目前的原住民族群,總共被劃分為十六族,每一個族群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其中的魯凱族雖然同樣都被歸類為魯凱族群,卻分別有著三種不同的原住民語言,其中茂林部落屬三個部落中人數最多的部落,卻不被其他地區的魯凱族所重視,因為語言差異,甚至被冠上「假假的魯凱族」的稱號,於是為了自身的權益,和維護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他們決定發起正名運動脫離魯凱族,成為「得樂日卡族」。
茂林部落正名運動現處在蒐集佐證資料及統一意見的階段,部落內部仍未達成共識。支持正名的一方認為部落間差異太大,因此有必要爭取成為獨立族群;反對派認為,三個部落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是不容忽視的。
「假假的魯凱族」是誰?地處茂林區的魯凱族,由於與其他地區的魯凱族在語言與文化差異很大,甚至被說是「假魯凱族」。為了建立族群主體性,近幾年來,部落裡開始有了想要正名的聲音,並希望找回最初的文化。
你可能在電視上看過非洲的動物遷徙,但你知道嗎,台灣紫斑蝶每年冬天也會大舉南下遷徙避冬!台灣橫跨熱帶與副熱帶地區,是紫斑蝶分布的最北端國家,使得紫斑蝶具有遷徙的習性,每年的11月,東北季風來襲時,紫斑蝶便會開始順著北風向南遷徙,一路遷徙至北回歸線以南500公尺以下的山區,以赤竹林及咬人狗等陽性物種分布的乾燥地帶最為典型。
在新北市原住民族合唱團裡,原住民族學員不只演唱自己部落的傳統歌謠,也能學習到其他部落古調,非原住民族的學員更是透過音樂與舞蹈認識另一個新的文化。
近年來,部落文化失傳,原住民年輕人不再學習母語,為保護原住民文化,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國小開始提倡文化教育,以實作為導向配合母語,讓孩子們從小學習部落文化。
隆恩埔國宅的一樓空地,唯一光源是隔著玻璃的走廊燈光,不算大的空間容納十幾位青少年,聽拳擊教練陳哲宇的口令,揮動有力的臂膀,練習拳法——他們是由陳哲宇帶領的「熱原拳擊隊」,隊伍名稱有「熱血原住民」的意涵。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公民論壇於11月13日舉辦「找回自己的母語」公民論壇,邀請新住民二代、學者代表等,針對108課綱將七國東南亞語言列入國小必選及國高中選修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今年上路的108課綱,將七國東南亞語言納入國小語文領域必選修課程,面對政策面與執行面的差異問題,世新大學小世界公民論壇將於11月13日邀請桃園市東安國小校長黃木姻,同時也是新住民語文課綱委員及新住民語文教材編審委員,以教育現場狀況的視角加入推動政策的願景,談論東南亞語言選修課程長遠發展的方式。
108學年起,教育部為加強新住民子女之母語教育,讓小學生可從七國新住民語或本土語言擇一必修。對此,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將於11月13日舉辦「找回自己的母語」公民論壇,邀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張芳全到校與談。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將於11月13日舉辦「尋找自己的母語」公民論壇,將邀請東南亞裔新住民第二代何景榮作為與談人,一起討論對2019新課綱新住民語文課程修改的看法。
颱風季一到,不難見到網路及電視媒體使用較誇大的用詞提供氣象資訊,例如「恐是今年最強颱」、「恐增強為超級颱風」等。然而,這些被媒體過度渲染的氣象新聞,真的可信嗎?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