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濕地保育評鑑 守護候鳥避冬棲地
近期台灣國土計畫舉辦的公聽會引來大批環保團體反彈,他們認為計畫內容大多含糊不清、不夠嚴謹,其中還提及可針對海岸及濕地的「明智利用」,使環團擔心會讓地方的不當開發有縫隙可鑽,要求政府重新審視計畫內容。
近期台灣國土計畫舉辦的公聽會引來大批環保團體反彈,他們認為計畫內容大多含糊不清、不夠嚴謹,其中還提及可針對海岸及濕地的「明智利用」,使環團擔心會讓地方的不當開發有縫隙可鑽,要求政府重新審視計畫內容。
景美溪道南河濱公園一路到政大指南溪畔一直是許多鳥友賞鳥的好去處,文山區地理環境上有溪、有平原、有小山,每年吸引許多冬候鳥在此棲息,跟著台北野鳥學會志工,一同找尋景美溪的冬候鳥。
冬候鳥的季節來臨,探索景美河提及政大校園的鳥類,了解候鳥的種類跟習性並學著如何保護大自然的生態,讓環境不受破壞下欣賞鳥類之美。
隨著冬季腳步漸近,近日文山區道南河濱公園出現候鳥,鳥兒們可愛的身影吸引不少鳥類愛好者前往。 近年來受到全球暖化 […]
記者 陳明遠、蔡捷伃、辛恩/採訪報導 桃園埤塘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早期為先民灌溉開墾用,後期因應工業發展,變成學 […]
彰化海岸濕地(以下簡稱海岸濕地)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在2009年更被內政部營建署評選為國際級海岸濕地,2015年⟪濕地保育法⟫通過後,該法確定了台灣濕地保育的規範與精神,然而本該受到該法保護的海岸濕地,卻先後遇上石化開發案與綠電業者進駐,導致這塊土地「重要濕地」的法定身分至今懸而未決,。在沒有相關法規的保障下,海岸溼地的生態與周遭居民的生活受風機影響甚遠,相關學者與立委皆呼籲,應暫緩該地的綠能開發計劃,重新評估當地的狀況,為生態與綠能開發找出雙贏方案。
「那是一隻黑面琵鷺幼鳥,半埋在魚塭旁的泥濘裡,身上爬滿蒼蠅,眼睛早已失去應有的光澤,我們判斷牠已死亡。當我們在聯絡送驗時,捧在手上的牠卻微弱地顫抖了兩下,『牠還活著!』我們又驚又喜地尖叫。」
台灣「天日曬鹽」產業起源於1665年,至2001年所有鹽廠停曬,有300多年歷史。而今隨著科技發展,已由機器取代人工曬鹽,僅剩位於台南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完整保留天日曬鹽產業與文化。今年87歲的涂丁信,年輕時曾任鹽工、製鹽技術員,退休後仍回到鹽田擔任顧問,已在台灣鹽業服務超過一甲子,期盼將曬鹽技藝傳承下去。
1986年韋恩颱風入境,雲林縣湖口鄉成龍村遭到海水淹沒。2005年農委會林務局提出「生態補貼」概念,並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利用國際藝術節吸引外地遊客駐足,更在村內建造了全台第一座與水共生的「高腳屋示範住宅」,成為西南沿海嚴重地層下陷的有效解方。
台灣缺蛋危機持續延燒,氣候變化及病毒性疾病的侵襲使蛋雞大量銳減、雞蛋產業鏈供不應求,各大超市、餐廳業者也深受波及,民眾有錢也買不到雞蛋,蛋荒問題十分嚴重。
台灣被國際鳥友譽為「賞鳥天堂」,掀起一波拍鳥潮,然而拍鳥浪潮延伸而來的卻是一場鳥類的生態浩劫,不法業者透過走私或盜捕鳥類等手段,並架設拍攝場域來賺取暴利,欣賞鳥兒的同時也別忘了尊重生命,打造友善賞鳥環境是我們需共同學習的課題。
小燕鷗是我國海洋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根據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2016年發布的台灣鳥類紅皮書名錄,小燕鷗被列為國家接近受脅(NNT)類別,正面臨棲地被破壞的生存困境。
許多民眾搶在春天出遊,在萬華的華江橋邊,多樣的候鳥吸引愛鳥人士駐足。然而,近日全台各地傳出禽流感疫情,疾管署也發出警訊,提醒民眾出遊時不要觸碰禽鳥,才能有效預防新型A型流感。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