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魅力!青年返鄉 建構鹿仔港新文化

羅大佑膾炙人口的《鹿港小鎮》講述著「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鹿港,鹿港在清朝時期因商業的發展而繁榮,經過了時代的變遷,也正面臨人口外移、老齡化的困境。一群在外遊子秉持著對於家鄉的熱愛與執著,在回到鹿港後,在各自的領域以一場藝術節、一杯精釀啤酒、一株秧苗,建構出屬於這個世代的鹿港新文化。

餐茶文化 侍茶師獨領風騷

侍茶師的概念引自西方,國外的侍茶師就是由侍酒師的概念變換而來,西方的侍茶師會建議如何搭配西方的餐茶,但在東方的飲食習慣中,侍茶的概念就非常模糊,除了想要系統性發展東方專屬的侍茶之外,池宗憲也希望透過這個新職業的人才訓練,把台灣茶潛移默化到餐桌上。

是工廠也是家 塭仔圳孕育黑手文化

位在新北市新莊與泰山區交界的塭仔圳,是新北市政府近年來積極開發轉型的地區,塭仔圳重劃案第一區將規畫成「塭仔新都心」,作為商業及居住用地。早期城市土地供不應求,廠家選擇來塭仔圳落地深耕,如今工廠林立,但重劃區開發案後,當地成立塭仔圳反迫遷連線,為保存在地價值,號召凝聚群眾力量,推廣黑手文化並表達訴求。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