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延燒 施打疫苗為優先要務
自新冠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為降低死亡率及重症率,接種疫苗成為目前最迫切的事。而今年九月初,新北市某幼兒園爆發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案例,讓兒童新冠疫苗的研發,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自新冠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為降低死亡率及重症率,接種疫苗成為目前最迫切的事。而今年九月初,新北市某幼兒園爆發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案例,讓兒童新冠疫苗的研發,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環保月亮杯在十九世紀被開發,並於三十年前在國外販售,但在台灣直到2017年才合法上路,至今使用月亮杯的台灣女性不到百分之五,對侵入性且可重複使用的生理用品感到恐懼及不習慣,使用一次性衛生棉仍為主流生理用品。
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Covid-19)席捲全球,台灣在2020年1月28日出現第一例本土感染案例。4月1日,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室內必須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或是配戴口罩」。受疫情影響,我國餐飲產業在2020年受到重挫,從2月份開始呈現「雪崩式下跌」,較去年同期蒸發122億元產值。因各國邊境管制政策,其中受損最嚴重的,便是以服務觀光客為主的餐飲商圈。
水,貴為人體生存必須之首。都說自來水不能生飲,但經過淨水廠出廠後到各家業者處理,販售到超市上的瓶裝水百百種,有純淨水、礦泉水、竹炭水,甚至標榜對人體有益處的鹼性水和奈米水。到底都是用什麼標準加工出廠,各家飲用水又是否有達政府合格之標準呢?
每當春夏交際之時油桐花在嘉義以北的丘陵地開得茂盛,提到油桐不少人直覺聯想便是與客家精神有關,而今年桃園楊梅的不臨山客家聚落之一員本社區是如何發展出一個沒有桐花的桐花祭,打造出一個具有客家精神與傳承的祭典。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隨即提升防疫等級,應對疫情新變化。而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運動場域,為了防堵疫情擴散,也陸續祭出防疫新措施,這也讓「在家運動」取代外出運動的人潮,成為新趨勢。
台北捷運為許多通勤族日常賴以為生的大眾運輸工具,根據台北捷運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每日運量平均210萬人次,從疫情爆發至今,台北捷運為了讓通勤的民眾能夠安心搭乘,也採取許多防疫措施,從日常的清潔工作到例行的消毒措施一點也不馬虎。
戴口罩已成為你我生活中的習慣,但出門在外一整天,總會有拿下口罩的時候,隨意放置口罩很有可能讓其沾染其他物品並孳生更多的細菌,資深護理師提醒,其實只要簡單的幾個小動作,就能確保口罩的使用衛生。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過一年下,出門配戴口罩已經成為全民共識,然而,卻開始出現口罩隨地丟棄的現象。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教授莊凱任表示,口罩的材質難以回收,隨地亂丟不僅會造成環境威脅,也會破壞市容。在今(2021)年口罩亂丟的現象略有緩解,隨之也產生「正確丟棄口罩」的新觀念,「先折後丟」不僅能避免碰到口罩外層的病菌,也能保護環境清潔。
囤物症於2013年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被列為強迫症的一種,囤物症的治療方法通常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囤物者認為丟棄物品會造成不好的後果,利用治療的過程,改善患者的想法,使囤物者喚起他們的病識感。
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逐漸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預期65歲以上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總人口20%,因為失能而需要照顧的人口更可能在2026年突破100萬人。因為失能而需要照顧的人,除了上下樓梯外,最困難的就是「洗澡」,其中約45%的人在洗澡方面有困難。然而,到宅沐浴車團隊,不僅能夠幫失能者洗去身上的髒汙,更可以減輕照護者不少的負擔。
行政院農委會畜試所推動智慧農業4.0計畫,為解決農業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政府於2019年引進擠乳機器人,此科技概括酪農的工作,減緩勞動力匱乏的困境,除了提升效率及產量,也保障乳牛的權益。
兒童新樂園帶給孩童的歡樂的背後,除了有服務人員替大家量體溫、檢查口罩,為遊客安全把關,還有每天進行繁雜檢測的技師,他們的辛苦更是不為人知,默默的扛起了甜蜜的負擔。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