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使用導致親子衝突 專家籲:及時溝通
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攀升,手機不只是大人才能擁有的隨身物品,許多家庭都曾因手機使用發生衝突,心理師呼籲及時的溝通才能有效化解家庭矛盾。該如何在規範與適性發展中取得平衡,對網路世代的家長將是一大考驗。
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攀升,手機不只是大人才能擁有的隨身物品,許多家庭都曾因手機使用發生衝突,心理師呼籲及時的溝通才能有效化解家庭矛盾。該如何在規範與適性發展中取得平衡,對網路世代的家長將是一大考驗。
台北市政府將「自行車實名自主登錄系統」功能,也新增至手機軟體「台北通APP」,因此台北市民眾可以進行自行車實名制登錄,警方可以幫忙找回愛車。台北通APP全民皆可下載,目前相關服務僅限台北市管轄範圍內。
隨新冠疫情蔓延,雖對企業營運造成重大變革,卻也展露許多商機。而今年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中,加盟業者更是抓準人工智慧科技新商機,推出雲端智能出勤系統、智慧販賣機,成展中一大亮點,也顯現人工智能對後疫情時代的重要性。
教育部推動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計畫,補助各學校領養流浪動物或成立動保相關社團,希望能透過學生與流浪動物的相處,讓學生懂得關懷生命的概念,同時也幫助流浪犬,讓浪浪們得到更多人的愛。
傳統小便斗平均每次沖水量為3公升,長期使用下來將消耗非常多水資源。近年有業者開發出免沖水的環保小便斗,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快時尚」主要指涉因大眾追求流行,不斷推出新款平價服飾的商業模式。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今人們選擇服裝已跳脫基本需求,趨向追求美觀或潮流。快時尚崛起雖快速且便利滿足消費者需求,然其製造過程卻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近年,台灣部分服飾品牌開始思考朝向永續的概念,期能降低快時尚所帶來的污染和負面效應。
自2018年行政院喊出「行動支付元年」的口號,力拼2025年達到90%的普及率,至今歷時三年,在小商家推行依舊困難,試圖藉由疫情作為數位轉型的催化劑,顯然效果不彰。
隨著重啟核四及三接遷移公投案未通過,缺電問題再次備受討論。面對電力缺口及經濟部預訂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達20%目標,尚未發展成熟的地熱能否解決台灣能源問題?
獨處不只是一種環境,更是一種心境上的感受,在面對獨處時,往往情緒都會感到莫名低落,而在隔離期間輕生的案例並不少見,如何警覺自己的心理健康,成為疫情下的重要課題。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台灣每年約有3000名未成年少女懷孕,伴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小媽媽相關議題已能獲得重視,包括政府部門、民間組織,以及校園環境,皆積極設法提供協助。
法國參議院於今年通過《廣泛動物權利法案》自2024年起禁止寵物店在櫥窗展出和販賣貓狗。除了法國,美國加州、馬里蘭州亦禁止寵物店販賣非獲救動物;英國則通過《露西法案》,業者禁止販售未滿八週大的年幼貓狗;而德國《養狗法》甚至明定須繳納「養狗稅」,足見世界各國對動物福利始終有所關注。
台灣人口呈現少子與高齡化,部分民眾選擇飼養「毛小孩」陪伴自己。隨著醫療與照護系統進步,貓狗平均壽命逐漸增長,邁向高齡化。對此民間與政府都提出相關長照措施,保障毛小孩的下半輩子。
2020年Podcast再度在台灣興起,吸引更多的收聽眾和創作者,商業模式也隨之發展。《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主持人楊士範表示,主持人口播的非侵入式廣告形式、優於傳統廣播的高度自主性等,皆為Podcast產業的發展潛力。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