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量血壓可以盡早發現自己有沒有心血管疾病。攝影/鄧健文
運動

運動人口低掀隱憂 健康意識逐漸抬頭

記者 高偉倫、鄧健文、簡佩儀/採訪報導

據體育署106年運動城市調查,逾三成國民處於運動量不足的狀態,然而運動不但可以強健體魄、預防身體上的疾病、控制個人體重外,也可以降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數值,讓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降低,所以提倡國人運動,改善國人運動不足的問題,是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廣的政策。

國人運動不足 二部會攜手共進

體育署今(106)年統計,全國規律運動人口達到33.2%,自98年的24.4%持續上升超過30%,並於103年至106年都穩定在33%左右,顯示政府強化民眾規律運動的習慣,已達穩定維持的成效。

規律運動人口緩緩上升,近年來均穩定維持在33%左右。製圖/簡佩儀 資料來源/體育署

國人平均運動不足率高,根據衛生福利部105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國十大死因中排行前三,國民運動成為當今首要之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今年和體育署簽署共同打造運動社區,讓民眾離家近也有地方可以運動,提升國人的運動量。

學校場地開放空閒時間提供居民與學生運動。攝影/鄧健文

林莉茹也說道,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WHO)對成人運動量的標準為一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度體力消耗和顯著心率提升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步行30分鐘、騎單車30分鐘等。另外,國健署今年特別跟物理治療師學會討論,發展對運動保健的須知,培訓1598位運動保健指導人員到各社區進行運動健康操課程,並推出上班族健康操,讓上班忙碌的國民也能在空閒時間運動。

忙碌生活中的運動小撇步

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顯示,國人一周運動二次,每次61分鐘,加上城市急促的生活腳步,時常食用油膩重鹹的外食,不健康的生活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對此,耕莘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葉東峰表示,心血管疾病不只是運動少而引發,也包含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與抽菸,並非運動就不會罹患疾病,但不運動可能成為加重的因素。前萬芳醫院院長洪傳岳表示,對體重過重者而言,規律運動並配合健康飲食,能幫助體重減少,使血糖、血壓跟血脂相對變低。

對於適當運動量的多寡,目前科學上雖然沒有精確的比較,但洪傳岳建議病患一個禮拜至少運動四天,每天至少40分鐘。他解釋,這僅是最低的標準,由於每個人生活忙碌的程度不同,透過最低標準較容易做到。此外,有些病患會因為醫師開出較艱難的條件而放棄運動,所以才會如此要求。葉東峰則認為,運動雖能改善健康,且可減緩心血管疾病發生,但終究只是輔助型治療,因為高血壓普遍為遺傳性疾病,不能因為規律運動或正常作息而中止服藥控管,他表示,美國心臟科的指引是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次以上。

預防疾病有效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葉東峰提供病患四個大眾有氧運動選項:游泳、慢跑、快走及騎腳踏車。他進一步解釋,這些運動在都會區較容易達成,因此建議對象為生活忙碌且對運動沒有興趣的患者。此外,走路也是另一種好選擇,不僅對心血管疾病有好處,也對人的心理狀況有平靜的作用。

民眾平日最愛參與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製圖/簡佩儀 資料來源/體育署

洪傳岳則補充,一天40分鐘的運動可分開計算,這種方式也較易騰出時間運動,若時間仍無法排開,必須使運動與生活配合在一起,比如說爬樓梯或在抵達目的地的前一站下車接著走路前往等,而現在手機有不少計步器的應用程式,對於運動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提醒自己,也會讓使用者產生興趣而達成目標。

運動時間遠低於預期 改善觀念須從家庭著手

運動量是否足夠,不能單方面證明,不同的運動有不同的效果。WHO建議,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簡言之,重訓150分鐘跟散步150分鐘,雖然時間相同,但帶來的身體影響可能不同,不能以單一指標來規範所有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教授闕月清指出,現今台灣的體育課時數不低,甚至比一些國外地區多。她強調,體育課時間少並非孩子對運動熱愛程度的主因,最大的問題是動機,台灣家長著重成效,運動並不是短時間即可見效,而且有些體育課程設計跟教學方法不恰當,即便體育課時間多,但內容質量不優,也無法吸引孩子喜愛,若要孩子們主動參與,必須找到他們的興趣,針對孩子們喜愛的項目設計符合的課程。

國外體育課形式差異。製圖/鄧健文   資料來源/資訊定製

在重視升學的大環境下,台灣家長不太鼓勵孩子做運動,並希望以學業為重,導致本來對運動有興趣的孩子被迫放棄。據闕月清在國外多年的觀察,如果家長從小陪伴小朋友運動,孩子長大後繼續運動的機率相當高,以德國為例,他們鼓勵家長自行組織,陪同小孩步行走路上課,擁有系統化的安排,對於孩子將來的想法相當有幫助,但這也得依賴政府、學校、家長的互相協助。

在現今資訊傳播管道發達的時代,闕月清表示,善用媒體的力量宣傳運動健康的資訊以及靠創意打響運動的口號,例如香港的Exercise Is Best Medicine(運動是良藥),對於現在的民眾影響非常巨大。另外,還可以用警告標語等,說明運動少的嚴重性,都會對吸引民眾一起運動帶來效果。在體育署努力推動「全民一起動起來」之後,運動人口從民國95年的76.9%上升到106年的85.3%,而規律運動人口也在民國103年到106年之間穩定維持在33%左右,可見健康運動資訊傳達的重要性。

洞察制度問題 期盼政府改善

台灣目前每周有二天體育課,日本每周三天,中國每周有四天,美國則每天都有,其差異的原因為文化不同,國人能運用的時間、空間有限,因此若要增加運動量,首要解決的是時間、空間的限制。

各國中小學體育課時數。製表/簡佩儀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台灣運動的觀念仍未跟上先進國家,但政府已經意識到此問題,因此體育署推出SH150方案,鼓勵學生每周在校運動150分鐘,希望透過此方案來養成學生規律運動的習慣。對於這項改變,台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光獻認為,此方案未列入課程,體育課程的架構不變,因而無法改善國民身體素質較低的問題。他指出,體育署應從課程時間著手,將目前一周80100分鐘的體育課,多增加150分鐘。

由於每個小朋友身體發展不同,但現今學校運動設施皆有一致的標準,黃光獻建議,學校內的運動設備可設計不同尺寸或規格,使學生能使用符合自身能力的設施,培養一定信心後,可繼續挑戰更高難度的設備,藉此培養學生對運動的熱情與成就感。此外,他分析,課程規劃融入在地連結,能使學校建立出一套具有特色的體育課程,進而增強學校的運動氛圍。

學校設置健身器材,方便學生使用。攝影/鄧健文

除了教育層面的努力,黃光獻認為,最重要的仍是制度的改革,台灣目前沒有一般的運動文化,未來可思考藉由都市計畫來建立身體活動的文化,以及教育甄選應改為以術科、專長以及經驗作為評比,而非全以智力挑選合格師資。

國民運動人口的提升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黃光獻說明,政府需更嚴謹看待此問題,對於運動環境、質量以及觀念宣傳應採取更具體的行動,使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並培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