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文教生活

現代美容與傳統技術結合 挽面的意涵與發展

挽面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美容技術,不單是一種潔面方式,同時也是左鄰右舍維繫感情的休閒活動,以及女性轉變為人妻的過渡儀式。但隨時代變遷與美容科技進步,挽面盛況不復從前,若想傳承挽面技術,除需延續傳統挽面的進行方式,也得結合現代美容,打破舊有迷思並讓大眾更加了解挽面獨有的好處與效果。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焦點

台灣醬油之都 西螺百年黑豆醬油飄香

雲林西螺是台灣的醬油之都,西螺醬油又稱作蔭油,由黑豆製成堅持傳統釀制法,雖然和速釀化學醬油相比,需要花費20倍以上的時間,但是這漫長的等待,卻讓西螺醬油味道更加甘醇的關鍵,而西螺醬油的背後,靠著一群堅持古法釀造的製醬者,讓這具有百年歷史的醬油香,一代接著一代飄散於台灣的大街小巷。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社會社福

做工的人 延續傳統工藝價值

車水馬龍的大街上,不管是高聳入雲的大樓,抑或是較低樓層的建築都隨處可見,這些都是因為有一群默默為社會付出的工人所建蓋而成的。搬水泥,扛重物,這是水泥師傅吳佳憲的日常工作;出生於水泥家庭的吳佳憲,從小在工地長大,陪著爸爸去工地工作、在工地裡頭玩耍都是吳佳憲的童年。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布袋戲偶說故事 本土文化拼傳承

布袋戲起源於中國,又稱掌中戲,曾經風靡全台灣,但隨著電視、網路的興起,人們的娛樂開始轉型,這項傳統技藝也逐漸沒落。不過,現在台灣有一個兒童布袋戲劇團,擅長將不同表演形式融入布袋戲,「戲偶子劇團」團長在台灣各地巡演,讓大朋友、小朋友認識不一樣的布袋戲。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傳承掌中藝術 八年級生撐起一片天

布袋戲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不過在現今高科技時代下,這項傳統產業逐漸沒落。在桃園龜山有一個以布袋戲為家族企業的劇團,一家三代一輩子就從事這項產業,為台灣這項逐漸式微的傳統產業傳承,目的就是讓更多人看到布袋戲的精神,也讓更多的台灣人能更暸解這項傳統文化。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疫情衝擊辦桌文化 老師傅堅持在地人情味

辦桌文化在台灣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清朝。隨著歷史沿革發展出融合福建菜系、日本殖民影響以及外省菜系的多元菜色,也衍生出請脫衣女郎熱絡氣氛的特色表演,充分展現了台灣人的好客天性。婚喪喜慶等重要時刻,邀請親朋好友及鄰里前來一同慶祝,在許多長輩心中,山珍海味也比不上這樣道地的人情味。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