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

文教生活社會社福

【毒品法律-犯罪進行式2】數據來說話 圖解校園毒品犯罪情況

回看校園毒品議題,根據教育部、衛福部等通報、統計數字來看,校園毒品犯罪情況呈現什麼樣的情況?疑犯人數、真正施用毒品的人數有多少?國小一路到大專院校,哪一個學制施用毒品人數最多?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上述情況發生?

完整內文
人物焦點社會社福

【校園毒品】浪子回頭不嫌晚 從販毒到反毒

周先生用藥歷史11年。原生家庭在民風純樸的高雄燕巢,靠著小生意起家,從小家境小康。卻在周先生開始用藥後,打破了一切平靜的生活。父母親為了償還他用藥所積欠的債務,開始變賣家產。最後父親因為失望過度,生病中風。在徬徨羞愧之際,遇見由教會所創辦的基金會,並協助周先生找到一條回家的路,周先生痛定思痛遠離毒品!彌補過去犯下的錯誤。

完整內文
人物焦點社會社福

【校園毒品】13歲開始用藥 迷途少年待重返校園

16歲的小聰(化名)國一開始用藥。原本該是享受高中青春生活的年紀,卻因為毒品和複雜的原生家庭,正在少年之家等待重返國中校園。小聰的媽媽,三年前因為毒品案件,被遣返回大陸。喪失原生家庭的小聰,如今桃園社會局是他監護法定人。今年過年前,小聰因為無照駕駛,發生嚴重車禍。由於原生家庭已喪失功能,法定監護人的社會局只能將他安置在安養中心照顧。

完整內文
焦點社會社福

【校園毒品】校園毒品「癮」藏在這裡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未成年毒品犯罪行為數據統計顯示,未成年在毒品犯罪行為中,以施用為最大宗(41%),其次為販賣(22%)與持有(21%),運輸僅佔1%。而細看地區所佔的比例,又可以發現在各個毒品犯罪行為當中,新北市均拿下各縣市毒品犯罪的第一(23%),其次為台中(12%)。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社會社福

精障者在法庭處弱勢 盼設置專用法庭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話題延燒至今仍不減。這齣以無差別殺人為主軸刻畫被害者的故事,背後更追溯至加害者事發後對自己家庭以及社會的影響。當大家言論一面導向同情被害者,撻伐加害者時,替加害者辯護的律師便成為社會的眾矢之的。那到底幫犯罪者辯護的法扶律師、精症患者以及精神職能治療師又如何看待呢?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