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家庭缺新血 兒少安置何去何從
過往寄養家庭以經濟穩定、孩子已有自主能力的家庭環境為主,但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許多現年30、40歲的族群都還在為事業打拼,造成生育年齡大幅提高,加上現代人養育小孩注重品質,要投入在他們身上的開銷,遠遠超過政府補助的費用,晚婚、晚育及制度的缺失,成了建立寄養家庭最大的阻礙。
完整內文過往寄養家庭以經濟穩定、孩子已有自主能力的家庭環境為主,但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許多現年30、40歲的族群都還在為事業打拼,造成生育年齡大幅提高,加上現代人養育小孩注重品質,要投入在他們身上的開銷,遠遠超過政府補助的費用,晚婚、晚育及制度的缺失,成了建立寄養家庭最大的阻礙。
完整內文民國八十五年,姜秋嬉開始從事寄養服務,如金,他已經守護了58個孩子,這些孩子可能來自家暴受虐、被父母棄養、低收入戶、甚至性侵的家庭,他驕傲地說:我是58個孩子的媽媽!
完整內文姜秋嬉從事寄養服務逾二十年,如今已經成為57個寄養孩子的媽媽。談起最辛苦之處,姜秋嬉感嘆,要和朝夕相處的寄養孩子分別,非常難消化。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