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即汙染 微纖維藏汙水成隱患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調查指出,平均洗一次衣服會釋放70萬根微纖維隨著下水道流入海洋。海洋內30%的汙染來自微塑膠,其中35%來自人造纖維。進入海洋的微纖維被生物誤食後,最終將經由食物鏈回到人體,形成惡性循環。
完整內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調查指出,平均洗一次衣服會釋放70萬根微纖維隨著下水道流入海洋。海洋內30%的汙染來自微塑膠,其中35%來自人造纖維。進入海洋的微纖維被生物誤食後,最終將經由食物鏈回到人體,形成惡性循環。
完整內文彰化海岸溼地為全台最大的泥質潮間帶,也是僅剩的最後一塊泥質灘地。受到開發和污染的影響,溼地面積大幅減少,加上風力發電廠興建,使得溼地生態飽受破壞,過境水鳥的數量及養殖漁業的產量也逐漸減少。
完整內文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今(2020)年10月18日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海岸舉行淨灘活動,為全台首創潮間帶垃圾攔截收集行動,一共清出高達901.7公斤的垃圾,重現大城海岸潮間帶乾淨的模樣。
完整內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依然在全球各地蔓延,雖然台灣防疫有成,但仍不可掉以輕心,面對即將到來的秋冬疫情,政府及人民必須攜手合作,共同嚴防疫情的肆虐。
完整內文為降低健保財政負擔,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簡稱健保署)於今年7月,研議將重大傷病患者免部分負擔優待(以下簡稱優免)取消。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認為,此舉不僅會減少慢性精神病患者就醫意願,更可能增加其經濟負擔,因此發起「支持慢性精神病患持續健保重大傷病優惠」連署,盼能保留該類患者的優免資格。
完整內文自新冠疫情爆發,導致暑假開始的報復性旅遊。自那時起,媒體便開始報導大量的垃圾廢棄,但偏偏小琉球的垃圾問題卻被遺忘,探討其觀光跟垃圾的關係,及行政單位處理的方式等等,是否一直被遺忘還是難以解決。
完整內文根據環保署2019年統計,全國每天產生約5500公噸的廚餘,其中2700噸淪為焚化或掩埋處理,無形中造成環境負擔。不殘留廚餘就等於不浪費嗎?食物浪費的問題還能追溯到源頭生產過量及民眾的飲食觀念。
完整內文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紙容器回收量相較去年同期多出近三倍,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擔心病毒傳播,轉而採用外送、外帶等消費模式,因此「環保外送」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完整內文藝人黃鴻升正值年輕力壯卻因為心臟「主動脈剝離」驟逝,震驚社會大眾。根據統計,高達一半以上的主動脈剝離患者會在兩天內死亡。究竟該如何預防患病?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