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寵物食品專法 守護毛孩健康權益

記者 黃姸瑀、蘇亭瑜、陳怡潔/採訪報導

近年,台灣寵物飼養率顯著增長,根據農業部公布資料,2023年全國寵物飼養戶數達28.3%。由於經濟壓力及社會價值觀的轉變,「養寵不育兒」成為現今社會趨勢,「毛小孩」除了成為飼主的情感支柱外,也被視為現代家庭的成員之一。接連爆發的寵物食安問題,增添飼主在購買犬、貓食品上更多疑慮使政府意識到寵物食安法規未臻全面,導致民眾面臨寵物食品問題時求助無門。

食安教訓遭忽視 寵物飼主再陷危機 

2004年,寶路飼料事件導致全台9000多隻寵物犬喪命,儘管已查出有問題的飼料廠商及來源,但當時寵物食品並無主管機關負責管理。根據農業部資料,寶路事件後委請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各縣市獸醫師公會等單位協助消費者申訴迄今,飼料導致貓咪低血鉀的事件爆發,國內卻仍無針對寵物食品管理設立之專法,寵物食安問題再度引起熱議,而目前飼主僅能仰賴動物保護法中與寵物食品相關法條保障自身權益。

歷年重大寵物食安事件時間線。製圖/黃姸瑀

去(2024)年4月,許多飼主在臉書社團「毛寶貝的健康食安及疾病問題交流」發聲,家中貓咪吃了同款貓糧引發低血鉀,甚至因為該款飼料導致貓咪死亡。受害飼主黃小姐表示,問題發生後,廠商的態度十分消極,稱其與製造方皆無留存批號,且因飼料已完售,無法提供相關樣本。受害飼主為捍衛自身權益,成立了互助會,並耗費近五萬元自行送檢問題飼料,卻始終等不到滿意的回覆,只換來「調查中」、「食品合法法規」等答案。

患低血鉀貓咪前後對比圖。照片提供/受害飼主盧小姐、製圖/黃姸瑀

 

受害飼主自主送檢資料。攝影/黃姸瑀

專法保障毛孩健康 借鏡國際管理模式 

農業部於今年9月公告寵物食品管理法草案,內容包含原料端、生產端至上市後各環節之監督,從生產到販售的每一個步驟都將嚴格管理。寵樂動物醫院獸醫師張軒祐表示,「只要民眾不姑息,業者便不敢大意。」唯有對廠商、業者設立詳細法規,才能使寵物食品安全受到保護。

立法委員黃秀芳積極推動設立《寵物食品管理法》,用以取代《動物保護法》中與寵物食品有關之法條。她透過書面回覆表示,針對毛小孩食品安全應比照人類食品進行管制,新設立的專法與原先的寵物規範主要有五點差異,分別在法規架構獨立性、食品安全標準強化、監管機制與責任明確化、標準規範與違法處罰強化,從各方面加強,訂定更加嚴格且完善的規定。

寵物食品管理法草案概要。資料來源/農業部、製圖/黃姸瑀

我國參考日本《寵物食品安全法》,也參酌美國飼料管理協會(下稱AAFCO)及歐洲寵物食品工業聯合會(FEDIAF)所制定的犬、貓飼料營養含量標準,提供廠商與製造方依循。根據寵物食品管理法》草案,未來也將要求業者符合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有效識別和控制生產過程中之危害,降低風險。目前該系統已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實施。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許馨云認為,除了法條規範,民眾能透過寵物食品申報網查詢廠商是否登記在案、有無不合規食品的回收紀錄,過濾可能有安全疑慮的食品。廣大民眾若能妥善運用此網站,對廠商的警惕效果應會大於加重罰則。

寵物品牌毛起來Maoup資深企劃專員陳知還透過書面回覆表示,專法設立不但能為遵循規範的品牌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也能激勵他們不斷提升產品與研發能力,嚴格控管品質,防止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

此外,《寵物食品管理法》草案中,設有檢舉獎勵機制,鼓勵公眾舉報未符合規定的寵物食品。許馨云認為,吹哨者的概念雖好,國人對寵物食品沒有基礎認識及概念,檢舉機制容易造成公家機關的額外負擔。

法規與時俱進 三方教育應並行

「專法,一定要有專人來做。」許馨云指出,在寶路飼料與三聚氰胺飼料污染事件後,政府雖有在動保法中增列法規,但當時缺乏專業人士參與,始終沒有成功推行專法。近年,全球食品安全意識抬頭,也同步提升對寵物食品安全的重視,「養寵不育兒」的新生活型態也是促進專法推動的一大原因。

為保障寵物福利,全面照顧毛孩的食、衣、住、行、育樂,農業部於2022年正式成立寵物管理科,並號召地方政府招聘人力,投入各項寵物管理行動。許馨云表示,改善寵物食品安全問題無法單靠專業人士,製造商、販賣業者以及飼主的重視才是能夠解決問題的關鍵。

她說明,若要真正落實專法,不能忽視三方教育,比如舉辦講座,教導飼主如何閱讀法規規範;製造商則需要建立衛生安全觀念、參與工廠管理課程,或是學習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販賣業者也需有基本食品觀念,對於架上寵物產品的品質是否有把握,才能讓消費者買得安心。

寵物權益被正視後,各縣市政府與民間團體著手開設相關講座及課程。許馨云分享,台灣寵物營養保健食品學會設有「伴侶動物營養與保健」線上課程,招生對象包括飼主、寵物業者,民眾可以到學會的社群網站上獲得免費的講座資訊。

留意毛孩狀況 降低疾病風險

「動物不會講話,牠的不舒服只能透過行為表達。」張軒祐宣導,毛孩的健康全仰賴飼主對寵物行為的敏感度,發生問題時,飼主應第一時間尋求專業協助。若是懷疑食品是招致疾病的元凶,應保留一部分食用過的飼料、零食或罐頭,方便後續進行化驗。同時也提醒民眾,食品問題有眾多因素,除了原物料本身使用不當,台灣的氣候悶熱潮濕,若保存不善,可能導致產品發霉,因此,保留樣本對消費者及製造商而言皆是一種保障。

寵物需注意異常行為與動物醫院口袋名單三要素。資料來源/動物保護資訊網、製圖/黃姸瑀

聰明選購 毛孩食在安心

低血鉀事件使飼主選購食品時顧慮重重,張軒祐認為,在選擇飼料時,建議挑選符合AAFCO標準含有寵物所需最低營養的產品。陳知還補充,以飼料、罐頭而言,最重要的是成分營養,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以及水分,皆需符合AAFCO標準,才能確保毛孩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能量,另外,她也建議選擇有清楚標明肉種、熱量的飼料,避免選擇肉類來源僅籠統標示「禽肉」、「動物脂肪」的飼料,以免導致毛孩吃到不新鮮的食材。

挑選寵物食品四點注意事項。製圖/陳怡潔

許馨云指出,寵物在老齡期易產生病變,飼料選購前可向信任的獸醫師諮詢,以購買適合自家毛孩的食品。另外,她以低血鉀事件為例,說明定期更換食品廠牌才能分散攝取來源相同飼料風險,避免長期在同款食品中誤食不正確的原料。

黃小姐表示,營養成分固然重要,但廠商售後服務也是飼主選擇飼料的因素之一。陳知還分享,當收到飼主提出產品有問題時,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請飼主回傳照片與描述問題,並回收產品,轉交相關廠商檢驗,最終將檢驗結果回報飼主。

專法的成立,除了有效打擊黑心寵物食品、加強產品原物料公開機制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外,更能強化市場監管以保護寵物食品產業,設立完善的追溯機制幫助受害者與執行單位應對突發狀況。許馨云強調,業者與相關單位實行的力度,將決定專法帶來的效益。「毛小孩」成為現代家庭的重要成員,醫師與學者皆正面看待寵物食品管理法的推行。然而,只有先普及飼主及廠商對於寵物食安的觀念與教育,再搭配專法實行,才能真正保障毛孩的健康與權益。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設立寵物食品專法 守護毛孩健康權益

延伸閱讀:

寵物多元時代來臨 飼養外出細節要注意

杜絕無良虐待 保障動物權益



 

<

p style=”text-align: left;”>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