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壯運熱血開戰 銀髮選手展現無限活力

 記者 阮尉宸、劉秀姍、江盈瑩/採訪報導

運動競賽並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壯年也可以大展身手。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於5月17日至5月30日在台灣盛大舉行,賽事內容涵蓋羽球、田徑、舉重等多項運動。其中,2024年世界12強賽事奪冠、風靡全台的棒球運動,也是本次賽會的比賽項目。

世壯運棒球賽事年齡分級為:35+、45+以及55+,讓中高齡的選手可以披上戰袍,走上球場,繼續揮棒、守備、奔跑,在賽場上揮灑著汗水。畢竟過去棒球運動多被視為年輕人的競賽,在職業賽場上,選手到了一定的年紀,經常面臨被大環境「淘汰」的現實,不是選擇退役,就是轉任教練職位。

在世壯運棒球55+的隊伍中,有一支名為OldBoys的台灣球隊,平均年齡為五十九歲,隊上成員以非科班出身的選手為主,隊員們經常需要在工作與球隊兩邊跑,再加上球員所屬的母隊、聯賽與區域不同,因此OldBoys只能利用每周日下午進行團體練習。

尤其在團體練習或友誼賽後,OldBoys的隊長王聖利會要求選手進行十次的衝刺訓練,增加體能與跑壘速度。除了平常訓練外,王聖利也建議選手每周要進行二次的短距離衝刺,打擊部分則可以撥空去打擊練習場進行跟球訓練,來維持選手們的打擊手感。

從教練回歸選手 棒球信念不變

鍾陳偉在賽場上專注擊球。攝影/江盈瑩

在OldBoys的球員中,今年五十五歲的鍾陳偉,為世新大學副教授,平時除了教書之外,也會以總教練的身分帶領世新大學棒球隊。這次世壯運鍾陳偉身兼投手及內野手的身分再次重拾球棒、重返球場。

談及喜歡棒球的契機,鍾陳偉透露,自己兒時半夜會爬起來收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精采的賽事悄悄埋下了棒球夢的種子。隨著父親送給他一只棒球手套,這個禮物讓他開始對棒球感興趣。

事實上,鍾陳偉在讀專科前,因為家人反對,僅能在學校的社團裡打棒球,並沒有接受過科班的專業訓練,到了專科階段,他才真正接觸到正規的訓練,走上更專業的棒球路。

鍾陳偉在賽場上專注守備。攝影/江盈瑩

「全力以赴,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是鍾陳偉對於棒球路唯一信念。鍾陳偉坦言,棒球是失敗率非常高的運動,以打擊為例,在十次打擊中,若是可以擊出三次安打,就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強打者,但要養成一個正確的動作,需要上萬次的嘗試,反覆的訓練過程枯燥且乏味。鍾陳偉認為,就是這樣的訓練,讓他學會永不放棄的精神。

談及為何會想參加世壯運,鍾陳偉表示,由於世壯運是國際性比賽,可以與各國選手交流,像是美國職業隊伍退休的選手。鍾陳偉綜觀自己的球員生涯,一直都沒有機會接觸到國外選手,而隨著世壯運的舉辦,讓他有機會和別國選手做交流。

鍾陳偉認為,體能對於自己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在55+的年齡下,技術層面已經定型,不太會有太大的突破,但因為這次賽制是要連續出賽三場,且皆是在白天比賽,尤其夏天這麼炎熱,從熱身到比賽結束大約需要三個小時,體能會是重要的關鍵,也會需要堅強的意志力。

興趣起步 挑戰國際賽事

嚴世銳在賽場上專注擊球。攝影/江盈瑩

同樣也是OldBoys選手的嚴世銳,今年五十七歲,曾任職於中科院,兒時常和鄰居一起打棒球,從此開始接觸這項運動。不同於鍾陳偉曾接受科班訓練,嚴世銳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棒球訓練,但一直憑著熱情投入棒球運動。後續隨著年齡增長與體能的下滑,嚴世銳改打慢速壘球,直到2019年,在學長的介紹下,到龍潭兄弟棒球場,與兄弟飯店共同創辦人時任兄弟棒球隊董事長洪瑞河一起打球。

關於參加世壯運的契機,嚴世銳表示,因為世壯運的比賽是使用硬式的棒球,跟自己平常在打的軟式棒球很不一樣,且世壯運的比賽是一個國際性正式比賽,對於自己來說是一個自我挑戰的表現。

在世壯運的賽場上,可以看見一群中高齡的選手展現對運動的熱愛。OldBoys團隊目標是打進大巨蛋拿下冠軍。無論是否接受過正規的棒球訓練,都能在這個舞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子,恰恰符合了世壯運「運動無年齡限制」的精神。

不老傳奇火劫重生 七十歲堅持棒球夢

黃立德在投手丘上霸氣投球。攝影/江盈瑩

今年七十歲的黃立德,從小學就對棒球抱有熱情,因體格健壯,被教練邀請加入球隊。當他滿懷期待地向父親提出加入球隊的請求時,換來的卻是冷冷一句:「讀書不讀書,打什麼球啊!」那一刻,黃立德只能默默收起夢想,退出了原本伸手可及的球場。

儘管如此,黃立德對棒球的熱愛始終未減。1986年退伍後,黃立德為了圓小時候的棒球夢,組建永恆機電棒球隊,但1989年的一場災難,差點毀了他的棒球生涯。

1989年11月22日,黃立德在三芝鄉一處廠房進行履帶機器測試時,油管突然爆裂,引發火警。當時他站在爆炸點最近處,為了保護眼睛本能地用雙手擋火,這場意外讓黃立德全身54%的皮膚遭受三級燒燙傷,在三軍總醫院短短一周內,接連收到三次病危通知,但他憑著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撐了下來,展開長達三年的復健之路。

黃立德嚴重燒傷的雙手幾乎失去功能,為了重新抓握與投擲棒球,多次接受手術與重建治療。

康復後,黃立德在住家附近興建棒球場,並於1991年正式啟用,舉辦二場全國性棒球賽事。為推廣業餘棒球運動,他成立「中華成棒乙組棒球聯盟」,積極培育基層棒球人才。

除棒球外,黃立德也關注女子壘球發展。他集結1982年曾代表台灣在世界盃壘球賽奪得第二名的選手,成立「歐立諾女壘隊」,參與今年雙北世壯運,並期許球員能在國際賽場上再次爭取佳績。

雖然年輕時因父親反對而錯失加入校隊的機會,但相比這段挫折,他為了能再度投出好球,咬牙克服傷痛完成復健,更展現出他對棒球的熱愛與執著。如今在不老棒球場上,他的堅持與熱情,成了後輩眼中的典範。「他對棒球的熱情,其實也是我們晚輩學習的對象。」隊友嚴世銳這樣說。

熱愛棒球的黃立德,雖然經歷了火吻的傷疤,但並沒有阻止他的棒球路,他也自豪的說起,傷疤帶給他的並非全然是負面的,因為手上的傷疤,讓他能夠投出漂亮的變化球,完美的解決打者。對於黃立德來說,棒球並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支撐他走完艱難復健路的一股力量。如今他也證明了,傷痕並不代表結束,反而是另一段精彩的旅程。

周二龍潭球敘大合照。攝影/江盈瑩

銀髮健身?學者:培養運動習慣很重要

我國高齡化的現象加劇。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製圖/阮尉宸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料,我國在2025年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全國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到了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正式突破766萬人。為了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政府積極推動長照計畫,讓長者也能經由健身,增強身體,避免肌少症狀。

衛福部也曾在2020年至2021年6月30日曾推動銀髮健身俱樂部試辦計畫,透過公共空間的再利用,提供長者們正確、規律且安全的運動管道,加強長者與社會的連接,避免與社會脫節的同時,延長壽命與維持身體健康。

除了官方的措施外,隨著銀髮健身的興起,各大健身房與國民運動中心等,也紛紛引進銀髮健身課程與相對應的器材,如:新店國民運動中心的肌力訓練與飛輪課程。

翁義軒正在照顧長者。攝影/劉秀姍

針對銀髮健身,物理治療師翁義軒認為,適當的健身,可以增加長者的肌耐力與柔軟度。建議長者可使用超慢跑機,來強化特定肌群與心肺能力,避免跌倒。

銀髮健身也可以增加腦袋血液的流通,將低失智風險的同時,改善睡眠品質。不過,翁義軒也提醒,長者在操作器材時,可搭配監控的手環,避免出現呼吸困難或頭暈等症狀。

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系主任洪瑞英將長者根據年齡細分為六十五到七十四歲的年輕老人、七十五到八十四歲的中年老人與八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人,三種類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長者們過去較少接觸健身,對於健身的動機不足,因此洪瑞英建議,針對七十四歲以上的長者,應將政策重點轉向培養運動習慣。

延伸閱讀:

我想成為台灣之光 偏鄉孩子棒球夢

克服限制 超越自我 身障棒球隊為人生奮戰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