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距離:交友軟體中 是交友還是交易?

交友軟體中,一句問候可能是真心,也可能是話術的起點。

記者 陳承、陳佑益、紀德/採訪報導

一句話的距離:交友軟體中 是交友還是交易?

在滑動的指尖之下,人們說是為了找愛,找朋友,或只是找個說話的人。但當交友軟體成為行銷、推銷甚至詐騙的舞台,誰還能分清眼前的連結,是出自真心,還是精算的劇本?

本期《小世界》融媒體專題,深入交友軟體的灰色地帶,從使用者、諮商心理師、酒店經紀公司老闆助理、行銷專家到法律學者,橫跨多重角色,重新打量這個習以為常卻又陌生的數位場域。

我們聽見了使用者的故事──君君學會辨認話術、拒絕推銷,在聊天裡練習劃出自己的界線;小林則回憶自己曾差點陷入金錢詐騙,從「聊色錄影勒索」到情感誘導投資,每一步都踩在信任與警覺之間。而諮商心理師洪惠嘉則從心理學出發,揭露「間歇性增強」與依附關係,如何讓人一步步走入情感操控的陷阱。

不只是被騙與否的二元對立,有時推銷也來自工作本身──像是酒店經紀老闆助理二七,她在交友軟體上招募人才,靠說服與信任展開一場場「雙向選擇」的招募過程。行銷專家黃燕玲則提醒我們,在一對一的私密場域中,品牌操作與口碑話術如何悄悄滲透,用「像朋友一樣的說服力」影響選擇。而法律學者余啟民進一步指出:不是沒有法律,而是法律救不到那裡──平台治理、條款盲區與跨境限制,使得數位行銷與詐騙往往只隔著一句話。

從交友開始,我們以為是在認識別人,其實是在認識自己:怎麼選擇、怎麼信任、怎麼拒絕、怎麼劃清界線──本報導希望讓你在下一次滑開軟體之前,多一點準備,也多一點看見。

點擊開始閱讀本篇融媒體報導《一句話的距離:交友軟體中 是交友還是交易?》。

 

延伸閱讀:

建立正確網路使用 避免過度沉迷社群媒體

網路交友藏危機 通訊軟體成詐騙跳板

打造同志舒適圈 交友軟體推陳出新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