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台灣征戰世界 劍道國手的武士魂

 

記者 吳翊暘、胡呈翔、胡凱傑/採訪報導

劍道和棒球同為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台灣的運動,但相較於棒球在台灣的蓬勃發展,劍道似乎不為人所知。其實台灣一直有持續參與「國際劍道聯盟(International Kendo Federation,簡稱FIK)的國際賽事,每三年都有許多劍道運動員透過激烈的選拔,獲選國手為國爭光,當中這些選手們也透過劍道改變了各自人生。

 

流淌武士血液 從興趣到國手

目前任教於桃園特教學校的老師劉怡婷 ,曾三次入選國家代表隊,更於第12屆世界盃劍道錦標賽中,獲得女子團體得分賽第三名。現在她雖然已卸下國手身分,任教之餘,依舊在劍道領域辛勤耕耘,培育更多人才。劉怡婷回憶,當初會接觸劍道,其實是誤打誤撞,起初當成興趣,拉著姊妹淘一起參加劍道社,沒想到越練越勤,在已故的士林高商劍道隊專任教練黃俊人的帶領下,參加國內大小賽事獲獎無數。後來她憑藉劍道比賽成績,保送台北體院技擊運動學系就讀,輔修特殊教育學程,開啟她的國手生涯

劉怡婷在練習時打擊對手手部。攝影/胡呈翔

談到國手生涯,劉怡婷表示,雖然曾多次入選國家代表隊,還是有令人扼腕的時刻,像她曾在2014年獲得全民運動會劍道女子組個人冠軍,但在2015年的國手選拔卻未能入選,無法參加同年日本東京舉辦的世界劍道錦標賽。

劉怡婷指導劍道初學者。攝影/胡凱傑

這次挫敗沒有擊倒她,反而讓她不斷改進,在2024年晉升劍道六段。劉怡婷表示,劍道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透過練習獲得了內心的成熟,加上輔修教育學程,成為特教老師,這是在接觸劍道之前,完全無法預想的事。 即使現在從選手轉變為教練,需要考慮的面向更多,除了對選手的指導外,比賽前的心態調整,團隊經營等也是十分重要。她為了能讓更多人認識劍道,每周六上午,帶著她就讀國小的兒子,在台北市大龍國小進行推廣教學,是她現在宣揚劍道運動的重點行程。

不只是贏別人 而是超越自己

嘉義縣劍道委員會總幹事曹夢婷的劍道啟發始於國中,在初期比賽中,曹夢婷面對實力強大的民雄劍道隊,未能成功勝,然而這一敗卻成為她轉折的契機。在啟蒙老師萬慶瑞的介紹下,她決定加入民雄劍道隊,在教練劉家安的指導下,開始了高強度劍道訓練,更在大專盃賽事中取得四連霸的佳績,成為劍道界的佼佼者。在2024年,她還代表台灣參加米蘭世界盃劍道錦標賽,站上了國際舞台。    

曹夢婷從選手轉型為教練,深知劍道精神不僅僅在於比賽中的勝負,更是對自身的超越。她表示:「劍道不只是技術,更是精神修養。」這句話深刻表達了劍道的核心精神。在她的教學中,學員們不僅學習攻擊與防禦技巧,還要領會劍道強調的禮儀、尊重、專注與毅力。曹夢婷強調,學習劍道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不怕苦、不輕易放棄的心態,不斷重複基本動作,無論這些動作如何單調、枯燥,就是要磨耐心與信心。

正如她所體會到,劍道最重要是穩固的基本功,將基本動作精緻化,是每位劍道學員進步的基石。她也提醒學員們,應該多向優秀的老師們請教,吸取不同老師的指導與智慧,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但最終的還是要靠自己不斷努力與練習,才能比賽中面對不同對手時,心領神會觸發各種應對的招式,變得更強。

新興劍道園地雖地處偏遠,訓練設備仍一應俱全。攝影/胡呈翔

顛覆傳統教學 劍道快樂學習

新興劍道園地位於桃園市觀音區創辦人邱淑美說明,最初成立道館是為了提供劍道愛好者一個場地交流,後來得知附近的善永寺有開設課後輔導班,便決定與其合作,除提供免費課程,也一併推廣劍道。因為附近的家庭多以務農或勞力工作為主,孩童成長過程多數缺乏陪伴,提供劍道活動,也給予學童們陪伴與關懷。

學員黃冠翔表示,母親早逝,父親也因工作早出晚歸,照顧二個弟弟的任務便落到了他的身上,長期下來使他的個性較為衝動,也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與父親的關係也變得緊張。但來到道館之後,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外,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與父親也解開心結。黃冠翔的假日常常在道館度過,這裡儼然是他第二個家。

曹夢婷在民雄劍道館指導學生。照片提供/曹夢婷

 

比起傳統劍道的軍事化訓練,新興劍道園地更講究適性教學,先讓學員對劍道產生興趣,再要求技術。邱淑美補充,即使打罵教育的成效略顯,但這種教育方式並不適用所有學員,比起追求比賽成績,她更講究學員的心性教育,建立良好的品格教育才是首要目標。即使劍道場地和設備的維持需要大量的經費,邱淑美仍舊無償提供場地和課程,在開心學習的同時, 也希望能培育出未來的劍道國手,為臺灣的劍道環境盡一份心力。

新興劍道園地隨處可見劍道書籍,供學員閱覽。攝影/胡呈翔

劍道精神愛育英才 初心不改照亮未來

位於彰化的寬心館劍道館推廣劍道多年,創辦人莊益源曾在知名企業擔任高階幹部,卻離開職場投身於劍道開班授課。莊益源回憶,從小受到劍道教練的影響,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受到稱讚與鼓勵,使他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用這種精神和態度去面對每一天。

寬心館學員在正坐冥想 。照片提供/莊益源

 

莊益源與家扶中心合作,除了為弱勢孩童提供免費的劍道課程,也希望能透過劍道改變他們的人生。他相信,劍道不只是體育運動,更是一種精神鍛鍊,讓孩子們建立信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館內還開設茶道、花道及反毒教育等課程,期望希望讓孩子看到更多可能性,而不只是被原生環境所侷限 他的道館雖地處彰化,資源比起北部較為缺乏,卻依舊能培養「胡宜蜂」等劍道專業選手,他的學員不僅是全國賽場的常勝軍,有些也透過劍道保送名額進入國立體育大學,甚至前往日本受訓,莊益源的道館除了提供無償教學外,對於專業選手的栽培更是不遺餘力。

從個人興趣到公益使命,莊益源這段旅程充滿挑戰,卻也帶來無數感動。他用劍道,點亮了孩子們的未來,也為社會帶來了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延伸閱讀:

氣劍合一 穩定心性 劍道運動磨練意志

台灣合球奪世界第三 冷門運動推廣之路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