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飛簷走壁 修缺補漏 瓦片修復技術亟待傳承

記者 溫茗惠、洪賢幸、劉姿喬/採訪報導

屋頂,是建築的核心,需要兼備遮風避雨、抵擋日曬等功用,並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在傳統建築中,瓦片是屋頂重要的部件藉以發揮排水、隔熱等功能。近年台灣瓦作工藝不斷地改良,使瓦片得以在不同風俗文化下展現不同的面貌,還能適應不同的環境,雖然建築技術的發展讓屋頂的建造有更多的選擇性,但瓦片工藝的傳承,仍是文化資產保存不可或缺的環節,然而人們鮮少住在傳統的古厝,使得瓦作不再盛行,瓦片修復師也因而減少,師徒技藝傳承遭遇嚴重斷層

日本文化瓦。攝影/溫茗惠

工作艱辛 新血難以招募 

瓦片修復師戴文化表示,瓦屋需要修繕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因為瓦屋沒有地基,通常利用木樑來支撐整個房屋,然而瓦片會漏水,木頭組織便因而被破壞。第二則是白蟻入侵使木頭根基損壞。不過他也坦言,瓦屋其實很好照顧,只小心防止上述幾項會破壞瓦屋結構的外力並保持通風就能長久保存。 

屋頂年久失修。攝影/溫茗惠

若要維繫瓦作工藝的傳承,除了要妥善保護瓦屋外,瓦片修復師也是其中一項關鍵因素但在現代社會中很少有年輕願意學習這項傳統技藝。戴文化說明,要想成為一個好的瓦片修復師,需要有良好的耐心及耐力,因為修繕時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待在屋頂上,不僅要耐得住艷陽曝曬及寒風刺骨,腳也要經得住長久的蹲姿。

戴文化表示,他從事這個行業已有二十年,會放棄的學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因為學徒無法接受長時間的曝曬,二則是工作時的壓力和長時間待在大太陽底下,導致老師傅心情煩躁,和學徒講話時,會有些不耐煩且不客氣。 

烈日之下,瓦片修復是一門細心與耐心交織的技藝。攝影/溫茗惠
瓦屋需講究排水系統設計,以防瓦片膨脹、破裂,或腐蝕木樑。攝影/溫茗惠

瓦片修復學徒李玄斌表示,在工作過程中,從檢查屋樑角木到鋪瓦,都須非常小心且謹慎,必須讓瓦片能夠分水及排水,接著還要做。李玄斌也補充,同是瓦片,卻細分許多種品項,例如紅瓦、水泥瓦及琉璃鋼瓦。

紅瓦相對水泥瓦較透氣也比較不會漏水,不過修繕、製造成本卻相對較高;水泥瓦是一塊勾著一塊,若需修繕,要從最上面將水泥瓦拆卸下來直到維修的地方;琉璃鋼瓦則是鐵皮,相對於前兩者較簡單,只需要將螺絲鎖好便可固定也強調,「瓦屋修繕這項工作真的很辛苦,因為這些都需要爬高,也讓工作又增添了幾分危險性 

常見瓦片比較。資料來源/李玄斌、製圖/溫茗惠

法律保護 人才仍嚴重流失

建築師事務所董事長李學忠發現,所有的傳統建築師傅,無論木工、瓦工雕刻工等,都面臨人才凋零的危機。李學忠說明,1970到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期,在都市化的過程中,老房子成了阻礙發展的一項因素,即便政府於1983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仍無法被拆遷的命運。

李學忠回憶,在1986年拆除林安泰古厝的過程中,許多匠師都已經六七十歲欲將林安泰古厝重建才發現很多師傅已往生雖然官方已頒布法律保護,卻無法避免人才流失的問題 

隨著都市發展,傳統民居已愈來愈少見。攝影/溫茗惠

窯業經理陳伯修也表示,早期是政府有補助,並撥經費下來給工作人員,可是要開辦一個課程,一定要靠經費,靠私人企業沒有辦法,像我們公司以前都有養工班,因為早期三十年前生意太好了,而且當時經濟行情使瓦片的用量很大,可以養二十幾工人,現在養不起了 

李學忠認為無論由誰執政,皆須由中央政府成立建築民俗技藝園區,即傳統建築的技藝和訓練中心。他表示,「國家應該編列預算,鼓勵不想再升學的年輕人,或是想要學習工匠技藝的人,到民俗技藝中心,就像職訓中心一樣,不但學費,國家還會付薪水給這些學徒。這樣年輕人才會有動力,而這些工法也有繼續傳承的機會。 

李學忠也指出,學徒必須住校且有實際場所供他們實作,類似實習工廠,讓老匠師和學生們一起生活,大家才得以互相討論。他補充道,臺灣的國有地很多,可以讓學徒練習蓋傳統建築,蓋完即拆除,週而復始。 

陳伯修則認為,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要設法創新,必須注入設計師的創意,透過創新設計與專業師傅的配合,方能提高傳統工藝的附加價值與需求,使傳統技藝邁向新世代。 

古厝留存  兼顧情感與技術  

古厝的保存,除民間力量,政府的支持十分重要,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陳拓男表示,一棟屋子的留存問題,牽涉很多層面,從較客觀的角度去看,一是房子的歷史價值,二是建築技術本身,第三則是建築構造。而若是從較主觀的層面去解釋,可以用族群共同記憶與歷史情感去解讀,且文資法也較關注於此類情形,不過這較不為大眾所能理解,因這屬於個人的記憶,並全體人民所共同經歷建構的記憶及情感。 

台灣光復初期,建於高雄小港的傳統三合院。攝影/溫茗惠

陳拓男認為,不只是古厝的保存,匠師的培訓也是政府必須努力的領域。陳拓男指出,所謂的「匠師 」, 應該要有足夠的訓練機會,目前政府雖有相關培訓,但培訓後宜在業界工作幾年,再進一步由專業人士根據其實際執行作品,評估工藝技術與知識是否足以成為「匠師」。

李重耀也說明,目前房屋材料價格上漲,技術人員不足,工人難請且所費不貲,加上歷史古遍布台灣各地,傳統瓦作大概估計二十至三十年就需重新修復,就需求面可保障此類技術工人不會失業,才會有繼續從事這個行業的動機。外,陳伯修也補充,「政府雖然每年都有撥款補助傳統行業的修建,不過卻沒有在培訓新血上有更多的行動。 

開放租借  創造應用價值 

若想將古厝再利用或創造更高價值,陳拓男認為,其實古厝再利用的方式很多,其一是租借給展覽或辦公室使用,「只要有人在使用,就是很好的保存方式」。陳拓男也表明,政府有提供多樣化的補助資源,根據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及管理維護補助作業要點的A類一覽表顯示,「專業團隊與民間團體:補助部分所需之經費,但以不逾總經費90%為原則​」,​只要有被登錄為文化資產或古蹟建築,至多能申請到九成的補助經費和專門的團隊輔導,例如白蟻問題及工程費。 

儘管官方提出古厝補助方案,無法解決現存的問題,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兼任講師李秀秀說明,傳統建築會根據民眾的需求去改變,所以在不同年代會有不同的樣式,但現在審查機制注重保存並限制改變空間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4條可得知,古厝適居性及保存法中間存在矛盾,政府對於古厝的審查機制因人而異,規則不清楚,呼籲政府將機制明定再執行  

古蹟維護,保留的不只是有形建築,讓人們從中憑弔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也希望能妥善運用,再現前人的溫度和身影。瓦片、古厝及其相關的傳統工藝,現正面臨極大的傳承危機,必須仰賴政府和民間通力合作,方得以為後世子孫,留下追尋先民生活的軌跡,莫要僅剩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而已。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飛簷走壁 修缺補漏 瓦片修復技術亟待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