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台灣林業注入新活水 打造環境永續價值

記者 施雁珊、柳翰洋、李明岫/採訪報導

西元1991年我國政府宣布禁伐天然林後,整個林業從此停滯三十年。不過弔詭的是,根據環境資訊中心的報導顯示,台灣每年製造出的農林業廢材卻至少有120萬噸,可見林業環保問題仍是我國需面對的挑戰。而有些民間團體正努力付諸行動,用他們的方式推動森林永續循環經濟

珍惜山林資源發揮最大利用價值,共創永續美好未來。照片提供/吳昱瑩

林業廢材華麗變身 串起森林循環經濟鏈

 「台灣有非常多的森林,在八零年代之後是不能砍伐的。而台灣的林業也因此正在消失。」投身林產業二十餘年,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的環保木酢品牌創辦人陳偉誠娓娓道來。林業的式微導致我國的木材絕大部分只能仰賴進口,本土木雕、木工技術與文化無法繼續傳承。而長期購買來自國外的家具或是建材來做維修或組裝,因運輸而產生的碳足跡成本也自然提高許多。 

因禁伐天然林的政策影響,導致政府難以前往我國林地內進行詳細的林業廢材數據分析,但根據陳偉誠的觀察,從校園、街道、社區與果樹等修枝而蒐集的林業廢材,一年粗估就有500萬公噸。通常剩餘廢材會直接燃燒處理,但在陳偉誠眼中,這些剩餘木材不是隨之丟棄的垃圾,而是無價的珍寶。 

「善山盛用」是陳偉誠推出的口號,意義是「善意地去珍惜山林的資源;豐盛地使用剩餘」。懷抱著這般理想,陳偉誠開始投入森林環保永續經濟的行動。

從各地蒐集而來的林業廢材是製作再生物品的原料。攝影/柳翰洋

一棵棵完整的樹,砍下的木材可以製成家具或其他木作產品,而製作過程中所產生大量的木屑剩料,經過攝氏800度高溫處理可燒製成生物炭。在生物炭製程中產生的水分則是木酢液,能將整棵樹發揮最大利用價值,並達到聯合國SDGs第十五項永續發展目標,這是陳偉誠對於森林循環經濟的理念。 

生物炭的用途多元,所製的「炭盆栽」能應用在日常當中,有效地為環境達到除濕、除臭的功效,或是製成其他有趣的文創小物。而木酢液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能製成各式天然的清潔用品,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一棵樹的價值對於人們來說,不僅限於提供氧氣,還可以帶來生活情趣,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利用木材裁切後產生的剩餘廢料燒製成生物炭,並製作成「炭盆栽」。攝影/柳翰洋

成立青年工作坊 推廣森林永續意義 

木塵飛揚,空氣瀰漫陣陣木材芬芳,此起彼落的鋸木聲,學員們埋頭專心測量、裁切和修改眼前看似平凡的木塊,在一旁的老木工師傅仔細地指導下,一件件工法精美的木製家具被學員製作出來。陳偉誠創立的品牌也參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所發起的「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計畫,成立森林循環湖口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盼能將台灣引以為傲的木工技術持續傳承。 

有了永續環境的發展理念,勢必還需要更多人力將其延續下去。同為返鄉創業青年的陳偉誠認為,成立青年工作坊是必要的。從生態的角度來看,就如工作坊的英文取名「ReWood」一般,以循環永續的概念有效利用森林資源,二度利用木料生產再生產品,達成永續發展。而在工作坊期間,也有學員因喜歡上當地生態,抑或是被輕鬆自然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最後選擇在當地落腳生活。

學員細心裁切木塊,打造屬於自己的木作產品。攝影/李明岫 

森林循環湖口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的學員黃雅淇本身經營美髮店,當初為節省開店成本,全店的裝潢都是靠一己之力獨立完成。因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對木作產生興趣,於是報名青年工作坊的課程,開始與師父學習木工技術。對黃雅琪而言,工作站就是她興趣萌芽的起點。 

黃雅淇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從最基本的木條開始學做「槺」跟「榫」,因為需要非常精準的測量,她花了三到四個月的時間才完全學會。黃雅琪表示,她每週都會來到工作坊參與學習,最近完成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美甲桌,十分有成就感。黃雅琪笑說,美甲桌可能可以成為她未來的「斜槓事業」。 

談到未來計畫,陳偉誠希望透過行銷推廣木材再生產品的方式,讓更多民眾理解永續生態對生活的益處。同時陳偉誠也認為,台灣還有許多的林木廢材需要被循環再利用,若能在全國各地成立工作站,將當地的木料集中處理,便能大幅減少碳足跡的排放。當地的木工師傅能於工作站中教導想學習木工的年輕人,延續木工這份傳統工藝,打造台灣永續林業生態鏈。

剩餘材變黑金  生物炭成農民好幫手

近年綠能農產業興起,農民在種植作物時,也會開始選擇有助於環境,或對土地傷害性低的方式與肥料耕作。其中由我國政府近期大力推廣的生物炭,獲得許多農民青睞與使用。生物炭作為多孔性材料,其特性能有效將施肥的養分保留在土壤內,並提供微生物棲息地。除可以成為極佳的輔助肥料,還能由原先會被林木與農業業者所丟棄的剩餘材來製作,降低自然資源的浪費。

許多民眾易將生物炭與一般市面上的普通木炭視為相同品項,但前者製造過程和判定標準較後者嚴格許多。我國生物炭的製程大多是收集林、農業所製造出的樹木與農業廢料後,經過兩至三星期的悶燒過程,再把燒過的木材放進炭化窯,透過氧氣量的控制提升窯內溫度,把木材中的水分完全乾餾,最後等其降溫炭化完成生物炭的製作。

看似不起眼的剩餘木料,也能變成對於農業有著極大幫助的「黑金」。照片來源/iStock

於農業方面,生物炭也有著許多妙用,尤其在土地施肥上能有效幫助農民減少肥料的使用量。專職於農村再生的草根意識工作室負責人劉晉宏表示,因為在施肥後,作物真正能吸收的營養不多,大部分的肥料容易被雨水沖刷流失,喪失幫助作物生長的目的。但如果把生物炭混合肥料一同使用,生物炭會先儲存肥料中的營養成分與水分,再隨時間釋放出來。不僅大幅節省肥料的使用,也能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

另外,運用於土壤中的生物炭也有減少碳排的功效。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簡任技正李建霖說明,植物在生長時所行的光合作用,製造氧氣的同時也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但隨著有機物的分解後,當初被吸收的二氧化碳會重新發散回空氣中,無形中增加碳排放。不過如果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二氧化碳則會被其以「固碳」的形式保存於土壤中形成長期碳匯,根本抑止碳排放鏈的產生。

活力炭公司董事王志良表示,在製造生物炭過程中所產生的可燃性氣體,未來能夠作為能源運用,在現今科技下更可以做到生質能源和綠電的發展。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王志良也提及,部分農民會過度濫用生物炭導致土地鹼化,更可能因沒按照生物炭的規範,隨意燃木而造成空氣汙染。

為解決生物炭在產製和使用上的疑慮,目前林業試驗所也預計於未來推動我國專屬的生物炭標章與相關規範,期望能在不遠的將來能完善台灣生物炭的產業市場,讓曾是人們眼中的垃圾,能夠搖身一變成為擁有無限價值的「黑金」。

伐木≠有害 永續林業破除傳統迷思

台灣於早年歷史中因多元的自然資源而有著「寶島」的美稱,其中生長在丘陵地的檜木與樟木更是品質極佳,在日治以及國民政府時期皆被當作是主要的出口產品之一。但隨著原始森林和保安林被大規模地人為濫墾,與政府的伐木政策下,台灣林地幾乎被「趕盡殺絕」。根據林務局的數據顯示,直至西元1976年前,台灣總計砍伐了近3500萬公頃的林地,在我國自然保育歷史上留下無法抹滅的傷痛。 

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的永在林業積極推廣永續林業,開設生態營隊邀請民眾學習林地相關知識。照片提供/吳昱瑩

而林地濫墾的悲劇在台灣於1991年頒布「禁伐天然林」的政策後畫下句點,政府也開始著手實施各項國土護育的措施,期望台灣原始森林能再次復育。加上近年來國人環保意識大幅提升,「砍樹」、「伐木」 皆被多數民眾視為負面且有害於環境的行為。因此,在政策與民意的雙重限制下,我國伐木相關產業逐漸式微。不過令人疑問的是,台灣真的有發揮出森林的最大價值嗎?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花東組主任黃靖庭說,過去政府為復育國土而推廣「獎勵造林」計畫,讓全民能在恢復林地的同時,可以得到豐厚的獎勵金。不過部分地主為能獲得補助而投機取巧,將原先的樹木進行砍伐後再重新種植樹苗,讓該地的水土保持系統出現問題。另外,部分林地在重新復育後,地主便放任其恣意生長,埋沒樹木所能發展出的最大價值,與政府當初「全民造林」的美意背道而馳。

永在林業於伐木前會根據林地特性進行評估再砍伐。照片提供/王亭
工人帶領參與自然課程的學員們體驗伐木。照片提供/吳昱瑩

座落於屏東縣車城鄉的永在林業占地廣闊,林場內的林木參天,鳥叫蟲鳴伴隨著落山風的呼嘯不絕於耳,與人們印象中「死氣沉沉」的伐木場有著極大的不同。從傳統林業轉型為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永在林業,在現場除了能看到伐木工人們手持電鋸、辛勤地鋸砍著樹木外,同時也可以望見專業人員正觀測林地的生長和復育情況,以及前往該地參與自然課程、認識台灣永續林業發展的學員們。 

永在林業自西元1971年成立至今已逾五十年,在面臨我國林業蕭條危機時,永在林業一舉顛覆了傳統林業「只管砍樹」的經營模式,在砍伐人造林的同時也關注環境並持續育苗,發展出新型態的永續林業。永在林業在不懈的努力下,持續於森林經濟、環境、社會這三大價值面向默默耕耘,終在2015年取得國際FSC(森林管理委員會) 認證,成為台灣唯一榮獲此認證的民營林業。

森林生態系的十七項價值。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製圖/柳翰洋

在現實層面考量下,永續林業的諸多措施必定要花費大量資金。因此永在林業於旗下的林場就近設立合作社與工廠,將砍下的木料及剩餘材直接送往該處製成產品,除了賦予林木經濟價值、增加企業營收外,也降低長途運送所需的碳排放。而在復育造林方面,從基本的育苗種樹到環境評估、預留原生動物棲息樹木,以及保護幼苗成長的上層疏伐方式,皆能看見永在林業對於落實林業永續的決心。 

此外,永在林業也想破除台灣民眾對於「砍樹就是有害」的迷思,積極與政府或是生態中心合作,開設森林課程與營隊,讓人們能實際走入森林並認識永續林業的運行,進而翻轉他們對林業的刻板印象。永在林業廠務余祥瑋也說,許多參與活動的學員在課程結束後,開始認可永續林業在伐木的同時,與森林共生共存的作法。 

我國目前因大眾觀感與禁伐天然林的政策,導致林業難以持續經營。根據林業試驗所的報告顯示,現今台灣有近六成的森林覆蓋率,卻有99%的木材都需仰賴外國進口,國產材比例只占不到百分之一,若供應國的木材產量出現問題,我國的木材來源將會陷入無解的窘境。因此近年來林務局也提倡要提高國產材的產量,期望能妥善利用台灣的每一寸林地資源。 

過去台灣森林因被人為濫墾而導致嚴重的生態破壞,因此政府二十幾年來便積極進行林地復育工作。但隨著森林地逐漸恢復生機,如何在環境護育的同時,將豐沛的森林資源妥善利用並永續循環,才是當代林業未來發展的目標與願景。永續林業不但為復興我國林業的期望奠定下基石,更使一棵棵幼苗有機會能茁長成蒼翠大樹,讓台灣森林生生不息。 

永續林業破除民眾對伐木的負面印象,將樹木的價值最大化。照片提供/吳昱瑩

延伸閱讀:

山林的守護者—森林護管員

與山林的契約 環境信託與山林的「森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