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濫捕?污染? 彰化保育區螻蛄蝦不增反減

記者 楊絢羽、宋元祺/採訪報導

彰化鹿港天后宮前,一攤攤的「蝦猴」酥炸飄香是當地人熟悉的景色,同時深受外地人喜愛。如今這個好味道,恐怕會隨著螻蛄蝦數量持續減少而走入歷史,沿海生態鏈也將受到衝擊。  

彰化鹿港老街上的螻蛄蝦料理。攝影/宋元祺

「蝦猴」為螻蛄蝦的俗名,外型相似於蝦、蟹,身上的甲殼較軟,體型大約落在五到六公分,最大可生長到七公分。多棲息於半泥半沙的海岸濕地,在台灣西部沿海時常能發現他們的蹤跡。

彰化縣政府自2005年起,陸續將當地共96.5公頃的螻蛄蝦棲地設為保育區,主要分布在彰化縣伸港鄉、芳苑鄉沿海。然而,當地店家指出目前「蝦猴」價格反較過去更高,反映市場螻蛄蝦數量稀少。

《自由時報》報導也指出,縣議員賴清美3月下旬檢視數據發現常年設立保育區的結果是螻蛄蝦的數量「不增反減」,較2012年時已減少1.5倍,為此她提出質疑,是否當地政府保育政策舉措失當,導致螻蛄蝦的復育情況似乎並未獲得真正改善。

漁民捕捉螻蛄蝦前的築堤過程。攝影/宋元祺
在半泥半沙的潮間帶挖洞而居的螻蛄蝦。攝影/宋元祺 

漁民黑龍從事捕蝦工作超過二十年,靠著獨臂,和妻子靠著賣螻蛄蝦撐起家計。黑龍在捕捉螻蛄蝦之前主要靠捕魚、抓螃蟹維生,在與友人隨性地嘗試捕捉螻蛄蝦後捕出心得,從此埋首於捕蝦,並應用以前做鐵工累積的經驗與技術,改良出讓工作過程更便利的機械。

螻蛄蝦的產季從農曆八月跨至隔年三月,近期主要在鄰近舊濁水溪出海口的福寶海堤濕地捕撈螻蛄蝦的黑龍正趕著產季尾聲加把勁,看著一隻隻螻蛄蝦進到網子裡,最後再依據身體結構、顏色區別公蝦和母蝦後,工作才告一段落。  

使用水柱沖刷,將一隻隻螻蛄蝦趕進網子。攝影/宋元祺

面對螻蛄蝦數量驟減,黑龍認為,縣政府劃定保育區禁捕、復育並無太大的幫助。他指出,保育區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對濕地進行翻動,當泥沙堆積地太厚,反而不利螻蛄蝦生存。他也提及,小於三公分的螻蛄蝦都會過網目,讓其繼續在濕地成長,作為漁民需自行設定捕捉量的限制。  

沖刷網子,使小於3公分的螻蛄蝦過網目。攝影/宋元祺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黃將修則點出保育區之外,也須考慮整體環境污染的問題。他解釋,目前彰濱工業區裡、外共設置10個監測站,工業區內的螻蛄蝦數量在幾年內顯著下降,與環境污染、土質變化有關。至於保育區內復育不見成效,他認為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不排除漁民採補量大、環境已不適合生存、有污染物,也不可忽略螻蛄蝦可能因感染蝦白點病毒導致大量死亡。

若想追根究底了解螻蛄蝦數量劇烈減少的原因,有賴政府、各單位投入資金深入研究,設立保育區無法一勞永逸。    

將撈捕起來的螻蛄蝦分出公母。攝影/宋元祺

根據彰化區漁會資料,彰化縣政府自2005年起劃分出三個保育區,設置禁捕區與捕捉量的限制,並增派巡守人員,以此維護螻蛄蝦生態的永續。然而倚靠政府力量外,黃將修表示,最重要的仍是投入研究資金,找出螻蛄蝦減少的真正原因並對症下藥,才能避免螻蛄蝦落入生態危機。

 

延伸閱讀:

從產地到餐桌-漁業永續之路

海洋魚類資源枯竭 食魚教育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