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從零挑戰夯職缺 文科少女吳宜璇變身工程師

記者 陳昱潔/採訪報導

後疫情時代下,眾多產業力拚數位轉型,線上需求的提高產生了許多工程師職缺;工程師又分為全端、前端、後端,其中前端工程師入門門檻相對較低,且據求職平台cakeresume統計,前端工程師起薪約4萬元,較基本工資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轉職者。

2020年,即將從五專外文科畢業的吳宜璇,原本打算像多數五專生一樣,升上二技以取得學士學位,卻接連遇上校方政策更改、疫情等突發狀況,再三修改計畫,最終輾轉成為前端工程師。

「國中時很嚮往出國留學,但經濟是個大問題。後來聽補習班老師說去德國讀書免學費,就決定是德文了。」吳宜璇說,正因為就讀五專才讓她有空閒時間打工,並在18歲那年就靠自己存的錢,隻身前往德國遊學兩個月。

吳宜璇和語言班的澳洲同學合影。圖片提供/吳宜璇

計畫一波三折 將危機當作轉機

在德國的美好回憶讓吳宜璇更加堅定赴德留學之夢,原打算之後利用校內雙聯學制取得兩地的雙學位,卻在畢業前夕突然收到學校要關閉升學管道的消息。她無奈說道:「當下得知時超生氣,根本措手不及。

但她沒有因此灰心太久,多方考慮後,決定先到德國當互惠生(Au pair),然而德國疫情加重,苦等不到簽證的她只好再次放棄計畫。也是在這時候,偶然接觸到前端工程師的資訊。

誤打誤撞進入工程師領域 原本只為錢

「某天碰巧點進政府補助新興產業的網站,對AI、程式感到有些好奇而開始搜尋資料,看到一些零基礎轉職前端(工程師)的經驗分享,心想怎麼可能這麼容易,那時候是半信半疑的。」

由於過去完全不了解「工程師」都在學什麼、做什麼,吳宜璇把網路上的零基礎轉職文章都翻過一遍。「我數理很差,所以還是很害怕,需要從別人的經驗談尋求心靈上的支持,說服自己文科也可以轉理科。」

她透露,一開始最吸引她的其實是職訓班在北部的免費宿舍及每月八千元補助金:「如果不是在疫情期間報名上課,就不會有補助金,我今天可能也不會是工程師,所以疫情可以說是一大推手。」

職訓班學習 程式為主設計為輔

相較於後端工程師負責資料運算處理,前端工程師負責介面處理及網頁視覺效果,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東西」。除了HTML、CSS、JavaScript等程式語言,職訓班也提供Illustrator、Photoshop等設計軟體的學習。

於職訓班上課時所使用的書籍,本本皆為必學的基礎知識。攝影/陳昱潔

為期半年的課程,由老師一天8小時授課帶學,最後一個月為期末專題製作與發表。專題主題不限,每位學員皆需獨力完成作品,包括網站設計、前後端架構、功能規劃等等。 

吳宜璇提到期間她多次有想放棄的念頭:「學最難的單元、靠自己寫網站的時候都很痛苦,八小時的上課影片,我要重看好幾天才懂。雖然辛苦,過程中也不乏質疑自己的聲音,但我很想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只要想到克服一切後成長的自己,就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新手工程師的工作甘苦談

目前吳宜璇任職於知名網路服飾品牌,平時工作不只是與電腦為伍,也要和設計師、後端工程師討論稿件及功能,良好的溝通能力很重要。她笑說,進入公司後發現同事都是社交咖,會打扮又會健身,顛覆了她對工程師的想像。

談及工作上的壓力,吳宜璇憶及剛入職時,不同於大部分同事都是資工、資管等工程師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自己完全是一張白紙,前輩要她先看公司之前的網站架構,但自己一知半解,通常是邊看邊上網查,剩下不會的再請教前輩。

常用的程式碼編輯器。圖片提供/吳宜璇

吳宜璇近期剛從切版等相對簡易的工作進入寫功能的新階段,具文科背景的她表示:「查文件用英文最快,讓我覺得之前學的英文總算派上一點用場。」她也指出,工程師必備技能之一就是查文件,程式語法不需要死背,但要理解如何運用,知道每一行程式碼的用途。

審慎抉擇多方嘗試 別讓所學綁住出路

為了不讓自己有後悔的藉口,吳宜璇總是謹慎地做每個決定,她表示,透過寫日記能讓她審視過去、梳理自己的想法,理性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做過的每件事都是有意義的,即使當下感覺不出來。它們都是一個點,當你回過頭會發現那些點都連成一條線,成就現在的你。」就算歷經許多峰迴路轉,她認為只要是經過仔細思考後的行動,就沒有所謂的冤枉路,人生的每個決定都有其存在意義和帶來的收穫。

吳宜璇以親身經驗建議轉換專業跑道的人:真正下定決心跨專業需要勇氣,在這之前可以善用免費資源測試自己適不適合該職業,而不是盲目地直接繳學費上課。

針對近期越來越多零基礎求職者轉職前端工程師,吳宜璇的看法是:目前職缺尚有餘裕,未來逐漸飽和後,缺的是「好的」前端工程師,須持續加強專業領域能力,讓自己變得不可被取代。

吳宜璇平時隨身攜帶筆電,閒暇時間仍熱中學習、精進自我。攝影/陳昱潔

關於未來的打算,吳宜璇語帶保留地說:「有可能繼續做這份工作,也可能回歸校園進修,先不給自己下定論,未來才不會受限。」她唯一肯定的是,不要被所學限制未來出路,也不需要害怕自己不一樣,跳脫框架嘗試新事物、做個有彈性的人,才不會被瞬息萬變的世界淘汰。

 

延伸閱讀:

運動員轉換跑道不「易」 堅持造就成功

台版高年級實習生 用咖啡傳授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