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滑板躍奧運 扭轉形象成全民運動

記者 廖芯曼/採訪報導
滑板競技在東京奧運首度亮相,成為最具話題性的新項目。攝影/廖芯曼

在2020東京的五環殿堂中,滑板競技成為最具話題性的新項目。在台灣,塗鴉、DJ、饒舌與滑板這樣的街頭文化都曾被冠上叛逆的刻板印象,為了讓這項運動產生良性競爭力,台灣有一群熱血的「滑板小子」,致力於滑板教育並向政府爭取資源,以及加強文化推廣,扭轉以往的形象,型塑良好的玩板生態與環境。

滑板定位不同 是運動是娛樂也是生活

現年三十八歲的林晉賢,在十七歲時抱著嘗試的心態開始玩滑板,卻意外地將滑板當作職業。除了擁有一間自己的滑板店,平時也會在店內小型的U型台及室內空間做免費教學,為的是讓剛接觸滑板的初心者,了解如何正確使用滑板並避免意外發生。

林晉賢每週都會在店內進行簡單的滑板教學。攝影/廖芯曼

「滑板對於不同人而言有不同的定位與見解」,林晉賢表示,二十年前滑板在台灣是一種「純粹」的次文化,沒有規則。至今滑板的取向變得更多元。

林晉賢舉例,自己的家長起初相當反對自己玩滑板,認為玩滑板是一種「叛逆」的行為,但現在有許多家長相當支持孩子嘗試滑板這項運動。他也坦言:「滑板對某些人來說是運動,對某些人來說確實是學壞的契機,但對我而言,滑板就是我生活的方式」。

滑板運動不再只有負面形象,許多家長現將它視為一項運動,鼓勵孩子學習。攝影/廖芯曼

談起滑板登上奧運,成為一項競技項目後,擁有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以下簡稱中華溜冰協會)的滑輪板C級裁判與教練證照的林晉賢表示非常樂見他認為接觸滑板的這二十年之間,經歷了不同的滑板時期,由於滑板的困難程度高,導致台灣人將滑板視為一種潮流,玩得久的人不多,能夠培訓成為選手的人更是屈指可數,加上滑板在台灣發展的時間不夠長,要與國際角逐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當台灣堅持玩滑板的人變多,自然而然就會出現想要跳上大舞台的人。

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成立於民國67年,主管機關為內政部。任務主要為行政院教育部體育署、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唯一單項協會及中華民國體運動總會團體會員之一。其中含直排輪推廣委員會、自由式溜冰專門委員會、直排花式專門委員會、花式專門委員會、競速專門委員會、極限滑輪板專門委員會、溜冰曲棍球專門委員會。

資料來源/中華溜冰協會

林晉賢在滑板圈多年耕耘,樂見有朝一日台灣滑板圈能登上國際舞台。攝影/廖芯曼

滑板文化創新 新生代滑板世代崛起

滑板在國內經歷了不同的時期,台灣知名滑板代理商王天麟在新莊打造寬廣的板場,裡頭碗池、三角錐、障礙物等道具一應俱全。他除了代理滑板與經營板場之外,更為中華溜冰協會滑輪板的現任理事,對於滑板推廣不遺餘力。

王天麟細心講解滑板須知,以及不同零件對於使用上的影響。攝影/廖芯曼

滑板經歷26年的王天麟,並不否認自己當初玩滑板是想要打造「酷帥」的形象,但現在他認為台灣的滑板生態已經不再像以前只是為了裝酷。隨著接觸的年齡層越來越廣,滑板人的形象也更多元。

學滑板的年齡層下降,南港極限運動中心常出現許多小朋友學習滑板技巧。攝影/廖芯曼

滑板已經不再被老舊的刻板印象給框架,轉而變成一種運動教育,王天麟坦言:「還是有想來板場學壞的『屁孩』,遇到這樣的小孩,我就是會罵。小孩就是要教,如果來板場我們不教,誰要教?」

王天麟時常在板場與來玩板的人打成一片,促進滑板人之間的交流。攝影/廖芯曼

征戰國內各大滑板盃賽屢獲佳績的李汶璋,來自台北街頭滑板團體「台北失控」,年僅21歲的他笑說,成為「滑板圈新生代偶像」是他的目標十四歲那年開始玩板就拿下速度賽亞軍但他後來就比較喜歡在街上玩、拍影片,現在偶爾也會參加比賽,但不會將重點放在勝敗。

李汶璋坦言:「第一次跟台北失控一起玩,發現成員都很強,在高壓環境之下自己也想變強,後來18歲正式加入之後,我們要讓國外的人知道,台灣也有在street(街滑)玩板、拍片,很酷的crew(團體)。」

  • 台北失控(TPOOC):由12名喜愛在台北街頭玩滑板的年輕人所組成的團體,時常拍攝滑板影片,旗下擁有自己的服飾、滑板聯名品牌,從事滑板與街頭文化推廣,於滑板圈具有一定影響力。

資料來源/台北失控

李汶璋加入「台北失控」後,因年輕且滑板技巧高超而小有名氣。攝影/廖芯曼

板場生態清晰的反映台灣新生代滑板文化有更多不同的發展方向。王天麟認為以往資訊封閉,加上台灣人觀念保守,才導致普世價值將「滑板」次文化與「叛逆」劃上等號。雖然形象看似玩世不恭,但是王天麟認為未來新生代的滑板生態會有新的樣貌。

因為滑板踏入國際競技領域,能見度增加後,國內體壇與民眾就會開始正視滑板,而他們也會繼續向體育署爭取資源,來打造更好的玩板環境。

 

延伸閱讀:

空手道好手文姿云 首次挑戰東京奧運

新興極限運動正夯 滑板一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