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焦點

台灣珊瑚產業沒落 工藝與保育的存亡議題

記者 鄒欣潔、柴心擇/採訪報導

珊瑚雕刻是台灣鮮為人知的傳統工藝之一,細膩的工法結合高貴的材料,成為外國旅客有口皆碑的收藏品。台灣四面環海,擁有多樣珍貴的海洋資源,日治時期,日人引進捕撈漁法,揭開了台灣珊瑚產業的序幕,珊瑚加工業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黃忠山珊瑚雕刻作品《海上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以細膩的刀法勾勒細節,使作品活靈活現。攝影/鄒欣潔

然而榮景不常,因資源枯竭、海洋保育意識抬頭、禁令政策以及疫情影響,珊瑚產業逐漸沒落,昔日繁華的珊瑚重鎮南方澳更是今非昔比,珊瑚雕刻的工藝傳承也面臨困境。

民國76年以後尚未實施限縮,珊瑚產量就已經急遽下降,在政府提出漁船零成長政策後,珊瑚產量幾近歸零。資料來源/農委會漁業署、製圖/鄒欣潔

從玉石到珊瑚雕刻 黃忠山的工藝之道

展示櫃裡陳列一尊尊觀世音菩薩,傳神的姿態與精緻的刀工,顯露出雕刻師傅獨具匠心的工藝,新北市在今年三月於新北市藝文中心舉辦「新北市台灣工藝之家聯展」,展出許多工藝家的作品,其中便包含著名珊瑚雕刻師黃忠山的作品。

黃忠山師傅是台灣少數僅存的珊瑚雕刻師,作品清一色為觀世音菩薩,他解釋,珊瑚是佛教七寶之一,而觀音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民間信仰,因此用珊瑚雕刻觀音是最好的,他也將觀音的神態勾勒得栩栩如生,每一尊都是獨一無二的設計。

黃忠山善雕刻觀音,每一尊觀音都有不同的涵義及設計。攝影/鄒欣潔

黃忠山十多歲開始學習玉石雕刻,後為精進技術又鑽研玉石屏風雕刻,黃忠山提及,早年生活困苦,拮据到人人避而遠之,所以才不斷打拚,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渴望能出人頭地。

黃忠山笑著回憶,轉換跑道成為珊瑚雕刻師的契機,是因為休假時到朋友家無意間看到珊瑚雕刻的作品後,就被深深吸引,便義無反顧決定學習珊瑚雕刻的工法。即使有著深厚的雕刻基礎,黃忠山仍然從學徒開始做起,他談到,當學徒時,先從磨掉珊瑚上的蟲蛀開始,再一步步遞進,每走一步都必須遵循師傅的提點,為了獲取更多的技術,這些都是必經之路。

一件珊瑚雕刻作品的形成,往往需要耐心琢磨,歷經漫長的時間方可完成,黃忠山說明,珊瑚價格高,為了不浪費材料,須構思很久才會下手,且珊瑚內部瑕疵多,時常為了避開蚵仔殼或蟲蛀等缺陷,而不停更改設計,時時刻刻都在思考雕刻設計,這就是珊瑚雕刻師傅的日常。

黃忠山戴起眼鏡,仔細的鑽研珊瑚細部的設計。攝影/鄒欣潔
一支支比手指還小的雕刻工具,再細的紋路都能做到完美無瑕。攝影/鄒欣潔

資源枯竭產業沒落 珊瑚雕刻遇傳承困境

珊瑚種類多樣,被用來加工製成飾品及雕刻作品的是寶石珊瑚,也是允許開採的深海珊瑚,與一般淺海的造礁珊瑚不同,生長在水深100公尺以下,好幾年才能長出一公分,為了有效控管資源使用,許多限捕政策相繼祭出。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說明,漁業署一直不斷檢討海洋資源情況,並採取管理措施,例如,珊瑚漁船數量維持不再增加,並指定五個捕撈漁區,且每艘船每年限捕200公斤,除此之外,為了掌握漁獲量,指規範珊瑚漁船停靠在指定的漁港,藉此了解捕撈狀況。

世界最寬的紅寶石珊瑚,高95公分、寬165公分,保存相當完整。攝影/鄒欣潔

王正芳提及,現今捕撈到的珊瑚90% 以上是落在海底死亡已久的「枯枝」,以及被許多鑽孔生物蛀洞的「蟲枝」,目前有科學家在調查深海珊瑚的資源量,但因為環境太深很難評估,未來將持續跟進。

針對珊瑚保育的現況,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研究助理陳冠言認為,現在的纏繞網漁法和拖網一樣,都沒有選擇性,雖不會造成地毯式破壞,卻也會影響深海生態系統,他解釋,深海珊瑚生長緩慢,如此高頻率開採易造成捕撈衰竭,這些深海資源也變得不可回復了。 

  • 珊瑚傳統拖網:將石頭放在網中,在放入海中,藉由海流的帶動,裝著石頭的網子會去撞擊海溝,撞掉的珊瑚就會被卡在網子上拉上船,台語叫做『卡珊瑚』。
  • 珊瑚纏繞網:將綁著石頭的網子沉到海中,用拖拉的方式讓珊瑚纏在網子上,再用絞繩機將網子拉上來。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面對珊瑚產業的窘況,黃忠山感嘆,如今即使珊瑚沒有生意,價格依然昂貴,學徒也放棄雕刻工藝紛紛轉行,自2019年中國實施來台禁令,陸客減少,珊瑚雕刻的生意也一落千丈,黃忠山說明,珊瑚雕刻的買家以陸客居多,還有少數台灣收藏家,現在景氣不好,所以也很久沒有雕刻珊瑚了,重拾雕刻刀的日子,似乎遙遙無期。

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停滿一艘艘的珊瑚漁船,上面滿是捕撈珊瑚的工具。攝影/鄒欣潔

喚起台灣珊瑚記憶 地方推動永續傳承

南方澳是珊瑚的重要產地,往日顯眼的珊瑚招牌,如今寥寥無幾,珊瑚雕刻保存者賴元淵表示,以前附近很多珊瑚加工廠,小時候會看到外國人來買珊瑚原料,但後來都逐漸消失。

由於珊瑚產業的歷史脈絡較少,大眾不清楚,賴元淵表示,因為如此,大眾自然會覺得珊瑚工藝可有可無,很容易捨棄,反觀日本及義大利,珊瑚是他們刻在骨子裡的傳統文化,民眾都了解且支持,所以能歷久不衰。

透過經營博物館將珊瑚雕刻工藝保存並推廣,賴元淵說,因為同為珊瑚雕刻師的父親希望能保留一些工藝及歷史記憶,所以創建博物館,並做了許多田野調查,彙整成一本本的資料,讓大家能夠將珊瑚鑲進歷史記憶中,但也因疫情影響,讓本來就杳無人跡的博物館,更是雪上加霜。

為保存並推廣珊瑚工藝,珊瑚雕刻師將自己的居家改造成博物館,展示雕刻作品。攝影/鄒欣潔

即便景況慘澹,博物館仍想辦法推動轉型,賴元淵指出,珊瑚產業在未來傳承幾乎是很困難的事,因此希望讓地方年輕一代了解,無論是台灣珊瑚歷史,或是傳統工藝,都是南方澳漁村的特色。

為推動轉型,讓更多人了解珊瑚工藝,博物館內開設簡易雕刻課程,供民眾體驗。攝影/鄒欣潔

雕刻工法與生態保育並存 激起現代文化省思

「沒有一種產業是不會破壞環境的」,賴元淵無奈的說,漁夫也不願意捕不到珊瑚,而是希望資源能源源不絕,讓後代都能享有。他提及,台灣擁有這些珍貴的資源,理應珍惜使用,目前除了工藝傳承外,漁業技術也是首要問題,當這些捕撈技術失傳時,要再回復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每一件珊瑚雕刻作品都蘊含了師傅的設計巧思,是工藝傳承的典範。攝影/鄒欣潔

工藝與保育之間的衝突,有學者提出使用其他材料作為替代,以此保護生態,陳冠言認為,珊瑚雕刻工藝真正的價值在於雕刻技術,而非珊瑚本身,材料只能襯托工法,將使用珊瑚來雕刻當作過往,也是個值得傳承下去的故事。

珊瑚除了被用來雕刻佛像外,也有其他很精緻的主題作品。攝影/鄒欣潔

輝煌成果的背後都有代價,許多人覺得珊瑚製成工藝品後,才能展現其價值,但難道珊瑚在深海中提供其他生物生存空間,就沒有價值?傳統工藝與環境保育的取捨問題,激盪出的火花,值得大眾一同來省思。 

 

延伸閱讀:

小琉球珊瑚白化問題嚴重 海溫驟升為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