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社會社福

花蓮玉里「法國爸爸」劉一峰 以台為家奉獻一生

記者 王亭淇、張庭茹/採訪報導

2020年二月,一把無情大火吞噬了劉一峰二手物流中心,各界捐贈的物品和辛苦拾回的回收物全都付之一炬。2021年三月時,劉一峰愛心農場遭臨時棄單2500顆雞蛋。兩起事件發生後,讓更多台灣人知道,在花蓮縣玉里鎮上有一位來自法國的劉一峰(Rev.Yves Moal)神父,五十五年來,利用二手物流中心和愛心農場照顧著當地許許多多的身心障礙者、街友及更生人,讓他們有工作以維持基本生計,使他們重新與社會接軌,因此被尊稱為「玉里的法國爸爸」。

二手物流中心前堆滿來自全台各地的援助物資,劉一峰非常感謝台灣人的愛心。攝影/王亭淇
資源回收場位於二手物流中心後方,劉一峰讓那些被社會遺忘的人在這裡工作,重回社會。攝影/王亭淇
劉一峰造福當地街友、身障者及更生人,讓他們有份工作,維持生計。攝影/王亭淇

劉一峰出生於傳統天主教家庭,家中四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一出生時,被擔任修士的叔叔作為代父抱著受洗,不過叔叔在二次大戰中擔任游擊隊不幸身故。年幼時,奶奶告訴一峰,叔叔最大的願望是成為神父並前往亞洲傳教。這一番話,在劉一峰心中埋下種子。1966年,當時25歲的劉一峰便乘船跨海歷時一個多月抵達台灣,繼承叔叔遺志,從此深耕花蓮至今。

劉一峰繼承叔叔(如圖)遺志到台灣傳教。照片提供/劉一峰

走在玉里街道上,沒有人不認識「玉里法國爸爸」,人人看到他都會開心的道平安,法國爸爸也會回以燦爛的微笑。一大早,帶領例行的彌撒結束後,法國爸爸隨即展開一天忙碌的生活。法國爸爸親自駕車載著回收場的員工,也就是受他幫助的那些人們,到鎮上收取回收物,親自幫忙搬運到貨車上,再載到回收場進行分類。不只回收場的工作,愛心農場的雞隻,法國爸爸也會親自前往巡視。這些瑣碎的例行公事,法國爸爸沒有一天缺席,天天來回奔波數十趟,永遠不喊累,不為自己,只為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再痛苦。

劉一峰不論大小事都親力親為,因此被尊稱為「玉里法國爸爸」。攝影/張庭茹
劉一峰總是來者不拒,天天接到無數電話,只要鎮上居民有求於他,他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攝影/王亭淇

2017年劉一峰成為正港的台灣人,除了自1999年接棒經營由顧超前神父所創立的社福機構「安德啟智中心」外,從年輕到老年,將畢生所有奉獻給台灣,甚至還賣掉父母在法國留下的土地,籌資上百萬創建老年身障機構「怡峰園」,總共收留超過兩百名無家可歸的人,劉一峰神父眼神熾熱地說:「因為我年齡那麼大了,又沒有孩子,我在法國二十五年,在台灣五十五年,他們是我的家人,台灣就是我的家,很自然地那些財產也是屬於他們。」

劉一峰深耕花蓮奉獻超過半個世紀,2017年正式獲發歸化國籍許可證及定居證,並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攝影/張庭茹

今年三十七歲,少年時期幾乎都在監獄度過的阿牛,談到法國爸爸對他的付出,收起兇惡的眼神,眼匡泛淚、若有所思淺淺地說:「是神父讓我有想要重新改過的機會,更生人在外面其實沒有人要,感謝他願意收留我。」不分種族、宗教,法國爸爸也從不過問過去,通通來者不拒。他說:「每一個人都有過去,每一個人都有他可愛的地方,只要有一個人因為來這裡放棄暴力行為或是放棄酒,那都值得了。」

劉一峰無私的奉獻,對待任何人都視如己出,收留無家可歸的人,讓阿牛(圖左)感動不已。攝影/王亭淇

法國爸爸畢生奉獻給台灣,因此錯過了妹妹、哥哥在法國的婚禮,甚至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只能透過書信和家鄉的親友維繫情感,看著一張張的老照片回憶過去。法國爸爸早以台灣為家,對待任何人都視如己出,就像慈父般擁抱著那些無助的人。儘管已經年過八十歲,任何事情他依然親力親為,歲月在他的臉龐留下痕跡,超過半世紀的無私奉獻,也將刻畫在人們心中。他說:「只要沒有被趕走,我就會一輩子留在台灣。」

劉一峰自25歲離開法國,到現在已經80歲了,看著一張張老照片回憶過去。攝影/張庭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