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焦點社會社福

雙老困境!老宅困老人 出門成奢望

  記者 詹宜庭、林芸寬/採訪報導

隨著光陰流逝,老人的身體機能逐漸退化,「行動不便」是將來人人皆可能面臨到的問題。依據內政部統計,全台近43萬名老人居住在無電梯的公寓,家中若無電梯代步,許多長輩連簡單的外出都非常困難。短短幾層樓梯,對他們來說,如同遙無止境的天梯,攀登不易。

雖然內政部營建署已相繼放寬相關規定,但排除老宅蓋電梯的障礙外,仍存在著住戶同意比例、空間限制等問題待解決。

我國高齡人口達380萬,老年人的安居照護為社會重要課題。攝影/林芸寬

今年76歲的吳奶奶,獨自住在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的無電梯公寓。平時樂觀開朗的她,提及家中無電梯代步一事,臉上顯露出淡淡的憂愁。

吳奶奶表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爬樓梯對她來說頗為吃力,經常上樓之後就不想下去。她分享,「公寓樓上曾有一位90多歲的阿公住在這,之前看到他回家時,因為沒有電梯,爬樓梯是真的是用『爬』的爬上去!」因為沒有電梯代步,鄰居幾乎足不出戶,最終只能被家人送到療養院。

老公寓增建電梯不易。攝影/詹宜庭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10 年 1 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高達380.4 萬人,國家發展委員會更推估,2025年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逐步攀升的台灣,除了吳奶奶外,恐會有更多高齡者面對「老宅困老人」的困境。

「整合最困難的其實是人!」建築師王瑞婷指出,老公寓興建電梯時,容易面臨住戶意見難以整合的問題,一二樓住戶因使用電梯頻率不高,對於增建電梯的抗性較強。

此外,政府規範一樓出入口必須要達一米二的寬度,但許多公寓門戶較窄,加裝電梯後往往空間就不足夠。住戶意見不合、經費協調破局、法規限制等因素,讓舊公寓成功興建電梯比例並不高。

「老宅困老人」是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無奈悲歌。談到改善方向,王瑞婷認為,政府當前雖然致力於全齡住宅、無障礙設施等公共空間的優化,但重點是如何讓長者從家中順利走到戶外。

全齡住宅與無障礙通用設計,讓長輩能順利從家中走到戶外。攝影/林芸寬

她提到,都更和危老重建是解決的途徑,卻也存在耗時過久的問題。曾有個案向王瑞婷洽談電梯增建,但因法規的層層限制,高齡客戶在電梯尚未蓋好就離開人世了。

「我們花很多時間,很努力的要幫大家做電梯增建,怎麼會讓老人家連電梯都等不到。」王瑞婷感嘆,當前整合之路仍是困難重重。盼住戶在既有建物改善時,能願意出資、凝聚共識,再配合法規的限制放寬,讓高齡長輩使用降設備比例增高,得以安居。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延伸閱讀:

高齡化台灣 老人服務中心創造樂活人生

高齡化勞動人口下降 立法盼促進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