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運動

賽車運動多元化 玩家接觸門檻降低

記者 陳仲廷、馮皓倫/採訪報導

賽車運動以摩托車、汽車、卡丁車的賽事最為常見,賽事項目上還有著越野賽、場地賽、兒童賽、甚至電競賽車等不同賽事。

不過賽車並不是像大家所想像的,只要在安全場地就算是賽車,而是需要具備安全措施、醫療、甚至如何破壞車輛等專業知識,並且在不同等級的比賽,皆須取得相關證照,才能稱之為賽車運動。

使用專業賽道能夠維護安全,並且有效提升技巧。攝影/馮浩倫

山道與賽車場雖然都是會出現賽車競速的場地,但山道的安全性卻相差許多。重機店老闆同時也是台灣機車錦標賽主辦人的黃維汯說,賽車如果騎很久的話,不太可能完全沒受過傷,但在山道騎車的話,有太多非預期的可能性會發生,像是野狗竄出、砂石車逆向等,這些都是不能掌握的變因。但在賽車場雖然也有可能發生事故,至少賽車場的情況都是固定的,只要選手不要太分心,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山路的競速因會出現許多非預期因素,很容易釀禍。攝影/馮浩倫

現役賽車手陳順元也說,賽車場的建置可以讓大家對於賽車運動有不同的觀感,不僅是車手本身的安全而已,減少山道上的飆車也是其中一環,在賽車場這樣相對安全的地方,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這對用路人與車手來說都是件好事。即便在賽車場出意外受傷,也會有完善的醫療團隊及專業人員,隨時給予醫療救護,這也是與山道不同的地方。

不過中華賽車會執行長楊光榮則說,賽車運動的場地在台灣的建置不夠完善,日後也不太可能邁向職業化,因為賽車場的建置需要大量腹地與工作團隊,甚至是要向力保那樣有周邊商機的出現才得以支撐,這也是為何賽車選手缺乏的原因。

近年來賽車運動表現有不小的進程。攝影/馮浩倫

陳順元提到,賽車這項運動容易受傷,在台灣更無法成為主要經濟來源,甚至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卻也讓許多人能夠從中挑戰自己,經由不同的專業競賽讓興趣成為專精。他補充,這項運動在台灣其實有不少抱有熱忱的人,只是大環境不夠完善,但賽車運動很好的是,只要你肯練習,就一定會有好成績。

若想接觸賽車運動,楊光榮指出,台灣的賽車運動在近幾年有不小進程,最近中華賽車會跟歐洲FIA國際汽車聯盟爭取到舉辦Mini GP的機會,從小培訓到十至十四歲,讓選手可以參加世界性的 Mini GP競賽,也是難得台灣可以在賽車跟國際公平競爭的機會,而這也代表這項運動在台灣有逐步扎根與推動。

賽車不是飆車,是一項能廣獲獎盃的運動。攝影/馮浩倫

此外,電競賽車也成為一項正式賽車比賽中新增的項目,讓民眾就算在家也可以培養賽車操作技巧及觀念,既不用擔心撞車要維修車輛,也讓民眾在家就可以接觸到賽車。對此楊光榮也說,台灣的大環境很難將賽車變成職業化,因為參與其中的還是算小眾,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政府部門都可能因為無法從中看到商機,因此高規格的賽車場建置與職業化的訓練都有窒礙難行之處。

他補充,在賽車有了電競項目之後,選手無須再仰賴賽車場,只要透過電競模組就能達到練習甚至競賽,這對台灣的選手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是讓台灣能跟國際競爭的機會,不僅如此,電競賽車的發展,還能讓更多民眾接觸,因為電競賽車相對毫無危險性,不用擔心出車禍會受傷,這也讓各種年齡層的人都能夠參與其中,讓賽車的多元發展,來降低大眾參與的門檻。

 

延伸閱讀:

國內外生態差異大 台灣機車賽事難以職業化

翻轉刻板印象 極限單車躍上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