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

泰國學運遍地開花 年輕世代提民主改革

記者 鄒欣潔、許貝婷、柴心擇/採訪報導

今(2020)年泰國社會動盪,源自受年輕人支持的未來前進黨於1022日,遭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加上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處理不當,導致多年累積的民怨爆發,引起強烈要求皇室改革的聲浪。學生陸續發起抗議活動,提出三大訴求及改革皇室的十點要求,目前政府與民眾皆未有退讓的跡象,抗爭仍持續中。 

台灣團體召開記者會,聲援泰國民主運動。攝影/鄒欣潔

泰國選舉委員會以違反政治獻金規範為由,於201912月要求憲法法院解散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今年221日憲法法院判處該黨解散。台灣新住民人權協會理事長楊聰榮說明,泰國憲法法庭有時會以不合理理由解散政黨,這是相當不公正的現象。同時,未來前進黨因主張改革深受年輕世代歡迎,解散判決成為一連串抗爭的導火線。

要求泰國皇室改革的聲浪開始萌芽,楊聰榮表示,疫情催化下,以觀光業為主的泰國,有四分之一的產業面臨失業困境,短時間內惡化的經濟,使年輕人對未來感到茫然。與此同時泰皇瑪哈•瓦吉拉隆功(Mahawachiralongkon),為躲避疫情飛往德國,加上上任後不斷傳出花邊新聞,使人民漸漸開始質疑皇室作為是否得宜,並認為應進行王室權力限制。

為此,學生團體針對政府提出三大訴求。首先,國會必須解散,人民認為總理並未有效控制疫情,反而加劇經濟退化,因此需要重整人員;再者,停止威脅人民,呼籲政府廢除侵犯集會及言論自由的相關法案;最後,制定新憲法,現今的憲法對軍政府有利,要透過修法使泰國成為真正民主的國家,後續也針對皇室改革提出要求。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基於政府作為,學生團體開始走上街頭,發動一連串示威遊行,以舉三指的手勢代表反抗威權,要求政府正視訴求,曾在台灣大學就讀的泰籍學生文雅(Blair)認為,現今泰國是由腐敗的軍隊自行任命為總理,成為共產主義國家,而非過往的民主。他強調政治問題影響到經濟及多項重要事件,目前的政府只是一個不懂如何有效管理國家的軍隊,對國家而言是既愚蠢又尷尬的存在。

泰國學運以「舉三指」象徵反對獨裁及呼籲民主。攝影/柴心擇

  • 舉起三根手指是電影《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中的象徵性表達,被稱為三指禮,原是表示悼念。到了第二部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中,三指禮變成了反抗施惠國的統治。而原本的感謝,尊敬和告別之意逐漸淡化,從這個意義上講,與泰國反政府組織的意識是一致的。

資料來源/看見泰國

泰國學生運動歷年不斷呼籲政府正視皇室改革、國會腐敗等問題,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客座教授彭懷恩表示,泰國因政變頻繁,時常有抗爭運動,但與先前不同的是,本次的泰國學運是以非暴力,類似公民不服從的運動方式進行抗爭,相較於早期的警民對立,學生運動相對積極正面。

如今反抗君主制度的學運仍持續僵持,楊聰榮提及,泰國《君主法》第112條,箝制人民發表議論皇室的言論自由,使民眾不敢隨意批評皇室,但這場由學生集結的運動,表達出高壓情況下的壓抑聲音,讓越來越多人加入改革行列,似乎能藉行動改變言論限制的狀況。然而他指出,目前為止學生團體與政府雙方仍互不相讓,因此示威仍會持續,甚至可能會在未控制好的情況下開始惡化,也難以斷定最後的收場方式。

各國學運相互影響 台灣應善盡國際責任

在台灣司空見慣的民主、自由,在香港、泰國等其他國家,仍在積極爭取。香港自反送中遊行到現在仍持續革命;泰國為人權而不斷發起政變。人民起身捍衛自身權利,即使付上血淋淋的代價,也絲毫不減革命精神。台權會秘書長施逸翔認為,台灣應善盡國際公民社會的責任,也要自我提醒別重蹈覆轍。

亞洲學運彼此相互影響,泰國學運與香港革命在抗議參與者的角色上,有相似之處。台灣泰國交流協會秘書長洪銘謙指出,香港過去抗爭中,參與的角色只有民眾與警察,並無軍方或皇室介入,然而如今解放軍卻介入抗爭。他解釋,香港學運存在兩種說法,其一,香港警察可能是公安偽裝;其二,一部分仍是香港人,他們與民眾對抗其實是種保護,因為一旦放棄對抗,解放軍可能介入香港。

台灣撐港遊行在台北市舉行,以釋放十二港人為訴求,現場高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旗幟。攝影/許貝婷

現在泰國則是警察、民眾與軍人在對抗,「軍人介入唯一的可能性是當事態提升,發動政變關鍵則是流血衝突。」洪銘謙說明,由於是軍方支持的政府,所以他們不希望政變發生,但另一隱憂是軍方又不完全為同一陣線,因此仍有政變的可能性,再加上疫情加劇的緣故,抗議才會愈演愈烈。

對此,台灣人權促進會(以下簡稱台權會)秘書長施逸翔也提及,泰國學運強調「無大台」,沒有核心的指揮領袖,許多決議共同討論,且鼓勵民眾發起不違背訴求的行動,他認為這明顯受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的影響。

洪銘謙指出,泰國與香港的學運也影響並考驗台灣「民主價值」的水準。除了讓台灣人民在非選舉期間,持續觀察民主現象外,也讓人民反思如同「白人至上」的「種族標籤」,是否存在於華人民主運動中。他認為亞洲地區,僅有華人擁有真正的民主,其餘國家則無,倘若人民對種族抱持異樣眼光的思維,將和「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的理念相互牴觸,代表我們仍不了解他國。

「台灣被稱為亞洲民主燈塔,但這燈塔似乎只照自己與對岸,照不到其他國家。」洪銘謙指出,這是上世代與這世代最大的差異,過去台灣不存在國際觀的視野,但如今在新南向的影響下,人民早已「被迫」國際化,且年輕世代的交流,比上世代更明顯,也促使大家願意更加關心彼此。

即使世代差異需經時代更替,才能有所改善,此次泰國學運不但讓台灣反思民主的意涵,也有愈來愈多人站出來為他們發聲。「台灣離威權統治並沒有太遠,但大家很容易遺忘我們曾經的歷史。」台權會秘書長施逸翔強調,現在泰國和香港所經歷的事,台灣也曾經歷過,民主是從過去慢慢走來的,台灣不但要善盡國際公民社會的責任,也要自我提醒別重蹈覆轍。

儘管要善盡幫助鄰居的責任,台灣也要步步為營,拿捏好聲援的分寸,以防止干涉內政的情形。「他們對話形式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我們沒有辦法干涉,但請和平。」洪銘謙認為,要站在和平立場去關心,讓泰國政府知道台灣持續在關注。

在台灣撐港遊行中,民眾用力拿緊標語,顯示堅定立場。攝影/鄒欣潔

泰籍留學生在台組聯盟 推動泰國民主化

由於泰國抗爭發酵,一群來自泰國與台灣的學生今年八月於社群平台建立「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粉絲專頁,該團體密切關注泰國軍事威權主義對民主自由的牽制,盼能將更多泰國所發生的抗爭情形與訴求呈現給大眾。

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以下簡稱TATD)發言人那琪(Naqi)強調,泰國政府所宣揚的民主實為「泰式民主」,泰國人民雖能選擇700席當中的500席議會名單,總理卻有另外250席的獨自決斷權,等同於軍方佔有逾三分之一的議會席位。

那琪解釋,泰國人民雖普遍接受部分權力被皇室與軍政府控制,但現在的泰國政府顯然是已成為極權政體。此次人民抗議,是盼望政府明瞭他們應擁有真正的民主,且此次抗爭的訴求已不是首次提出,至於抗爭將持續多久時間,應問政府何時願意出面回應。

TATD已在台灣舉辦多場聲援,與泰國當日的示威同步進行,他們同時也參與其他民主相關活動。那琪在1025日的「SAVE12」拯救十二港人遊行中提到,香港與泰國的媒體皆受控制,尤其泰國近期已有四家媒體遭政府強制停台。

她表示,在台灣舉行示威活動是合法的,因此他們也希望台灣政府能夠保護他們的隱私,使泰國學生的聲音能夠在國際間繼續傳播,並讓更多人了解泰國人民現實遭遇的問題,包括民主自由與皇室導致的不平等,而非僅看到旅遊、美食及觀光這類政府呈現給外人的美好面貌。

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手持「SAVE12」標語聲援。攝影/鄒欣潔

全球疫情成焦點 泰國學運消息遭邊緣化

許多國家的社會運動與革命會透過國際串連,促使國際對該國的國內政治、經濟與情勢造成壓力,進而使政府改革。泰國學生此次在海外的聲援活動,引起各國公民社會的注意。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客座教授彭懷恩指出,泰國身為國際媒體重鎮,各國外派記者駐紮曼谷,透過各界媒體,人民有了更多機會讓其政府與世界政府正視他們的訴求。然而在近期,新冠疫情與美國大選轉移了國際新聞焦點,導致泰國學生的抗爭邊緣化。

泰國政府長期未解決的社會問題,不但導致社會矛盾,也無法給人民明確的未來,因此越來越多學生願意站出來為社會發聲、為他們的權利挺身而出。台權會秘書長施逸翔提及,若泰國學運想讓海外的關注成為助力,亦需將他們的遭遇翻譯成各國語言,國民的教育水準與語言能力將是一大關鍵。除了此次的泰國學運,香港與台灣的抗爭也多由學生主導, 學生已然成為社會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楊聰榮認為,即便台灣近年推動南向政策,民眾對於發生於東南亞國家的重大事件卻鮮有關注,但台灣仍有組織主動關心像泰國的議題,當泰籍學生提出聲援活動時,許多人皆願盡一份力。洪銘謙說道,如今的新時代通過網路媒體,以彼此能理解的語言呈現民主運動,如同泰國奶茶聯盟與舉三指能引發共鳴,一國的抗爭逐漸不再是一國分內之事,更成為國際間的事。

  • 奶茶聯盟(英語:Milk Tea Alliance),是一個因中泰網路罵戰而衍生社群網路概念。最初由泰國、香港和台灣的網友在20204月組成,後來有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網友如日本、馬來西亞、印度響應加入,組成了超過10個國家及地區的聯盟,最初為反對中國大陸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網路陣線,後延伸成為反對集權統治的陣線。在2020年泰國示威中,這個概念被帶到了街頭上,逐漸由網路改為現實中的實際行動。

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泰國學生在台灣撐港遊行中高舉他們的訴求。攝影/鄒欣潔

 

延伸閱讀:

中國通港版國安法 台權會評:像一部宇宙法

創意與劇情的爆炸 泰國廣告崛起與長紅